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重生科技狂人

重生科技狂人 第1188节

“那是当然。”唐焕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我们第一步需要做的是,放松心情,恢复状态,以应对之后与媒体、公众见面时的体操表演环节。”

……

纳迪娅·科马内奇逃离罗马尼亚的时候,罗马尼亚的局势就已经潜流暗动了。

12月16日,罗马尼亚的蒂米什瓦拉发生了警_察与当地居民的激烈冲突,结果前者开了枪,造成数人伤亡,由此引发了罗马尼亚境内大规模游_行和示_威活动,并出现了“蒂米什瓦拉事件死伤人数近万”的传闻。

12月21日,罗马尼亚最高领导人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动员近10万人参加集会,并试图通过讲话来引导人们重新看待蒂米什瓦拉事件。

结果,就在演讲的过程中,后排有人点燃了爆竹,造成了现场大混乱;同时出现大喇叭急声高呼,保安部门正向人群射击,一场“革命”已经开始云云——就这样,一场“革命”在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眼皮底下爆发。

12月22日,罗马尼亚当政集团内部反对势力和在野力量结成了“救国阵线评议会”。

意识到了大势已去的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于是便和妻子埃列娜·齐奥塞斯库尝试趁乱搭乘直升机逃离总统府,最后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西北降落。

然而,这一切都被已经倒戈的罗马尼亚国家电台,向全世界播出。

12月23日凌晨,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支持“救国阵线评议会”的军队逮捕。

12月25日,西方圣诞节这一天,在罗马尼亚南部登博维察县兵营厕所前的一块空地上,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决。

更为夸张的是,审讯以及枪决过程的影片,迅速在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流传,甚至罗马尼亚自己的电视台也曾播出。

齐奥塞斯库夫妇的家属,自然也无法幸免,包括他们的小儿子,那位曾经和唐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展开骂战的三太子——尼库·齐奥塞斯库在内,被关入布加勒斯特附近的一个兵营,并且被带到罗马尼亚国家电视台上向全国展示。

就这样,尼古拉·齐奥塞斯库长达25年的统治,烟消云散了。

……

冷眼旁观的唐焕,算是赶着年底,把这场东欧巨变里最血腥的一场大戏,看了一个眼饱。另外,美国大兵占领巴拿马,也不是一般地好看。

对于这一切此起彼伏的事件,除了“世事无常”,首富先生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现在身处美国的纳迪娅·科马内奇,也算是躲过了一劫。通过有线电视新闻网等亲唐媒体,她正潜移默化地宣传着首富先生的义举,并努力重新回归到体育事业上。

当然了,围绕着唐焕和纳迪娅·科马内奇的花边新闻,就一直没有断过,无形当中,倒也分散了之前媒体所营造的关于政_治方面的关注度。

当1990年1月,唐焕驾临英国伦敦,准备就收购捷豹一事展开谈判的时候,仍有《太阳报》的记者,悍不畏死地凑过来询问:“唐,现在你和纳迪娅·科马内奇是什么关系?”

都不用老板使什么眼色,保镖便毫不客气地将其架开。

对方则不依不饶地喊道:“你们不能这么对我……”

厌恶地示意把这个家伙再赶远一点的助理,讽刺地说道:“你应该感谢我们帮忙,回去后你又有新的造谣噱头了。”

唐焕自然懒得理会这些无聊的喧嚣,在机场和媒体的短暂交流当中,他非常郑重地表示,“我并非像传闻那样,为了一只狗收购捷豹,而是真的对这家公司产生了兴趣。”

“在我看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地和传统领域结合。做为最主要的代步工具,汽车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平台。当下的全球汽车产业并购风潮,正好给了我进入这一传统领域的机会。”

“求购捷豹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应该还会在欧洲展开其它投资计划,以推动计算机技术的更大范围应用。”

对于首富先生的表态,媒体从两方面进行了解读。

首先,英国人不用再“玻璃心”了——唐焕正式澄清了,英国汽车工业的典范——捷豹,当然不会和狗相提并论。相信这个友好信号,能扫除掉不少无谓的纠结。

其次,富可敌国的首富先生,似乎要在欧洲展开扫货模式了。接下来,大家很可能会看到“买买买”的壮观景象了。

一直在通用、福特、首富三者间待价而沽的英国,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造势,进而做好了准备,就等着三个“高富帅”分出高低后,把“闺女”风风光光地卖上一个好价钱。

事实上,捷豹之所以现在混得这么惨,首当其冲的原因非常讽刺——财政策略失误。

长期以来,美国是捷豹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消费市场——其在美国的销售量:1983年为15815辆;1984年为18044辆;1985年为20528辆。

从中不难看出,捷豹在美国市场的增长势头有多么强劲。而捷豹自己也预估,大约75%的潜在消费者住在美国。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美国市场的地位越重要,捷豹在国际支付当中面临损失的压力就越大。

众所周知,英国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对维持英镑的强势地位可谓情有独钟,矢志不渝。但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美元就进入了对其它货币明显贬值的快速通道。

英国哪里比得上牛气冲天的日本,其国内企业对这种“越来越不值钱”的趋势非常敏感。

就这样,捷豹采用了一种名为远期套期保值的策略,将未来12个月内50%到70%的美元收益进行套期保值。

英国商人的精明,是毋庸置疑的,差就差在比不上日本“耐操”。更加人算不如天算的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将全球金融市场搅了一个天翻地覆,捷豹的老成持重之举,反而成了当头一棒。

在财政渐入窘境之际,捷豹却对现金还有迫不及待的庞大需求。

盖因,捷豹面临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产品单一。其所有销售都依赖于两种车型——1968年开发并投放市场的三代XJ-6和1975年开发并投放市场的XJ-S。

与此相比,日本汽车制造商生产和开发周期较短,德国的豪华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产品的多样性,捷豹必须改变产品单一的局面。

于是乎,从日子最好过的1980年代中期开始,捷豹大笔撒钱。

首先,花了7年时间、2亿英镑后,捷豹终于在1986年10月成功地推出了新的车型,这是自1968年XJ-6车型以来的完全创新车型,

另外,1985年7月,捷豹决定将旗下的生产工厂进行自动化革新,而这个花费5亿英镑的改造,将会从1985年持续到1990年。

光是1985年和1986年,捷豹就为引擎开发中心花费了3千7百万英镑,等到1988年完成的时候,共计花费了5千5百万英镑。

首节 上一节 1188/15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二次元大穿梭

下一篇:死神之地狱归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