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231节

  当然谁也不知道的是派过来协助改造工作的基地工程师中有一名来自激光实验室,此时他的角色只是一名平平无奇的离子发电部分工程师,正在无心地听两架激光研究所的研究员对长城一号的机体评头论足。

  “……攻击窗口只能在货舱上面开口了,还好宽度够大,不过散热还是有点麻烦。”

  “那就做伸缩镜头,把散热部分提出去。”

  “不行不行,精度太难控制了,还要考虑机体起飞和降落时在大气层内的剧烈震颤,光源肯定是极其稳定的才行……说实话在航天飞机上安装激光器对精度影响很大,只能用于大气层外的攻击,太可惜了。

  还不如把这些模块独立出……咳。”

  (本章完)

372.第368章 解读

  第368章 解读

  B级基地。

  在三天小长假的晚上,所有的B+级以上人员全部集中在了地下室里,除此以外再无……还有一个“服务员”。

  一个秘书打扮的“女性”慢悠悠地按照每个人的喜好冲泡咖啡和茶水,放好后安静地站在角落里。

  林炬瞥了一眼已经套上硅胶皮肤的改进型二号机器人,咳嗽一声使在场的几人集中注意力,然后在一片迫不及待的目光中伸出双手,一本不算厚的书籍凭空出现在手中。

  简单的黑色封面上写着“《辐射推进技术概论》”以及相应的作者名,连出版社都没有写,右下角还有个“绝密”的印戳。

  早就等不及的叶长思直接站着凑过来,激动地翻开目录,和其他几双眼睛一起阅读着这本来自异世界二十多年后的书籍。

  “第一部分:聚变技术的几种方式

  第二部分:主流推进技术构想

  第三部分:辐射推进技术展望

  第四部分:相关论文文献(404所内部发行)”

  总共才130页,仅仅只有四个部分,显然是并非是一部厚重的技术目录,而是类似《星际航行概论》这样的辅助书籍,其中大半都是作者赵宗尧对于他的辐射推进理论的构想。

  但恰恰最吸引工程师们的,是前面仅仅17页内容的聚变技术简介,那里面有三个小节,对应的肯定是三种在那个世界能够实现的核聚变方式。

  现在全世界最困难的就是不知道哪种聚变技术可行,而这17页的内容完全就可以给未来指明发展方向。

  自知水平如何的林炬很自然地将位置让给这方面知识最深厚的叶长思,看着后者激动的翻开书页。

  一群工程师挨得紧紧的,看到了第一部分的首段介绍。

  “自原子能的世界打开大门以来,对于聚变技术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这种来自于太阳的力量很可能是人类能够长期掌握并使用的最强手段。

  氢原子、氘、氚、氦三等轻核聚变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惯性约束聚变与磁约束聚变,两种方式并非互相排斥,在过去的100年里全世界建造了超过30个聚变装置,基本都在这两种方式范围内。

  不管是激光、等离子还是磁捕捉等手段,究其原理都都是制造高温高压环境,同时,越是高效率的聚变方式要求的温度与压力越高,尤其是清洁的氦三聚变。

  本书所探讨的辐射推进技术,是基于激光约束惯性等离子体聚变技术的展望,虽然这种技术当前尚不成熟,但已经被各国科学家证实是实现稳定氦三高效聚变的方式,具有体积小、废热少、重量轻、发电效率高等多种优点。

  激光约束惯性等离子体核聚变的重要突破基于我国著名科学家于谦院士对杨·米尔斯电磁力-弱力统一方程的进一步解释提出的“于谦公式”,利用原子间的弱相互实现对等离子体的规范约束……”

  林炬阅读到了第一个高端词汇“弱相互作用力”,下面就是赵宗尧对于“于谦公式”的解释以及激光约束惯性等离子体聚变的介绍,一眼扫过去就是不认识的符号。

  很显然那个世界线有个叫于谦的牛人对可控核聚变做出了重要贡献,以至于出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理论,从叶长思谢廖夫等人的惊叹可以看出,这肯定是目前世界上尚未存在或证实的理论。

  但林炬能看得懂的部分到此为止,《辐射推进技术概论》的作者显然知道这本书就是给内部研究所的人看的,文字解释并不多,大部分被公式和图表占据,唯有专业人士才能看懂。

  他挣扎地努力试图理解里面最短的公式,然后顺从地放弃。

  实际上对于核技术有所了解的也就叶长思、程南开、赵晓文等人,其余工程师几乎也不沾边,但好歹能理解一些内容。

  “纸,我需要演算!”

  叶长思头也不抬的说道,林炬拍了拍二号机器人被硅胶撑起的包臀裙,后者立刻去拿纸笔,很快就只剩下了小声但急促的讨论和笔尖在纸上的沙沙声。

  最简略的第一部分全都是目前未证实理论的精华,这些发现拿出来绝对是诺奖级,叶长思看一眼就能解开过去的很多疑惑,只感觉聚变之路的前方正在被一盏盏路灯照亮,越来越开阔。

  虽然林炬一点也看不懂,但还是被这份激动感染,默默地守候在地下室里。

  ……

  德克萨斯。

  首先,阿美五一不放假。

  所以马斯克可以让SpecaX的七千多名职员加班加点进行SN11的飞行测试,什么,4月不是才SN8吗?

  SN9、SN10两艘原型测试飞船都未能达到15000米的测试高度就爆炸了,连SN8都不如,而SN11前天才拉出厂房,5月2日就准备打出去。

  之所以能造那么快是因为到现在为止的星舰飞船内部都极其简陋什么都没有,就是个简单的不锈钢壳子(隔热瓦都没有),仅仅是用于大气层内测试的样箭。

  当然更重要的是SpecaX拼命生产猛禽V1发动机,现在已经突破了80台库存,飞一次不过浪费三台猛禽V1的产能(只安装了三台海平面版,并未安装真空版发动机),完全耗得起。

  实际上星舰工厂里的飞船已经排号到SN19了,正在准备排队炸掉。

  SN11的测试结果也不出所料,马斯克瞄了一眼星舰的姿态,太斜了,重心位置应该在推力中心线边缘,已经救不回来了。

  半分钟后,SN11在落地之前最后全功率启动准备挣扎一下,但还是重重砸成了一团钢铁残骸,经验丰富的消防员一拥而上,很快就用泡沫扑灭了火焰。

  飞行数据已经在坠毁前发回了,但这并不会对后续测试有太大影响,在5月25日前,SN13和SN14都会继续发射,至于SN12,现在已经运到发射台旁边了。

  SN12和SN11是同一批制造,但安装了三台真空版的猛禽V1以及贴上了半面隔热瓦,它将和B6助推器组合进行一次不回收试射,先尝试成功入轨后再进行回收。

  虽然星舰已经炸掉了七八枚,但马斯克认为不回收正常入轨的成功率应该还是不错的。

  这一周事比较多,暂时只有两更保底……

  (本章完)

373.第369章 DARPA

  第369章 DARPA

  SpecaX对星舰的开发相当重视,33台猛禽一代发动机的推力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二,而如果将燃烧室增压,或许还能实现7000吨以上的推力,与新远三号火箭持平。

  但除了猛禽系列的发动机开发,SpecaX还打算试试新赛道。

  “你好,我是韦恩。”

  “很高兴见到你韦恩。”

  马斯克和他的亲密伙伴汤姆·穆勒接见了一位年轻的白人,后者不卑不亢,显然来头不小。

  韦恩:“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来意。”

  马斯克:“伱们是DARPA,国防计划研究局。”

  DRAPA,几乎就是六角大楼军方势力掌控的一家私人公司,公开研究内容是核推进技术。

  最开始FATS计划的核动力发动机就是打算交给DARPA的,但最后NACA抢先组建了JFT,DARPA则成为了JFT的合作研究者,负责核热发动机的部件设计与生产。

  这不是一笔小订单,但DARPA并不满意,加上风暴号时时刻刻给空军的刺激,他们主动为国防部提出了新计划。

  韦恩:“军方目前正在被人牵着鼻子走,航天飞机从1981年到2011年的三十年里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使命,它本身只是一种对于SSTO的追求,但实际上技术远远不如,无论是实用性还是经济性都很不理想。

  启动核动力飞行器计划是正确的,但核动力航天飞机太荒谬了,尤其是把博物馆里的老东西都拉了出来,我们需要的是更大、更重、更加昂贵的好东西。”

  汤姆·穆勒立即知道对方想要做什么了。

  “StarShip,星舰能满足你们的要求。”

  韦恩:“是的,它有接近一千吨的质量,是奋进号的十倍,我们可以在它上面安装更多、更大的核发动机,也能安装难以想象的超级武器,至少能有好几百吨的载荷对吗?”

  马斯克连忙点头,星舰的二级入轨方案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入轨质量,但几百吨载荷肯定是没有的,最后的总体质量肯定在300吨以下,能有150吨载荷就不错了。

  但这个时候怎么能说丧气话,再说星舰也是能升级的!

  “这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星舰并不贵,哪怕是最终的正式版也只需要贴一半的隔热瓦,制造成本不会超过2亿美元,但是它入轨需要一千吨以上的推力,核发动机能有这个数据吗?”

  韦恩:“一台就够了。”

  “我看过你们的月球计划和火星计划,多次加油真是麻烦又困难,但如果是核发动机只需要在近地轨道加满燃料,就能轻松地进行星际旅行。

  DARPA愿意资助星舰,如果你们同意会在下个月就发起议案,现在星舰的总研发费用还不到30亿美元吧?DARPA随便一个子项目都能超过这个数字。”

  这几乎就是在暗示DARPA背后的势力压根不缺钱,实际上作为NACA扶持的新秀SpecaX很不受老牌军工联合体待见,但如果和DARPA站在一起,就是和六角大楼的大人物们站在了一起。

  他们能带来难以想象的预算,虽然会从中拿取一些作为回报,但对于SpecaX来说依旧够多。

  ……

  “人手太少了,不够不够,至少还要10个B+,最好是A级以上的研究员才行。”

  叶长思在灯光下翻动着一沓粗订的纸张,竟不比《辐射推进技术概论》薄多少,而旁边的程南开面前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辐射推进技术概论》已经被扫描成PDF打印了好几本,但现在都只允许放在地下室里,这些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

  两个原子技术专家带着五个助手在地下室里待了三天,基本啃完了这本书。

  这本来自未来的内部期刊非常有价值,前面的第一部分介绍和最后的相关论文合集是最重要的,它向两人揭示了未来真正可行的高效率核聚变方式是怎样的,尤其是最重要的理论部分,补齐了聚变领域最后的一块拼图。

  其中最厉害的当属“于谦公式”,本世界线尚不存在的于谦院士是个实实在在的大才,居然利用弱相互作用力解决了聚变发生时等离子体不受控制使得连续反应难以进行的问题,而且使得自然界四力统一(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又迈出了一大步,可以与爱因斯坦、波尔等人并列。

  至于第二第三部分的核聚变推进技术有三种:等离子推进、辐射推进、电推进。

  等离子推进和裂变发动机差不多,都是把工质(水、氢、甲烷等分子)加热成等离子高速喷出,只是聚变引擎能够提供几千万乃至上亿的温度,喷出的速度更大、能够使用的燃料分子量更大而已。

  这种技术理论完善而且前置经验很多,但缺点是燃料消耗较快,无法进行恒星际旅行;

  电推进其实就是霍尔推进器,也就是核聚变装置用来发电,然后用电磁场把离子加速到超高速甩出去,就是核电的超大功率电推,比冲非常高可以达到十万秒以上,消耗的燃料极少,推力偏小,有恒星际旅行的潜力,但缺点是加速较慢,对加速工质的要求也比较高;

首节 上一节 231/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