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退休大佬从零建校 第339节

  一想到少年的崇阿那意气风发的模样,巫旭尧脸上表情不自觉地又柔和了几分。

  崇阿看着这样的尧尧,哪里忍得住。

  说着说着又免不了跑到了床上。

  这样日复一日,新年就这样荒唐地过去了。

  大年初七,职工培训班重新上课。

  建筑工人和设计师工程师们,也都陆续回来上班。

  南主峰的盘山公路已经竣工。

  这个工程队现在和之前被分出来,专门修炼铁道延伸道路的工程队合二为一。

  开始全力打通牛角山南半边所有山峰的公路网络,并且预计今年内就能完成目标。

  而南主峰上,五六年级的校区主体也已经竣工。

  工人们复工之后,就开始像蚂蚁搬家一般,把软装和设备一点一点地往里填。

  等到开学之前,这个校区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而之后,这个工程队的工人们,就会开足马力,投入到初中校区的建造当中。

  预计九月开学之前,让这个校区竣工。

  同样在进行最后软装的,是桃李园第一小区,以及周边的配套设施。

  这一个小区之所以能建那么快,是因为桃李园的小区,并不像一般楼盘那样有着密集的住户。

  甚至,按照设计师的设计稿,整个桃李园其实是没有小区这一概念的。

  除了楼房,整个桃李园的独栋别墅间隔都比较远,同时也没有固定的区域划分。

  之所以叫做第一小区。

  只不过是在规划施工工程的时候,为了方便称呼,他们就把杨修文他们选中的那栋公寓楼,周围的区域圈起来,当做一期工程。

  而这一整片“小区”,可容纳的也就只有五百户家庭。

  而竣工之后,资格搬进来的老师还不超过200人。

  所以小区周边的配套设施,就只建了一个小超市。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在这里买到。

  如果超市里没有想要的商品的话,也可以跟超市的管理员提出。

  管理员直接到主峰或者石头小镇调货,最长时间也不超过一小时。

  当然,这片小区的交通和医疗是重点。

  附近的小诊所正在打扫,过两天就能开业,并且还是实行24小时营业。

  并且,铁路网和公路网也铺设到“小区门口”。

  方便老师和家人们通勤出行,或者去学校其他地方玩。

  随着一个个工地的竣工。

  在过完年之后,又有一批新的特殊职工,开始进驻巫山学院。

  他们就是纪华池请来的,坐诊中央医院的医生!

  现在,中央医院的主楼已经建造完毕。

  这栋主楼具有最完善的各科综合功能。集门诊、检测检验、手术、住院于一身。

  仅仅是这一栋楼,就足以应对近万的常住人口的日常看病需求。

  再配合上散落在各个山峰上的门诊,巫山学院的医疗布局初步成型。

  除了这些硬件条件,纪华池请来的医生也都非常讲究。

  其中,除了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之外,每一个科室,纪华池都花重金请来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医生坐镇!

  特别是儿科科室,纪华池更是请了两位知名医师!

  这对于巫山学院来说,可不仅是最优配置了,甚至已经医疗资源过剩。

  于是乎,巫旭尧也不浪费。

  让中央医院对拥有贫困证明的病人开放,视情况减免费用。

  这个消息一传出,巫山学院的形象在整个兴宁省的居民心目中,又高大上了许多!

  竟然让学校的名气值,肉眼可见的长了那么一点点。

  当然,中央医院的主楼落成,却并不意味着中心医院的工程结束。

  因为除了主楼之外,这座生命之山,还有设计了专门的急诊楼、门诊楼、住院部、手术楼、研究院等等。

  这些建筑想要全部竣工,得等到八月了。

  倒是桃李园的工程,因为目前能住进去的老师不多,所以第一小区建成之后,这个工程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这一批工人接下来,会分成两批。

  一批建设图书峰,另一批则建设商业中心。

  等到医院那边竣工之后,这批工人也加入到这两座山峰的建设。

  预计就能在今年之内,就把这两座山建设完成。

  如此一来,牛角山南边的山峰,就开发近半。

  而到今年8月份,整座牛角山的开发工程,就正式动工三年了。

  而按照他们原本的工程规划。

  计划三年内建设完1~12年级校区,按照目前的速度需要拖延一年。

  而五年内完成南边所有山峰开发的计划,估计也得往后延一年。

  不过,历睿识和巫旭尧都不打算再继续招新的建筑工人,提升建筑速度。

  因为现在牛角山里的工程团队人数,已经非常庞大。

  再继续增加人手,边际成本会大幅度增加。用这么多的钱去追一年的时间,并不划算。

  而且,现在学校的基础建设已经打下,工期再拖延一年也不是什么大事。

  再加上巫旭尧已经打定主意要贷款,也不差这一届的毕业生。

  施工团队开始风风火火的搞起建设。

  而巫山学院的老师们,也陆续回到校园,开始新学期的招生。

  这学期的招生工作并不复杂,生源方面,黄鸿远已经帮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老师们要做的,就是接收学生的准备工作。

  巫山学院只冷清了不到一个星期,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在开学前夕,司琳来到校长办公室。

  她和新教材编撰组的成员,筹划了一个学期的小学新教材的框架,终于完成了。

  司琳拿着厚厚的一叠文件放在办公桌上,一一给巫旭尧介绍。

  “我们新规划的教材,跟现在通用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理论和实践并重。”

  虽然现代华国的教材也越来越重视实践,但实际施行上,还有和理想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条件差的学校,“实践过程”可能就来自老师的讲述,或者是自己看作文选。

  条件好一些的学校,老师可能会在课堂上演示一遍实验。

  但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学校,少之又少。

  归根结底,是由于正经课业越来越繁重。

  那些并不考试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就会被放弃。

  所谓的课堂实践,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但是巫山小学不同。

  老师们的教学水平高于平均水准。

  他们的教学效率更高,学生在掌握了必备的知识之后,还有更多的空闲时间。

  所以,司琳他们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就把“真正地实践”,列为了他们新课程的新目标。

  这个实践,并不单纯指科学小实验。

  比如语文课上学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他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开辟小菜园;

  学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们可以带学生们去庐山研学旅行;

  在要求学生写记述作文的时候,可以先带着学生亲自做一遍,而不是要求他们:“看作文选发挥想象力”,

  而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学到认识事物的质量、长度、面积,老师可以带学生们亲手量一量;

  还有自然科学课,他们可以带孩子走出教室,到自然中去认识自然、在科学实验中去学习科学;

  道德与社会,他们会带学生们走进社会,认识自己与社会、与他们的关系。

  当然,音乐课、美术课、信息技术课不必多说,这原本就是实践为主的课程。

首节 上一节 339/4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君他悄悄喜欢本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