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重生科技狂人

重生科技狂人 第858节

换而言之,“倍频”的机制被引入了进来。

CPU和搭载内存控制器的北桥之间的总线,称为FrontSideBus——前端总线即FSB。

从现在开始,ISA-32和CPU的运行频率被FSB分割开来,CPU的速度由FSB和倍频决定,而ISA-32则和FSB挂钩。

Digital-1系统里就是这样的情况,其搭载的RISC架构处理器Holder,运行频率是40MHz,倍频为2。FSB和ISA-32总线都是20MHz,总线带宽因此达到了20MHz*32位/8=80MB/s,为数字视频处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older处理器、ISA-32总线、大容量内存、专门负责硬件编码解码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其它芯片。只是保证了Digital-1系统具备足够强劲的性能,以处理庞大的数据流。

不过,还有一个容易产生瓶颈的地方也需要处理,那就是硬盘、CD驱动器、D-VHS录像带这些机械式的外部存储设备,不能拖了已经准备就绪的高速电子设备的后腿。

Digital-1所使用的硬盘。是日本富士通制造的10.5英吋硬盘,唐焕拿过来又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技术,从而形成了一套可提供容量达到1338MB的企业级存储系统。

其中,最主要的技术有两项,一个是RedundantArrayofIndependentDisks——独立硬盘冗余阵列即RAID,另一个是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即SCSI。

顾名思义,RAID就是用控制器把多块硬盘连接到一起,从而在容量、速度、安全性上提供更好的保障,Digital-1系统的1.338GB硬盘容量便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实例。

光有“大肚量”不行,还必须要有足够的数据传输速度。SCSI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它是一种用于计算机和硬盘、软驱、光驱、打印机、扫描仪等周边设备之间的系统级接口标准。其定义了一套命令和通讯协议,通过独立处理器进行数据传输,具有速度快而稳定、CPU占用率等等优点。

事实上,这些技术早就在高端领域的方圆服务器、方圆工作站上应用了,要不然其凭什么对IBM的大型机、DEC的小型机发起势头凶猛的挑战?

目前,SCSI标准就已经进化到了第二版的SCSI-2,相比于SCSI-1,各项指标增倍,可同时连接16个外部设备,数据宽度16位。频率10MHz,从而提供的数据吞吐量达到了10MHz*16位/8=20MB/s。

而带宽达到了80MB/s的ISA-32总线,也为SCSI-2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足够空间。

在Digital-1这个性能强劲的硬件平台上,运行着方圆电脑体系中最强大最稳定的操作系统万象。它可以无缝地驱动各种硬编码、硬解码等处理芯片,为视频处理软件提供最佳的实时响应性能。

当然了,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也不可缺少,电视台里的编导完全可以仅凭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需要,通过鼠标进行直观的操作。

数字视频是非线性编辑的基础,有了它便可以通过直接输入时间码或者其它描述性元数据。访问到任何视频帧,而非必须通过观看整个片段来寻找想要的视频帧。

这其中会牵扯到一个“随机访问”的机制,内存、硬盘、光盘都可以做到“随机访问”,而录像带则属于“顺序访问”。

好在,相比于那些非数字存储的录像带格式,D-VHS录像带在进行数据检索的时候,也能够在速度上从时间码等描述性元数据得到增益。

通过使用Adobe的视频处理软件,进行非线性剪辑后,最后节目按照NTSC制式的720×486或者PAL制式的720×576分辨率,存储到廉价的录像带或者有些小贵的光盘上。

不过后者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那就是视频可以完全地“随机访问”而不用受限于“顺序访问”了。

这个机制,显然给电视台的节目播放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

洛杉矶奥运会期间,观众自然希望可以及时看到当天都有哪些运动员夺得了金牌,以及各种精彩的瞬间,节目的剪辑工作量可想而知。

另外,洛杉矶所在的美国西部,和传统意义上的政_治、经济中心——美国东部,大概差着4个小时左右的时差。

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全国范围的各大美国电视网,如何把节目第一时间呈现到观众眼前。

显而易见,在Digital-1系统的支持下,有线电视新闻网做到了比所有同行都快一步。大家都熬夜加班地赶节目带子,但有线电视新闻网在速度、质量上就有了优势。

就像卡尔·刘易斯夺得四块奥运田径金牌后,有线电视新闻网最先推出了他从出道到现在的回顾,借助视频编辑软件所提供的特效效果,再配上气势磅薄的音乐,那个节目堪称一个好莱坞大片,给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奥运会电视转播质量,绝对是世界第一,其它电视机构被无奈地抢了风头之后,自然纷纷派出探马,寻找其致胜的奥妙所在。

最后在奥运会结束之际,被全美广播事业者联盟评价为技术和艺术的狂热结合产品——Digital-1系统,呈现在他们面前。

见猎心喜之下,不差钱的各大电视机构纷纷问价,如何才能入手一套Digital-1系统?

唐焕给出的答案是50万美元起,随着配置的不同,Digital-1系统的成本弹性还是很大的

见猎心喜之下,不差钱的各大电视机构纷纷问价,如何才能入手一套Digital-1系统?

唐焕给出的答案是50万美元起,随着配置的不同,Digital-1系统的成本弹性还是很大的(未完待续。)

第0595章 两个匮乏和一个渗透

Digital-1系统在得到各大电视机构这一用户层面的热情追逐的同时,也在IT业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

首先,方圆电脑架构的价值和前景再一次得到了验证,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这个联盟里所有成员的信心。

可以说,从方圆个人电脑,到方圆工作站、方圆服务器,整个产品线在技术上有着浑然天成的一脉相传。

这个弹性机制,给长期在方圆个人电脑上耕耘的老资格联盟成员,提供了一个进军利润更大的高端应用领域的机会,姑且可以称之为有了一个盼头;而对那些诸如传统家电企业之类的新成员来讲,组件化程度日益完善的方圆个人电脑所带来的相对低门槛,正好满足快速扩展自身已有品牌的需要。

就拿惠普来讲,其制造的方圆个人电脑兼容机,做为已有IT解决方案的廉价终端,很好地填补了低端产品线的空白;当看到方圆工作站和DEC小型机竞争得有声有色后,它也动了尝试的心思。

三星电子是第二种情况的成功例子,方圆个人电脑的生产制造对它而言难度不高,正好让自己的品牌迅速进入计算机领域。

其次,在技术上集大成于一身的Digital-1系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IT解决方案,为业界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更快的处理器性能、更大的存储器容量、更强的软件功能,就是应该这个样子。

最后,Digital-1系统给产业格局带来了一些潜移默化、但却不可忽视的影响。

比如RISC领域,Holder处理器已经成为最成功的代表,其另外一个变体“易鹏”,正以许可证的形式,在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地区大范围应用,并顺理成章地被唐焕介绍进了中国。

IBM绝对是RISC的先行者了,1970年代的IBM801项目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蓝色巨人直到现在也没能像唐焕这样用RISC处理器发大财。

斯坦福大学的约翰·轩尼诗。早在1981便设计出了MIPS,原本时空里21世纪的“龙芯”,就是根据它的授权设计出来的,可目前也没有产生实际的商业利润。

首节 上一节 858/15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二次元大穿梭

下一篇:死神之地狱归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