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5节

  新远当然也在继续找能开航天飞机的驾驶员,已经联系上了四位即将退役但身体状况良好、也愿意过来的优秀飞行员,但得等到9月去,才能退役来受训。

  话说新远在乌兰哈山放的H1模拟舱可并没有因为只有邓磊一个指令长就空闲,相反,除了每天3个小时停机维护,几乎随时都有人在用。

  首先是乌兰哈山的养老型飞行员们,有的是退居二线的、也有可以飞飞机但在地面做机师的地勤,林炬租用的伊尔76机组人员也是一有机会就要上去试试。

  还有航天员大队的诸多仁兄,硬是想办法把失重训练的场地挪到了乌兰哈山,每次下来就要先把模拟机飞个爽。

  新远光是为这台模拟舱就付出了近亿的资金,还原度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甚至连机身的震颤都模拟了出来,屏幕也是索尼最新最昂贵的高分辨率显示屏,在昏暗的环境中和实机几乎没有区别,这才能让人念念不忘。

  得亏大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邓磊规定的作训时间倒是没被挤占,但人们对航天飞机的热爱还是超乎想象。

  这次是H1第一次载人飞行测试,将由图154被到12000米高空后投放,由驾驶员操控到机场着陆。

  得知邓磊还差个副指令长,大队里的队员们争先恐后地表示要来帮忙坐镇,结果一一被李队长以“航天飞机水太深,你们把握不住,还是让老航天来”为由抢到了座位。

  虽然H1还剩2个空位,但一次性带这么多人不合安全规范,不准再上人了。

  几个月来,李伟早就将H1的内部结构烂熟于心,钻模拟舱的时间比邓磊都还要多一点。

  此时他身穿灰白相间的轻质舱内加压宇航服,戴着大面积观察窗的头盔,用手指拨动电气开关,和邓磊一起做飞控和与图154连接点的状态检查。

  “洞幺,我已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可以起飞,可以起飞。”

  “洞幺收到,塔台,洞幺请求起飞。”

  “塔台收到,允许起飞,允许起飞,请注意爬升率,避免背部进气口流量不足喘振,完毕。”

  “洞幺,明白。”

  王志缓缓加大节流阀,松开机轮刹车,图154开始地面滑行,直到机场尽头时才温柔地抬起机头,进入大螺旋航线飞往预定高度。

  嗯,他这么柔和的起飞是为了保证发动机进气,绝不是因为李队长就在他头顶上。

  地面,一众航天员大队的队员们羡慕不已地看着展翅高飞的图154。

  佘院士也一手挡住阳光,仰望着轮廓已经被图154几乎覆盖的H1航天飞机。

  新远地面部分的员工跑了过来,邀请他去地面控制室观察H1的飞行姿态。

  佘院士点头答应,然后发现这个人有点眼熟。

  “你……是小艾吧,去年我才在六院看到过伱,好像带头做了涡轮泵的技术突破是不是?”

  “额,没想到您还记得我,佘老我现在是新远的液体动力部门副部长,在搞几款发动机。”

  艾元维有些不好意思,当时佘院士还垮了他,结果自己几个月后就跳槽了,莫名有些羞耻。

  倒是佘院士宽心地安慰他:“没事,都是在华国的企业,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私企也是个大舞台,新远现在就干的很不错嘛。

  带我去看的话,会不会涉及到你们的公司机密?”

  “那当然不会,您来是指导身份,哪儿会做出那种事。”

  看着艾元维一脸真挚的表情佘老心情复杂,不知道怎么跟艾元维说。

  他能说,90年代的小型航天飞机方案又被翻出来重新论证了吗?

  等H1顺利回到地面且确实能证明效费比,那新一代载人飞船相比就完全落后,会丧失研究的必要。

  现在他已经在着手准备复活当初的小型航天飞机方案,到时候一旦论证完更有用就火速上马。

  看到这里了,不投张推荐票支持一下吗(* ̄3 ̄)╭

  (本章完)

第64章 S700

  新远二号的样箭运往琼州,如此巨大的场面自然没有瞒住人,像世人提前宣告了又一枚重型火箭的诞生。

  新远二号代表了多个历史:

  亚洲第一枚起飞重量超过1000吨的重型火箭;

  亚洲第一火箭(露西亚现无重型火箭生产能力);

  亚洲第一枚采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火箭;

  亚洲芯级直径最大的火箭(质子火箭芯级不算);

  世界第一台投入实用的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M220;

  世界私人航天公司最强大的火箭;

  世界上最重的可回收运载火箭;

  世界第一种采用格栅舵支撑回收的可回收火箭;

  ……

  尤其是气势磅礴的伊尔76带着肉眼看去比机身都大的新远二号样箭一级空运的场面,更是惹得无数航空爱好者疯狂。

  能与之媲美的飞行任务只有联盟的安225超重型运输机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才有那样的壮观景象。

  安225相比伊尔76可是不折不扣的大家伙,最大起飞质量640吨,机背能承载200多吨,机舱能再承受200多吨,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

  咦,要不要现在去把安225买回来?

  林炬将这件事记在心里,准备什么时候去联系联系安东诺夫。

  指纹解锁自己的菊花mate7,这是去年9月才发布的尊爵版,支持双卡4G,搭载了海思麒麟925处理器。

  小小怀念一下全面屏时代,林炬打开博客,果然又是望不到边的后台消息。

  他的个人账号粉丝数已经突破了一百万,不过平时林炬大多是转发新远官微的消息,一般不发消息。

  新远二号样箭启运,一下子又有无数人@他。

  林炬摇摇头,直接拍摄了一张总装厂房里真正准备发射的新远二号首枚火箭的部分箭体,配文“新远二号,准备出击!,发出去后就关掉手机。

  现在是5月8日,新远二号样箭早就抵达了琼州发射场,刚刚完成箭体测试和模拟总装程序。

  第一次空运转场有些让人手忙脚乱,浪费了不少时间指定程序,不过好在火箭没有问题,琼州发射场的厂房进行总装也快捷稳重。

  所以新远二号遥一火箭将改为空运,不再等那坑爹的内河转海运了。

  航天局的制造基地是津沽,出来就装船一路到琼州;新远处于内陆,从长江支流装上内河船到出海口换上海船,这才能抵达琼州,简直麻烦的要死。

  空军伊尔76机组的水平很好,只要没有复杂天气状况,风险实际上和海运差不多。

  在他的不远处,安德罗夫正在监督一个大型的异形部件装车。

  新远二号火箭的二级直径6米,H1航天飞机的尾部不是标准的圆形,所以需要气动连接件进行过渡。

  安德罗夫利用了这部分空间,将其设计为逃逸器。

  它正常状态下是航天飞机和火箭的连接件,但如果火箭出现问题,底部的爆炸螺栓就会控制它和航天飞机与火箭分离,然后固体火箭发动机在不到0.1秒内启动,以最快的速度把航天飞机推离火箭,斜着往高空飞行。

  这时候逃逸器脱离,反应过来的航天员可以手动,如果出现意外也可以地面遥控或者计算机自行调整,将航天飞机配平,然后寻找机场进行着陆。

  毕竟阿美的航天飞机事故还历历在目,最后一架航天飞机2010年才封存,防一手很有必要。

  安德罗夫见逃逸器装好,跑过来林炬身边:

  “老板,新远五号家族和新远六号设计已经完成了,是否开始制造样箭?”

  很早之前系统工程师们就提出要丰富新远的火箭谱系,发展各个级别的火箭,但最后都往后拖了拖,现在终于给出了方案。

  新远五号家族:

  新远五号基础型,采用3.5米直径箭体,三级火箭设计,芯级搭载一台K380液氧煤油发动机,起飞推力384吨,最大起飞质量316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7.9吨,一级可回收;

  新远五号甲:在基础性基础上捆绑两枚2.5米直径助推器,各一台K120发动机,也就是新远一号的芯一级版本,最大起飞推力628吨,最大起飞质量508吨,LEO运力14吨,助推器和芯级可回收;

  新远五号乙:捆绑四枚2.5米助推器,起飞推力880吨,最大起飞质量770吨,LEO运力21吨。

  新远六号:直径3.5米级四级固体火箭,一级搭载一台S85固体火箭发动机,起飞推力85吨,起飞质量50吨,近地轨道运力500公斤。

  其中新远五号家族是涵盖中、大型发射任务的多用途可回收模块化通用火箭,新远六号则是能快速机动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用于紧急发射请求。

  按照原定计划H1其实可以由小一些的新远五号乙发射,刚刚好也不浪费推力,但为了快速考虑,芯一级的K380,全流量煤油机有点麻烦,所以选择了直接上甲烷机的重型火箭新远二号。

  当然,也有可能是系统工程师过于自信想要大玩具,林炬半推半就也说不定~

  新远六号虽然是不折不扣的一次性小火箭,但胜在制造简单,周期短,急用的时候就很称心,从拉出来到发射最短只需要4个小时。

  当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验证S80的母系发动机,系统出品的S700,5米直径单段700吨推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固体火箭发动机和传统的液体火箭完全不一样,它的燃料是圆柱状的固态,燃烧是从中心向外圈燃烧。

  这就导致它有个特点,可以把固体火箭重叠起来,增大串联时同时燃烧的面积,推力就会成倍增加。

  串联几节,推力就乘以几。

  阿美的发射航天飞机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就是由单段300吨的固体火箭串联四个而成,一枚推力总共1200吨。

  如果S700也串联4节,那么整体火箭推力就是极其恐怖的2800吨。

  新远四号巨型火箭芯一级27台发动机加起来才6500吨推力,但捆绑的四枚这样的助推器推力总和就有11200吨!

  当然,那是忽悠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几乎不可调节,没什么捆绑结构承受的住突然爆发的一万吨推力。

  串三节,有2100吨推力的助推器,捆绑两枚就完全够用了,这基本就是人类目前材料学的极限。

  所以固体火箭是大推力的捷径,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昂贵,虽然可以回收再装填,但恰恰昂贵的就是燃料。

  林炬一应全批,不过即便如此也要等到B级基地投入实用才有精力,就当是技术储备吧……

首节 上一节 45/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