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373节

  (本章完)

第595章 天文台

  “你们那个东西,明年能飞不?”

  “差不多,3月过后进行实装发动机试车,反正11月前肯定没问题。”

  航发委的食堂里,林炬和钟成聊了起来。

  虽然能力上完全足够,不过钟成毕竟没在航天口待过,尤其是这两年变化特别多,他还在逐步熟悉这里的工作。

  航天局已经确认要开始大规模注入新生力量,除了他以外最近何倘、云洪军这些中流砥柱在京城露面次数也很多,显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转换。

  虽然过去两三年航天局发展飞快,但由于局势的不断变化各种计划稍显杂乱,钟成大部分精力都在重新调整这些临时塞进来的计划。

  他也很快认识到变数大多来源于新远,或者说面前这个年轻人,就想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

  比如那个神乎其神的XN90计划,据说可是要和A100一起用裂变技术冲击大气层内外的推进技术最高峰,仅仅是技术简要就让人震撼无比。

  “那你们……”

  钟成还想再问,但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看着号码疑惑了几秒钟后才接通。

  “喂……我是……在这儿呢,好……好。”

  通话持续了好几分钟,挂断后钟成一脸古怪地盯着林炬,那眼神有些让后者发毛。

  “怎么了钟局?”

  林炬猜测可能和自己有关,但不确定是什么事。

  “你们要在月球上建引力波天文台?”

  钟成说出来的时候自己都有些不太相信,但刚刚科学院那边就是这么跟他说的。

  “啊?”

  林炬一脸不知情的样子,这事儿他是真的不知道。

  月球,引力波?

  基地也没有相关项目,难道……

  “钟局,你听谁说的?”

  “还能是谁,科学院打来的电话,你们的叶总裁说服了吴云峰,说你们和高能所一起在月球上建一个超高精度引力波天文台。

  科学院问我这里安排的建设日期是什么时候,如果是真的就投资多扩建几個科学设施。”

  “??”

  ……

  B级基地。

  “妙啊,真的太妙了。”

  路群翻阅着张学友的那篇量子纠缠通信论文,忍不住地拍手叫好。

  看完后他望着旁边的吴云峰和叶长思,充满震撼地感慨道:

  “了不起,化不可能为可能,这种巧妙的方式属实让我开了眼界。”

  “哈哈,路教授,所以我们很需要你的帮助啊。”

  叶长思保持着微笑,面前这位路群教授是国内少有主研究引力波的资深学者。

  去年年初的时候引力波才被证实呢,前两个月诺贝尔奖组织才为这个发现颁奖,与其他领域相比,引力波研究确实困难。

  一是才刚刚被证实,二是人类压根没有能力制造或者干涉引力波,仅仅只能停留在观测层面,等待宇宙中不知道哪里突然冒出来一个信号,真正的科学研究意义有限。

  而宇宙观测又是一个极为漫长且充满不确定的过程,有可能穷极一生都等不到一次可被探测的引力波信号,前途用黑暗形容都算是褒奖。

  路群在去年提出了“天琴”计划,与阿美LIGO引力波天文台不同,“天琴”计划是向同步轨道以上高轨发射大型卫星,在超远距离上形成激光阵列。

  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当有引力波经过时空间会被扭曲,高精度的激光反射阵列就会不断放大光线被偏转的程度,实现间接观测。

  激光阵列规模越大,或者距离越长,灵敏度也就越高,越能够探测到微弱的引力波信号。

  天琴计划的卫星之间距离可以达到6万公里以上,自然就能将灵敏度提到一个惊人的水平。

  如果还能在这个距离上完成反射通路构建,更是能够提高几个数量级。

  但当时天琴计划在论证阶段就遇到了极大困难,因为这对于激光光源以及控制系统的要求太高,高到一个近乎变态以至于不可能达到的地步。

  毕竟地球本身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卫星也不可能运行在一个完美的静止轨道上,这些误差对于天琴计划来说高得难以想象,远远超出了现有以及未来数年内可能具备的能力。

  天琴计划就此搁浅,虽然当时路群就找到了堪称航天界散财童子的新远希望获得投资,也拿到了一些资金支持,但一年过去几乎还是毫无进展,以他们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天琴计划所需的技术。

  但现在总算迎来了转机——不是技术上的转机,至少不完全是。

  这一切要来源于叶长思和吴云峰筹划的无延时通讯计划,但随着预研的深入其实叫做超短延时更加准确一些。

  这首先要先说什么是量子通信:

  量子具备观察者效应,正常情况下处于叠加的混沌态。

  量子的本质是光子,它的特征表现形式是偏正方向以及角度,可能是90度,可能是0度,如果是这两种状态的叠加态,它的偏转角就是45度,哪一个都不确定。

  在对量子进行观察之前,人们无法确定它处于哪一个状态,也就是量子的不确定性;只有观察时才会固定下来,这就叫坍缩。

  薛定谔的猫到底死没死打开盒子看了才知道,量子粒子到底怎么转也得观测了才知道。

  而对于一对纠缠的量子A、B来说,当其中一个粒子A被观测表现出某种状态时,另一个粒子B不管在空间上距离多远,都会表现出与A一样的状态。

  假设A、B两个粒子处于两个不同的位置,观测者观察到的结果就是完全一致的。

  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纠缠无延时,但这种原理并不能用于无延时通讯。

  原因在于观测者甲不知道观测后粒子A表现出的什么状态,每一个观测结果都是随机的,观测者乙就不可能获得任何有用信息。

  就比如一串信息是0101001,确实可以把量子的几种状态定义为0和1,但观测者甲想要传递信息的时候就无法确定自己发出去的是0还是1,所以量子纠缠是不可能实现无延时通信的。

  而现在的所谓量子通信,其实指的是量子加密通信。

  (本章完)

第596章 高维

  量子加密通信其实就是借助量子成为安全密钥,本质上依然是传统通信,只不过加密方式改变。

  比如甲在乙发送一串量子特征码,甲在发射时记录下每一个量子的偏转角度,乙记录下接收时的每一个偏转角,根据量子纠缠效应,两边的记录结果应当一致。

  假如有第三方发现了这束信号进行窃听,根据观察者效应量子状态就会发生改变,乙得到的结果就是错误的。

  甲再另外把记录下的量子特征码的偏转结果公开发送过去,乙进行对照,如果有误则能证明被窃听,甲重新编制新的特征码发送,直到两边完全一致为止。

  如果确定没有被窃听,那就可以用特征码作为信息加密方式传输信息,信息分成无数小段传输,每一小段都需要用新的特征码加密对照,即使被窃听也没有损失,重新进行对照即可。

  所以量子加密通信不可能被破解,但传输媒介依然是传统方式,光速的上限不可打破。

  异世界的物理学当然没有崩塌,量子纠缠现象肯定还是无法传递内容,张姓学者的办法是另辟蹊径,而这就与另一种技术和本世界线没有的理论相关。

  异世界首先大力研究了量子纠缠这种超距作用的原理,然后得出了结论: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不超光速。

  之所以人们看起来它超光速,只是因为超越了299792458米每秒的光速,在更高的维度上,它并不超光速。

  异世界的1897年就已经发现了11个维度,并发现维度每提升一级光速就会增加,11维空间中光速已经接近无穷大。

  量子纠缠超距作用就是通过高维空间传递,所以在三维空间中观测不到路径和媒介,而且作用效果超越了光速。

  所以如果能在量子纠缠作用发生的时候,让一束信号通过它们之间连接的高维空间,那么就能实现现实中的超光速通信。

  那么如何通过一对纠缠量子找到高维空间入口?那当然需要能够跨越维度的工具:引力。

  不是探测引力,而是要干涉引力,在量子纠缠现象发生的同时也会产生微弱到无法察觉的引力波,利用它建立起与高维空间的媒介,也就是需要制造出引力波。

  制造引力波的难度比起制造引力要下降一个数量级,但对于基地来说依旧遥不可及。

  要发出“波”,就必须有“弦”,一根能在拨动时产生“明显”引力波动的弦。

  这种物质现实世界依旧无能无力,不过吴云峰却是发现有一样东西可以:C172甲金属氢电池。

  它的核心金属氢是简并态物质,巨大的简并压力能在微小范围内制造出超高密度环境。

  虽然相比于中子简并态物质来说还是弱了太多太多,可要拨动一個几乎没有质量的光量子已经足够了。

  来自两个世界线的不同技术在此刻意外地凑在了一起,为低技术时代实现无延时同步通信奠定了基础。

  但这也只是满足了最基础的前置准备,当前对于引力波的研究还是近乎一片空白,从零到一的这一步是科学研究中最为艰难的。

  更不提拆下金属氢电池作为“弦”,万一发生什么意外损失根本难以估量,在这之前必须部分搞定有关技术和原理。

  最后吴云峰和新吸纳的专家组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最重要的突破点依然是在引力上,必须先建立精度极高的引力波天文台才具备基础研究条件。

  这时候他们就想到了半死不活的“天琴”团队,并认可了在太空建设引力波天文台的想法。

  相比于地球上太空更加隐蔽,尤其是要对金属氢样本展开研究,必须高度保密,再加上建设的便捷性,最后一致认为月球上更为合理。

  而这个时候路群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一纸协议后正式了解了量子通信项目组的始末。

  这条路线确认了需要以引力为工具,而且已经证明道路可行,也就意味着天琴计划将获得至少是新远不遗余力的支持。

  尤其是技术方面,依托千钧棒三号项目组,基地在激光精确控制上已经站在了世界的最前列,虽然离天琴计划的要求还有些差距,但只要努努力也就够得着,不再是无法实现了。

首节 上一节 373/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