首页 > 耽美小说> 福运小夫郎

福运小夫郎 第95节

  在县城学堂的第一节 课,授课的夫子就说过了参加考试时使用的字体最好是馆阁体,或许从当初黎明礼挑选的字帖就已经能看出来他对读书考科举没有太大的兴趣。

  黎明礼在过去的十几天里已经仔细地想过了要怎么给家里人说,他和黎明德也商量了不少,面对白秀荷的惊讶,他继续淡定地说自己的想法。

  “爷、奶、爹、娘,以前我努力地读书,是因为我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咱们家的现状,我也知道我继续在学堂学习个几年、十来年,或许我能够考中秀才,但是再向往一步几乎不可能的了。”

  “在学堂这一年半,我知道了读书考科举不是我想要的,大哥比我更适合得多,与其浪费很多时间去考一个没什么太大作用的秀才功名,我不如去学一些其他的技能,不至于等到成家立业时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

  说到这,其实黎明德对自己能够在科举中走到哪一步也不确定,但他不像弟弟黎明礼那样可以后退,在黎明德的身上承担着整个黎家长辈的期望,所以他不会轻易提出不读书,他会更努力地学习,希望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也已经想过不读书以后做什么,我想要去县城的书店做学徒,我喜欢看书,也喜欢算数,如果以后能够做书店的掌柜,那就再好不过了。”

  去书店做学徒是黎明礼自己想到的,黎明德听了之后觉得挺不错的,他赞成弟弟的决定。

  书店的学徒向来比别的地方要求高,有童生功名的黎明礼要去,想必书店的人不会拒绝。而且对黎家人来说,书店好歹和读书有一些关联,自家孩子辛辛苦苦在学堂读书、考上了童生,再去做什么木匠学徒、铁匠学徒,他们是万万不肯的,去书店家里人应该不会反对太厉害。

  说完了他自己的打算之后,黎明礼突然转头问黎成石:“三叔,每年县衙组织县试的时候,到县衙参加县试的童生年龄几何?”

  黎成石想了想,回答道:“有像你们一般十几岁的小童生,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壮年,还有四五十岁的老童生,只要身上有童生功名,就都能参加县试。”

  县试是拥有童生功名的学子想要考取秀才功名的第一步,头年通过了县城组织的县试,次年再去县所属的府城参加府试,如果再通过了,第三年则可以去到府所属的省会,也就是州参加院试。

  县试、府试、院试都通过了之后,就能授予秀才功名了。

  想要考取秀才,最顺利也至少要三年,如果说第一年的县试通过了,而第二年的府试没有通过,县试的资格可以保持三年,三年之内还是没有通过府试,那就要重新再考一次县试。

  黎明礼面对全家人的目光,将他和黎明德商量好的话一一道来:“仅仅是县试,就有这么多人参加,足以说明很多人一辈子都困在童生的水平,那些没有考中秀才的童生,年龄小的像我和大哥这样的暂且不提,年龄大了又拉不下脸面去做别的事情的人,连抄书的活都很难接到,在他们前面还有不少秀才也要靠抄书来赚取银钱……”

  以前,大家也都知道每年四月的县衙会组织童生们参加什么考试,人很多,每次公布结果的时候更是热闹,但是也仅仅是知道,住在乡下的他们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在家里两个孩子都去县城学堂了之后,黎家人这才知道原来想要考上秀才忒不容易,首先要在县里获得童生身份,然后还要在县、府、州考三次。

  所以,黎明礼说的话黎家人大都知道些,没有人反驳。

  其实很多童生和秀才的现状还不如黎明礼说的,因为很多人从读书开始就把自己的地位提高,总觉得自己会识字,参加了童试、县试这些,不管有没有获得相应的功能,他们都高人一等。

  当他们在科举路上没能获得成绩时,他们要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继续硬着头皮读书,要么借酒消愁、日渐颓废。

  就姜芷芸和黎成石了解,有些童生或者秀才不愿意出去做事挣钱养活一家老小就算了,连抄书、启蒙这样的活都不做,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的字不够好看、学识不够,不能抄书或者做启蒙夫子。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黎明礼在考中了童生之后,不想继续读书考科举,反而跑去书店做学徒,大部分人是不会理解、支持的。

  听完了黎明礼的话,黎家别的人还没说什么,白秀荷又率先问他道:“明礼,你是不是担心家里的银钱不够用,才提出不想考科举的?”

  在刚分家的时候,白秀荷和黎成志确实担忧过一段时间两个孩子读书、考科举的费用,后来开始做米线生意后,家里的银钱就多了起来,目前还供得起两个孩子读书考秀才,至于说秀才之后的事,就不在白秀荷的考虑范围内了。

  “不是的,娘。”黎明礼摇摇头,“我是真心觉得自己不适合考科举,您是知道的,我从小就活泼跳脱,让我天天坐着读书研究学问有些难受。”

  他们兄弟两人都不是铺张浪费的人,也不会同别的同窗攀比,自家有什么条件他们就用什么东西,笔墨纸砚、吃穿用度都不需要多好的,除了束脩、食宿和赶考的费用外,其他的花费并不多,所以就家里现在的条件来说,黎明礼知道自家能够供得上。

  白秀荷还想说什么,她旁边的黎成志拉了她一下,一脸严肃地问:“明礼,你想好了吗?”

  “不读书,以后可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了,不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学堂读书,你现在只是一个童生,不管是你说的去县城书店做学徒,还是回家种地,每天都会有做不完的事,忙不完的活,很辛苦,很累。”

  黎成志说这番话是想要吓唬一下二儿子,没想到他的话一说完,黎明礼立马表态:“爹,我不怕忙、不怕苦、不怕累,我想要去学一门手艺,以后能够靠着自己养家煳口、娶媳妇,带着爹娘过好日子。”

  十二岁的孩子,在学堂吃得饱、有定期锻炼,回家了还会帮忙做点农活,黎明礼发育得不错,已经长到了黎成志的肩膀高,他眼神亮晶晶的看着黎成志,让黎成志不由得一怔。

  “好!”一直没有表态的黎老太突然出声,“有志气!”

  当初送两个孩子去县城学堂,她对他们两最高的期待就是考中秀才,最低则是考上童生,有了学问可以做比种地更轻省、赚钱的活,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现在,黎明德和黎明礼两兄弟都考上了童生,他们想要继续读下去考秀才,黎老太愿意支持,黎明礼提出不继续读书、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她同样不反对。

  再说了,听了黎明礼说出这一番话后,黎老太觉得当初听老三的话送两个孙子去读书没有错,如果两个孩子不识字,别说是书店的学徒了,就是杂货铺的学徒说不准都轮不到他们。

  得到了黎老太的支持,黎明礼心中一喜,他知道在家里只要奶发话了,有时候爷都要靠一边。

  黎明礼还想要乘热打铁再说点什么,黎老太拍了拍他的脑袋:“明礼,你不想继续读书这件事我不反对,可是现在你说的这些都是你的设想。既然你想去做书店的学徒,那你就去书店试试,如果书店的掌柜愿意收你,我就同意。”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黎明礼哪里还用说什么,他对着黎老太咧嘴一笑:“奶,我一定会让书店掌柜愿意收我做学徒的!”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155章 书局学徒

  有了黎老太开口同意,看着黎老头好像并不反对的样子,黎成志和白秀荷都不再说什么,黎成石和姜芷芸就更是安静地做背景板了。

  在这样比较沉闷的气氛中,一直到吃完晚饭还是一样,完全没有家里两个孩子考中童生之后的开心感,黎老太就让大家各回各屋早点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黎明礼早早地起床穿了一身精神的衣裳出现在院子里,他看着白秀荷:“娘,我今天早上同你们一起去县城,今天就去找书店的掌柜说说看。”

  黎明礼昨天晚上特别兴奋,他本以为告诉家里人自己不去读书会不太顺利,没想到奶会支持他。

  “好。”白秀荷看了他两眼,没有说别的。

  到现在,白秀荷还是不太乐意儿子放弃读书考科举,跑去书店做什么学徒,不过昨晚同黎成志聊了大半晚之后,她决定听黎成志的,不阻止儿子。

  黎明礼的好心情没有因为他娘的态度有变化,他哼着小调,恨不得在背上插上翅膀立马飞去县城。

  黎明德要起得稍微晚一些,他出来看着爹娘都在忙忙碌碌地搬东西上木推车,拉上弟弟主动过去帮忙。

  东西收拾好白秀荷等人就出发了,黎明德没有跟去,他回屋去看会儿书。

  到了县城之时间还挺早,书店肯定没有开门,黎明礼过去了也没用,不如就在米线摊位上待着。

  早上是吃米线的客人最多的时候,白秀荷和黎草叶两人忙不太过来,黎明礼的记忆好,加上他担心弄脏衣服再去书店不太好,他就接过来了上米线的活,让白秀荷专心煮米线,黎草叶收拾客人吃过的碗筷。

  忙过了一阵之后,客人少了下来,也差不多到了书店开门的时候,黎明礼就离开米线摊位去书店。

  等黎明礼走了之后,黎草叶才空下来有心情问大堂嫂,侄子跟着他们到县城是做什么。

  白秀荷叹口气:“这孩子闹着不愿意继续读书,他想要去书店做学徒。”

  对着黎草叶,白秀荷把自己的想法再说了一遍:“草叶,我挺不明白的,娘和相公为什么会支持明礼,你说学徒是那么好当的吗?”

  “且不说书店的掌柜愿不愿意收明礼这个徒弟,就说出去给人做学徒,哪个不是给师父当牛做马的,稍微哪里做不好被骂就算了,有些人做一辈子学徒都没有出头的时候。”

  “他们两兄弟都考中了童生,那就在学堂好好地读书,以后考中秀才了可以做的事情更多,像亲家姜大哥那样自己在村里开个私塾比做学徒可强太多了。”

  ……

  听着白秀荷充满了担忧的话,黎草叶有些羡慕,因为她没能生儿子,所以她没有有这样的烦恼。

  白秀荷说完了一连串的话,一直没有听到黎草叶的回答,她抬起头看向黎草叶:“草叶,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我……”黎草叶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她对这些事根本不了解。

  “草叶,你也觉得明礼不继续读书更好吗?”白秀荷皱眉。

  “不是,我就是不知道,我一个女人家什么都不懂。”黎草叶绞尽脑汁地想要怎么说比较好,“我是觉得明礼放弃读书很可惜,可是考秀才特别难,好几百个读书的娃娃中可能只有一个考上秀才……明德和明礼读书都挺辛苦的,起早贪黑的不说,还费神费力,不比咱们干体力活轻松。”

  黎草叶确实对科举一点不了解,她性格内向又不怎么同外人接触,不论是她之前出嫁到的梁家,还是娘家黎家,以前都没有读书郎,黎明德和黎明礼是头一份,也是独一份,她刚才说的这些话大多都是白秀荷以前说过的。

  所以,黎草叶说完这些话之后,就不知道还能说什么了,她眨了眨眼看着白秀荷。

  白秀荷皱着的眉头没有松开,她之前总想着孩子们读书考科举更轻松,听了黎草叶的话后又开始想读书似乎不轻松。

  就拿他们来说吧,卖米线的话早上卯时中就得起床收拾出发,卖完米线回村之后还得准备第二天要用的高汤,一直要忙到天黑才能休息,这样忙忙碌碌每天才能有银钱到手。

  种地也是差不多的,农忙的时候从早到晚都得在地里,干一天的活累得回家动都不想动,不过种地有农闲时节,可以休息休息。

  再看看两个孩子,在学堂是什么样不清楚,如果回家不是农忙时分,他们在家里同样要起早贪黑地捧着书本读,还要写文章,以级练字,不论寒暑,没有一天放松。

  这样说来读书好像不一定会轻松多少,如果没能考中秀才,那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好像还不如他们卖米线,至少每天都能拿到银子。

  想着想着,白秀荷居然被这一套理论给说服了。

  说是说服了,其实白秀荷心里是明白的,读书和种地、摆摊卖米线这些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只是黎明礼不读书这件事黎家人都同意了,她就是找一个理由劝劝自己罢了。

  想明白了之后,白秀荷不再纠结这件事,她本就是没什么心机、心思豁达的人,既然儿子想要做书店的学徒,往好了想书店的学徒也是不错的,不受风吹日晒,还能天天都同书本打交道。

  想法发生转变之后,白秀荷就开始等着黎明礼回来,看他会不会再带回来好消息。

  一直等到忙完了中午那一轮,白秀荷和黎草叶都在米线摊位上坐着休息,黎明礼还是没有回来。

  等到午时快要过去了,白秀荷她们都准备收摊回村,黎明礼才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虽然跑得有些快,但是他脸上的笑容还是特别醒目:“娘,曲掌柜愿意让我做他们书局的学徒!”

  说是学徒,其实就是伙计,黎明礼今天去到的书店是一家叫明心书局的书店,在昌平县有一个掌柜三个伙计,其中一个伙计过年前辞工走了,现在还有两个伙计,不太能忙得过来,曲掌柜一直都在招人。

  主要是书局不同于别处,伙计们都是同书本打交道,招人的时候要注意,如果说招来不识几个字的伙计,有学子上门询问书籍的时候弄错了闹出笑话,对书局的名声有碍。

  学识稍微好一些的人,看不上做书局伙计这个活,学识不够的,曲掌柜又看不上,所以一直到现在明心书局的曲掌柜还是没有找到新的伙计。

  今天黎明礼过去说明来意之后,曲掌柜看他虽然年龄小但是有一股子读书人的气度,没有一口否决,让他在书局待了大半天,试着做了一项书局伙计的活——给书籍分类。

  曲掌柜没有具体告诉黎明礼怎么给书籍分类,也没有管黎明礼是怎么做的,等到黎明礼说他分好了那一箱子的书后,曲掌柜去检查了一番,发现黎明礼做得挺好的,大部分都没有分错,只有一些比较偏门、深涩的书没有放对。

  这时候已经到了午时,曲掌柜就让黎明礼同他和另外的伙计一起吃饭。

  在吃饭的时候掌柜才了解到,原来黎明礼是今年新考上的童生,他们黎家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愿意继续在学堂读书的兄长,并且黎家有一个在县衙做事的差役。

  了解清楚了黎明礼的家世背景,曲掌柜对他满意得不行,唯一担心的就是他家里人会不同意这么年轻的小童生放弃读书这条路,所以他让黎明礼明天同他爹娘一起到书局来,确认他家里人都同意后再同他签订雇佣契书。

  带家中长辈到书局确认没有问题,因为昨天黎老太已经承诺了,只要书局的人愿意收黎明礼,她就同意他去做学徒。

  在回村的路上,黎明礼把明心书局曲掌柜的要求说了出来,听着儿子说他今天在书局做的事,看着儿子脸上发自内心的开心笑容,白秀荷突然觉得让儿子去书局做学徒没什么不好的。

  第二天,黎成志陪着黎明礼去了一趟明心书局,黎明礼同明心书局签了一个简单的雇佣契书,留在明心书局成为了一个新的小学徒。

  从此,黎明礼的学徒之路正式开启,跟在曲掌柜和别的伙计后面学习在书局里要做些什么。

  学堂那边的夫子得知黎明礼不继续读书后可惜了一番,他觉得以黎明礼的头脑,继续在学堂读下去有很大可能考中秀才。

  不过在昌平县这种小地方的小学堂,时常都有学子读着读着就不读的事,夫子已经见怪不怪了,几天之后就把这件事给抛在脑后。

首节 上一节 95/2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小狐狸宠爱守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