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第255节

  这两批人是见过面的,在公海那艘船上,你要说一个CIA的人都没有,林序是打死都不信的。

  当时的周岳一定是掌握着更强力的筹码,顺利跟CIA达成了交易。

  而这个筹码,大概率就与真正的、完整版的兰石计划有关。

  合理!

  这个推测的逻辑非常符合周岳的性格。

  他既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但同时又绝不相信任何被他利用的人。

  所以,他的推进速度始终是有限的,想要达成那个最终目标,就必然要进行多次的试错。

  而他最不缺的,其实就是试错的机会。

  逻辑贯通了。

  林序放松地吐出一口气。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阿雅娜去推动谟涅摩叙涅技术发展了。

  这个问题显然不能从现实世界中找到答案——至少现在不行。

  得进入手环世界,先找到那里的大卫·朱利叶斯再说!

  林序抬手看了一眼手环,上面的数字1已经稳定下来。

  可以进入了。

  现在,还是等下班之后?

  那就现在吧!

  林序快速处理好了手头的待办事项,随后迅速躺回床上,轻轻触动手环。

  意识被抽空,紧接着,又迅速坠落.

  “林序同志,早上好。”

  “不好。”

  林序随口答了一句,随后抬脚直奔登陆舱方向。

  一边向前跑,他一边按照固定的流程启动了蝴蝶预案,同时要求白墨迅速到登陆舱与他汇合。

  两分钟后,等林序赶到登陆舱时,白墨也恰好赶到。

  而她身边,还站着已经集结完毕的安保队员。

  林序接过白墨手里的智能目镜,随即开口下令道:

  “我们需要通过轨道空降到达火星。”

  “时间有限,先动起来,进入之后我再跟你们解释!”

  “.明白!”

  白墨看向林序的眼神中不免带着几分怀疑-——事实上,每一次蝴蝶预案刚启动时,她的眼神都是类似的怀疑。

  但还好,无论那一次,她都没有因为“个人情绪”问题给林序带来任何障碍。

  两人迅速进入登陆船,齐源则是带着突击队员紧随其后。

  不需要白墨操作,林序熟练地启动登陆船,并开始指引朱雀一号降低轨道,准备进行脱离。

  看着他的动作,白墨眼中的怀疑淡了几分。

  毫无疑问,林序这么娴熟的动作不可能是他作为控制工程师时偷偷学会的。

  他一定已经来过许多次了,也一定已经操作过许多次了。

  而这,就是蝴蝶的特征!

  想到这里,白墨不再犹豫。

  她果断开口说道:

  “控制权交给我-——你要去哪?”

  “阿瑞斯地面站!”

  林序回答道:

  “我要降落到阿瑞斯地面站,突击进入地面站,找到一个目标人物!”

  “大卫·朱利叶斯,他是谟涅摩叙涅技术的操作人,也是兰石计划的关键人物。”

  “他现在大概率就在阿瑞斯地面站,我必须找到他!”

  林序简要地向白墨介绍了当前的情况,而在听完他的叙述之后,白墨也立刻发现了问题。

  “不可能!”

  她语气沉重地摇头道:

  “阿瑞斯地面站.不可能那么容易被攻破!”

  “它是建设在熔岩管洞穴内的地下基地,只有一个入口,防卫森严,且隔离措施坚固。”

  “就靠我们几个人根本没办法攻进去,甚至就连炸开他们的门都是个问题!”

  熔岩管洞穴?!

  听到白墨的话之后,林序瞬间愣在了原地。

  在他的刻板印象里,他始终觉得,所谓的火星地面站,应该是像火星救援里那样的“棚屋结构”。

  所以,他对“攻击地面站”这事儿,也根本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不就几个破棚子吗?打进去有什么困难的?

  但他万万没想到,真实情况远远不是电影里面那么简单!

  建设在熔岩管洞穴内的基地

  妈的,自己早该想到的。

  因为这确实是最合理的方案啊!

  熔岩管洞穴内温度稳定、自带天然的辐射防护功能、有潜在地下卤水可供利用、在敏感的“火星斗争”中还带有明显的防守优势。

  这样的地点,没人选才是有鬼了吧??

  怎么办?

  林序看向白墨,白墨的眼神里透露着几分无奈。

  “所以,这是你第一次决定要进攻阿瑞斯地面站吗?”

  “我的意思是,在你之前进入我们的世界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类似的尝试吗?”

  “.没有。”

  林序摇摇头。

  “这是第一次。”

  “那就先试试吧。”

  白墨果断回答道:

  “我们可以先做一次尝试,尽可能收集有用的信息。”

  “这样一来,下一次你再进入时,就能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方案了。”

  “一定要把所有信息记住!”

  “这是我们整个世界为你争取的机会,千万不要浪费!”

  “放心!”

  林序简短回答。

  此时,朱雀一号已经降低到预定轨道上,而登陆船也开始脱离下降。

  强大的加速度从背后传来,登陆船以大头朝下的姿态,在震爆发动机的推动下迅速下降。

  林序尽全力保持着意识的清醒,在下降的同时,他还在不断往脑子里塞着有关引力波监测技术的信息。

  “引力监测技术发展的核心在于低噪声材料,需要热膨胀系数更低的材料降低噪声.”

  “需要使用AI噪声抵消技术主动抵消噪声,但对人工智能主动学习算法的需求提高.”

  “分布式卫星网络数量和规模需要增加,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大规模、更低成本的航天工业”

  看着看着,他突然发现,自己现在带回来的几个“技术大类”,本质上都是关联的。

  核聚变解决的是生产力和生产成本问题,航天技术解决的是投送问题,引力波监测技术则是最终的成果。

  这是个巧合?

  不,当然不是。

  这是那个世界的人类选择的技术路径。

  他们是先制定了“大规模高精度引力波探测技术”这最终目标,随后反推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技术积累。

  因此,自己带回来的东西,当然也是在同一条技术路径上的不同组成部分。

首节 上一节 255/4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