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第49节
“难道不应该是大规模的公共交通吗?比如磁悬浮轻轨什么的?”
“飞行汽车这玩意儿一眼就不符合现实规律吧?”
林序的话说完,江星野忍不住笑了起来。
“好家伙,你还好意思说飞行汽车不符合现实规律?难道磁悬浮轻轨就符合规律吗?”
“这玩意儿虽然看上去技术没多复杂,但实际上建设成本极高,并且属于典型的投产比低的技术。”
“要不然咱们国家怎么不大力发展,反而退而求其次搞普通高铁呢?”
“你看看浦东的那条磁浮线路,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磁浮完全体。”
“高速,静音,稳定。”
“但问题是,它用的是低温超导磁悬浮啊。”
“光是这一项技术,就把成本给焊死了。”
“真要实现大规模铺开磁悬浮,估计得等室温超导材料出来之后才有机会吧.”
“这样.”
林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觉得江星野说的很有道理。
毕竟作为城市交通来说,轻轨确实是太鸡肋了。
它的噪声太大,速度也快不到哪里去。
理论上说,这是一种绝对不会被大规模启用的技术。
搞立体交通轻轨,还不如多下点力气去搞地铁。
——
但是。
在二十年后的金陵城,轻轨确实是城市交通的主力。
哪怕是接近12点时,自己仍然看到大量轻轨线路在空中运行,而列车内也坐满了乘客。
更重要的是,正如江星野所说的一样,那些空中轻轨,很安静。
室温超导
难道在20年后,人类已经解开了室温超导的谜题?
这种材料可以说是材料学王冠上最璀璨的那颗明珠,虽然在过去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有人宣称已经将其摘下,但实际上,从始至终,都没有人向它靠近了哪怕一步。
而二十年之后
人类真的能做到吗?
林序不太敢相信。
略微沉默片刻,他再次开口问道:
“所以你觉得,如果人类真能搞出室温超导材料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谁知道呢?”
江星野耸了耸肩。
“这话你应该去问问你那个朋友,毕竟他才是材料学的专家。”
“不过吧要是你让我来回答的话,我还真有点话说。”
“你看新闻了吗?”
“前段时间不是还有报导说,祝融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发现了特殊物质,说是疑似半金属态的氢嘛。”
“这玩意儿距离真正的金属氢也不远了-——而且还是在火星常压环境下找到的。”
“如果哪天咱们真出息了,造出有足够运载能力的火星登陆舰了,搞不好能送几个科学家、几套设备上火星去。”
“要是能顺着火星上的半金属氢搞出真正稳定的金属氢来,那室温超导,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火星。
林序深吸了一口气。
又是火星!!
第33章 你才是天才
所有的一切线索都指向了火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那里几乎已经是一切的源头了。
天降大火,彼岸荧惑。
这句话的意思,难道是说那里是人类最终的避难所吗?
还是说,在火星上,有能让人类顺利度过末日的技术?
从现在已经掌握的线索来看,似乎更像是后者。
并且,如果将后者预设为前提条件,那自己掌握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贯通成一个逻辑完整的故事。
徐进的父亲徐千林,作为火星探测计划的总工程师,他主导发射了祝融号火星探测车。
随后,祝融号火星探测车在2025年发现了火星上残留的室温超导体。
同时,以徐千林为代表的这一批人在火星上发现了更多线索,最终推动建立了行星轮回组织。
作为一个材料学专家,徐进为了追逐这种室温超导体,跟随他父亲的步伐登上了火星。
从火星带回关键材料后,人类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并诞生了空中磁浮轻轨这种有别于当前技术路线的装备。
而在继续探索的同时,这个组织逐渐发现了末日的征兆,并开始从一个科研组织,转向为因“散布末日言论”而遭到打压的隐秘组织。
最终,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徐进发动了极端行动,并展开了逃亡。
似乎很合理?
但具体是怎么样,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必须得到验证。
那就是,徐进要去火星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这就得明天见到他才能问清楚了。
当然,在那之前,自己也必须先把材料的问题跟他聊明白。
跟江星野告别之后,林序回到家,打开电脑看了一眼公司那边传过来的待办。
正如江星野之前说的一样,这次的实装测试很顺利,基本没有太多需要修改的东西。
他按照测试反馈的内容稍稍调整了代码,随后躺在床上倒头就睡。
手环的数字已经归零。
这一次,他没有再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二天一早,林序睡到了自然醒。
睁眼后他在电脑上提交了外勤打卡,江星野仍然是秒批。
随后,他照例叫了个豪华车直奔金陵大学而去。
他跟徐进约的是上午10点,在金陵大学门口的一家咖啡店见面。
到地方之后,他本想给徐进打个电话问他到没到,但一抬眼,他居然已经在角落里坐着了。
“早啊。”
林序走上前去。
“找个包厢吧,这里谈事情不太方便。”
“不,就在这里。”
徐进摇摇头。
林序愣了一愣,他看了眼徐进身前的桌子,才发现桌面比店里其他的桌子都要亮一个度。
好家伙,亲自擦过的是吧?
也是来咖啡店当上服务生了
“那行吧,就在这谈吧。”
林序在徐进对面坐下,从背包里掏出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文档放在了桌上。
“还是我之前跟你聊的,我知道你在研究M46X和PEEK材料。”
“我这里正好有一份文档,是有关这两份材料的低成本工业化制取方法的。”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把这份材料交给你。”
“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合作。”
“这份材料的专利权,我们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按份共有。”
“我要求80%的份额,你占20%,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