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319节

  现在会议进程已经到了第三天,等到下午四点左右,各方谈判队伍如之前一样开始走出会场回酒店休息。

  失望的记者们又一次无功而返,但会场中突然又走出来了一位联合国官员,他随意指了一个收拾东西较慢的记者。

  两个小时后,一则消息从维也纳本地小报中发出:

  “《外层空间条约》拟将重新定义太空部署核武器,将工程用爆破装置与武器型核炸弹进行区分,工程用爆破装置可能将不受外层空间条约限制。”

  今天比较忙,明天白天努力更新

  (本章完)

第506章 赤乌

  曼哈顿区。

  “联合国发起对1963年10月17日一致通过的第(十八届)1884号决议重新表决,讨论是否通过最新的修正条款。”

  “根据2017年9月20日安理会常任理事通过的一致决议,对1884号决议通过的《外层空间条约》第四条进行如下修改:

  原‘不得在近地轨道、其他天体部署核武器或者其他任何杀伤类武器实体、不得在其他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在外层空间部署此类武器;禁止在近地轨道、天体及其他外层空间建立军事基地,进行武器试验’的条款依旧有效,但以下情况不应被此条款制约:

  第一,基于对太空资源的和平开发利用需求,要求使用同等原理核爆破装置的,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颁发的许可执照后,可向拥有合法资质的核能机构、公司申请使用主要反应为聚变类型的爆破装置,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使用,不应被认定为第四条款规定的武器实体;

  第二,当遭遇太空中可能的实体威胁,如小行星、陨石、太空碎片,可能对人类生命、自然环境造成威胁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合法拥核国家需要在共同协定后进行反击的,不视为违背《外层空间跳跃》的建立初衷;

  注意:以上所有补充条款都是为了方便人类对于太空资源的和平开发利用,以及保护大气层内的人类安全,当出现有违此宗旨的行为时,联合国有责任对相关方采取行动。”

  秘书长念完,随即开始全体表决。

  164票赞成、25票反对、4票弃权,赞同票超过85%,决议通过!

  反对票中大部分是北欧以环保名义反对的国家,不过岛国代表高须幸雄旗帜鲜明地反对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核弹,也表示了反对。

  同时岛国也是9个非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持反对态度的,让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他们。

  不只是会场内反对,大厦外面的曼哈顿区警察还刚刚拦下了一场示威活动,主要都是以岛国人士为主,宣传核武器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完成统计宣布通过之后的秘书长对这些一清二楚,散会前眼睛特意在高须幸雄身上停留了一会儿。

  散会之后的高须幸雄还接受了记者的公开采访,在镜头前捏着拳头大喊道:

  “世界民众绝不会忘记核武器曾经给人类带来多么可怕的伤害,任何,任何对其使用限制的松懈都是危险的,我们依旧呼吁,全面销毁核武器,放弃可怕的互相摧毁战略!”

  在记者们面前高谈阔论一番后的高须幸雄回到车里后疲态尽显,他也已经是过70岁的老人,是时候该递交辞呈了。

  倒是这个时候侍从告诉了他一则消息,由多国专家组成的富岛污染调查小组已经抵达江户,总共来自七个国家的13名专家,一落地就立即开始了污染评估工作。

  ……

  秦岭。

  在山脚下的森林中被隔开一片区域,用钢结构搭建起了一座中大型体育场大小的建筑,只不过只有框架。

  如果用无人机从上空俯视看去,还能发现这个结构整体呈勒洛三角形,在茂密的森林中极其显眼。

  森林中的板房营地里,带着蓝色工程帽的丁必筠几乎与施工的工人看不出来什么差别,几个月来他就在森林里现场监督着逐日工程首个地面接收天线阵列的建造工作。

  这个名牌大学的教授脸上皮肤变得黢黑,身形也消瘦了不少,但眼睛里还熠熠闪烁着光芒。

  就在昨天一枚长征七号甲火箭将第一批试验空间发电卫星“赤乌一号”送上了同步转移轨道,其实就是一堆太阳能板。

  逐日工程启动以后,航天局又把几个总工“赶”出去成立了一家专营太阳能电池的民营公司,为逐日工程生产所需的超大、超寿命高效率太阳能电池。

  随后新远也对以“夸父”作为名称的这家公司注资,在8月份生产出了第一批试验用的太阳能电池:

  K1型折叠式超大面积太阳能电池:单个展开尺寸11.8*11.8米,有效面积近140平方米,发电能力56千瓦,总重约348公斤,每平米发电量0.4千瓦。

  以长征七号的运载能力这次送上去的试验卫星带有8个K1电池,抵达静止轨道后环形展开,中间则是最关键的微波发射装置,整个卫星质量11吨,理论发电能力448千瓦,理论传输到地面的电力为410千瓦,传输效率91.5%。

  现在发射上去的这套系统还是不完善的验证版,在丁必筠的设想中未来成熟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效率还要再提高24%,达到每平米0.5千瓦,同时微波传输效率提高到94%左右。

  不过实际上现在的第一次验证试验就已经超乎意料了,丁必筠原来的打算是首次测试发射一颗发电量10千瓦左右的卫星,进行简单的验证即可,但新远公司认为规模太小价值不大,然后将测试系统功率提升到了现在这么大,丁必筠本人反而有些不太适应,只能拼尽全力去完成天基卫星以及地面接收系统的研制工作。

  “丁总工,卫星那边说准备好了,现在8个太阳能板的角度都对正了,发电量454千瓦,可以进行地面测试。”

  “先检查一下防护措施,还是要小心。”

  “是!”

  丁必筠对于安全非常看重,接收天线阵列距离控制室有一公里远,就是为了避免人员受到过多的微波辐射。

  “赤乌一号”安装的微波发射装置可以精准地控制覆盖区域不超过400米直径范围,既能避免浪费也有利于实用化以后的控制,但也会使得目标区域微波辐射量很大,虽然短时间不致命,但对于人员来说还是有威胁的。

  同时这套系统还用上了激光校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微波发射器的定位。

  再次确认激光校准没问题,丁必筠下达了开始试验的命令。

  信号发出后的不到一秒钟时间他感觉身上的皮肤短暂地传来一阵极轻微瘙痒,仿若是被阳光照耀一样略微温度上升,但随即消失像是错觉一般,只有微微泛起的鸡皮疙瘩能被真实感受到。

  但他没工夫注意这些,地面的天线阵列比人体更早做出反应,原本是稳定的“0”的微波辐射强度测定仪和发电功率数字立即开始跳动并迅速突破三位数。

  山脚下的清晨充满着凉意,但原本冰冷的金属天线阵列均匀地开始微微发热,虽然单位体积的热量很小很小,但早就架设好的红外摄像机还是捕捉到了仿若忽然沸腾起来的空气。

  驱鸟器未能驱逐的漏网之鱼们此时争先恐后地从密林间隙中飞起,扑棱着翅膀头也不回地逃走,以天线阵列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开。

  (本章完)

第507章 微波除四害

  “丁老师,这麻雀真香啊,比用火烤的好多了。”

  跟随丁必筠进山的头号大弟子熊诚用木棍挑起一只还在往外滋滋冒油的烤麻雀,他老远就闻到香气了。

  旁边的天线阵列施工负责人也靠近煞有介事地评价道:

  “除了肚皮一侧的毛因为积热糊了,其他地方是真的受热均匀啊,里里外外同时受热,要是再控制一下火候那肉得多嫩。

  我老家以前就有卖这个,但是做的不好的吃起来很柴,这么做就对味了。”

  站在平板阵列天线旁的丁必筠满脸黑线,想要踹一脚熟死麻雀又害怕沾油,最后只能哼哼两声作罢。

  第一次天基电能传输试验——50%成功。

  时间回到十几分钟前,天上的赤乌一号卫星精准地将微波束限制在天线阵列范围内,从外太空而来的太阳能经过0.12光秒的距离抵达地面,然后被接收线圈高效地转化为电能。

  在长达10分钟的时间里,赤乌一号的平均发电功率451千瓦,发送功率447千瓦,地面平均接收转化电力375.5千瓦,输送转化率84%。

  效率比想象中的低不少,少了7.5%的电力,不过可以接受,还是很不错的。

  接收天线的温度也还可以,在室外温度17摄氏度的情况下接收天线的温度只升高到了24摄氏度就保持不变,温度控制的相当好。

  然而过了一会儿控制室突然发现效率稍稍降低了些,随即室外红外检测站就发来了预警,说在天线那里发现了一个温度异常点,为了安全考虑控制室立即关闭了赤乌一号的微波传输天线,然后匆匆忙忙地前去检查。

  最后发现也不知道是哪里的麻雀倒在了天线上,承受着平均功率高达447千瓦的微波炙烤。

  这只可怜的麻雀先是因为巨量的微波辐射导致头昏脑胀,以至于失去了挣扎的能力,然后整个身体从内到外就开始被均匀加热。

  但仅仅是这点加热功率还好,经过了36000公里的散射447千瓦功率分布范围达到了12500平方米,每平方米功率才36瓦,烧不死。

  然而倒霉的是它躺的地方正好是接收天线靠中心点,天线阵列会通过反射面把大部分微波集中到小部分区域,所以来自其他地方的热量不断在接触点堆积,积热迅速上升,从躺倒的那一边开始受热,丁必筠等人赶来的时候里面差不多已经熟了……

  这只能算作一个小小的意外,传输试验本身还是相当成功的,就是传输效率不知道为什么比预期低了些,但84%的效率其实也已经可以进入实用化。

  “这边的树太密了,当初只考虑到了杂波影响小和长安近选的秦岭,恐怕后面对生态环境影响很不利啊。

  至少要把周边的树都砍一圈才能防止小动物干扰,以后还是搬到空旷的地方去。”

  听着自家导师的话熊诚脸色一垮:

  “丁老师,我们不会去大戈壁吧。”

  “那倒也不会。”丁必筠抓了抓头发,虽然理论上戈壁滩条件好,但戈壁滩他也不想去啊。

  “其实以后可以把天线做成半封闭的抛物面,既能集中微波也可以防止干扰,但那个建设成本太高了,试验的时候用不着,我还是去联系一下砍树吧。

  你马上去联系一下新远公司还有蜀川政府,告诉他们试验非常成功,赶紧把第二批经费剩下的一半划过来。另外去催夸父公司的升级款太阳能电池,今年年底时候必须量产,成本控制不好才是麻烦。”

  ……

  京城。

  富兰克·杨拄着拐杖走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往来的学生和老师路过时都像往常一样向他热情地打招呼,他也很客气地点头致意回应。

  但在学生们走过他身旁之后马上就会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还不时看向他。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几天出了一件大事,华新社记者报道:曾经坚决反对建加速器的富兰克·杨,现在大力赞成搞高能加速器啦!

  白纸黑字、音频图像证据全都有,而且不是中小型加速器,要建周长100公里以上的超级环形质子加速器,向前沿物理的最后壁障发起冲锋!

  这一消息一经放出立刻引起了全国上下的热议,在富兰克·杨回国的时候他认为当时的国力紧张不应该建造对民生无用的加速器,并且真的也做到了这一点。

  后来进入10年代开始,社会上开始有人强调基础科学重要性,但富兰克·杨不发话,总感觉时机不成熟。

  1970年他一回国就反对加速器,并且在80年代也一直持反对态度,但高能物理研究所硬是顶住压力搞成了BEPC。

  2012年的时候吴云峰说要搞CEPC,100公里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时候富兰克·杨态度依然不变,五年过去,终于等到了这一刻吗?

  虽然还没有任何官方消息,但外界正在盛传新的质子加速器将被命名为“TEPA(Three-hundred trillion Electron volts Proton Accelerator)”,意为300Tev质子加速器。

  小道消息还传出这个TEPA项目将分两期完成,一期投资240亿元,二期870亿元,总耗资约1100亿元建成周长140公里的环形加速器,比起LHC大五倍还多。

  并且还将随着TEPA一起建造新的国家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投资约70亿元,将国内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一步提高到国际领先水平。

  所以当上级坐上回京的飞机时,流行新闻标题已经变成了:

首节 上一节 319/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