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944节

“这么搞会不会引起德方不快?”

“不会,其实这也是德国的需要所在。”

“需要?”伊藤整一一愣,随即眼睛一亮,明白了:马沙尔元帅虽然一直是德国舰队总司令,但实际上马沙尔并不负责实际指挥,一线具体指挥都是由小泽下令的,该体制在战争中当然没问题,但战后就有问题了,没有全面指挥经验的马沙尔和克兰克如何去指挥将来的欧洲联合舰队?德国舰队听命于日本将领没什么关系,双方是盟友关系,如果将来欧洲海军听命于一个日本人,这才要出大乱子。而且这种调动还不能等到战争结束再发布,否则资历和功绩不足的克兰克今后压不住阵脚。

因此,小泽回国既是日本的需要,也是德国的需要。

“军衔授大将?”

“他在德国也是大将军衔,这几年功劳非小,晋升大将无论资历还是功绩都够格了……”堀悌吉随即又点了3个名字,“细萱戊子郎、三川军一、栗田健男也可一起晋升,角田他们,再等一年吧。”

堀悌吉思路是很明确的,这一轮晋升就管到海兵38期,角田等39期的还要再等一等,实际上按功劳角田也可以升,关键39期实在是人才辈出,除了角田觉治,还有高木武雄、西村祥治、志摩清英、伊藤整一等一大批将领分管各舰队,升了这个不升那个感觉说不过去,全部晋升的话队伍又太庞大。

小泽和细萱戊子郎的晋升山本五十六没意见,但三川军一和栗田健男的晋升就让他感觉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三川的第8舰队一直在南洋活动,没有参与联合舰队各大战事,功绩不知道该怎么摆;栗田健男一直负责运输,工作倒是完成得兢兢业业,可惜没有海大文凭,这是一个致命伤。

堀悌吉看出了对方的疑虑,解释道:“联合舰队外出期间全靠三川舰队压制南洋,有他守家我很放心,至于栗田君,我知道很多人看不起运输部队,可他们也不想想,当联合舰队在万里之外的夏威夷群岛连续作战是靠谁保障了我们的需求?这些赫赫战功背后至少有一半功劳是后勤部队,今后帝国地盘这么大,不重视后勤死路一条,有没有海大文凭不是关键,书读得再好不会办事也是白瞎。”

山本五十六揶揄道:“你是32期首席,你说读书没用可以,我可不敢说……说了井上君要找我拼命,他刚去海大当校长,你说文凭不重要,这不是存心拆台么?”

“哈……”伊藤整一忍不住笑了起来。

堀悌吉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归笑,他知道这个晋升名单通过没有问题了,至于中将及以下军官的晋升他相信山本和伊藤整一会办妥,这本来是海军省的权利,干涉太多反而不好。

“关于改革的事,你这就算说完了?”

“差不多了,山本君还有什么想法?”

“我……”山本五十六迟疑了一下,问道,“你不会把他们刚才的表态都当成是支持意见了吧?而且,你给他们看的和给我看的还是有很大区别,你确信他们都会继续支持。”

堀悌吉反问道:“依你之见,应该怎么处理?”

“最起码应该形成细则,然后深入讨论,全面分析,形成一致意见后通行,再……”

堀悌吉却摇头:“你这样搞,改革不会成功的。”

“为何?”

“所谓全面分析其实就是权衡利弊,改革的思路怎么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主体把握、方向明确就是要动手干,想的越多越会觉得不清楚的越多,约会觉得阻力越大,瞻前顾后之下,人心怎么统一?”堀悌吉脸色凝重地表示,“比如作战,没有一次是有全面把握的,如果全部考虑清楚,姑且不说时机和战机会不会消逝,就是中途出现变故就会手忙脚乱,那还怎么打?既然改革的意见是明确的,大家就是一起走下去,迈出第一步才是最要紧的,更何况,具体的改革策略我已让诸君下去深入思考了,有好的意见随时可以吸收。只要目标是一致的,前景是光明的,大家一起探索难道不比一个人划定纲要操纵众人强得多?”

“伊藤整一!”

“下官在。”

“搜集今天参会之人关于改革的想法,对照你在美国、德国的考察成果形成报告,我相信你的能力!”

“是,长官!”

山本五十六终于被他这说法打败了,气呼呼地说道:“你这是乱来。”

“是不是乱来,不取决于步骤和程序,只取决于结果,只要帝国能够强盛繁荣,我个人承担些罪名何足挂齿?”堀悌吉戏谑道,“你当官当了这么多年,还没独走过吧,不跟我试试看么?不然以后怎么跟石原君吹牛,他可是独走过的——有人怪他了么?”

“你……”山本恨得牙痒痒,“这是一回事么?”

“长官……是不是从长计议?”伊藤整一也劝说道。

“我去了德国,目睹了欧洲的繁荣与富强,目睹了社会与科技之发达,再也忍不住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忍不住了。日本必须改变,必须走在新的道路上……”堀悌吉慨然道,“古人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我做的一切,后世之人必然会明白……两位,拜托了!”

至此,堀悌吉的决心已显露无疑,山本五十六知道再也拉不回了……

第100章 昭和维新(13)

东久迩宫稔彦王没参加陆海军4巨头讨论的酒会,不过再次裁军5个师团的命令不可能不让他知道,听说石原莞尔用这5个师团换取了海军方面对火箭技术开发的后续支援,虽然松了口气,但心情还是很沉重的。

只有单独与石原莞尔会谈时他才可以说些心里话:“石原君,裁撤师团这件事会不会有问题?”

“殿下的顾虑是?”

“总军虽然实力不强,但毕竟控制在中枢手中,如果全部裁撤而代之以藩镇之兵,一旦祸起萧墙如何?”

“殿下考虑的问题也是我最开始顾虑所在,前两天我把这层意思和堀君挑明了,不过他的回答很有意思,很耐人寻味……”

东久迩宫稔彦王眉头一扬,问道:“他怎么说?”

“削藩镇之兵不是中枢喜闻乐见之事么?”

“可是……这些兵力又回到中枢了呀!”

“他说,藩镇兵力是从哪里来的?难道不是中枢派出去的么?难道还能就地征兵么?兵在中枢则为中枢所制,兵在藩镇则为藩镇所用,中枢有大义名分,有人事职权,有兵力补充优势,难道还怕藩镇犯上作乱?如果连这点信心都没有,干脆退位让贤好了。”

“有点意思,有点意思……”东久迩宫稔彦王用手指敲着桌子,急速思考着,堀悌吉话里话外意思很明显:裁撤总军代之以4大军镇的兵力固然削弱了中枢影响力,实际各军镇实力也在下降,这些部队一到本土就受方方面面制约,要想团结起来与中枢抗衡难度不小,虽然不可能一回到本土就立即倒向中枢,但至少有不小机会。机会已创造出来了,就看如何把握了。

“这道理藩镇难道看不出来?”

“殿下,互相制约,不会有人跳出来做出头鸟,何况堀君和他们谈的也有道理,各藩镇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这种撤退法一定是将刺头师团、实力弱的师团往外推,客观上起到统一和整肃作用。换成是我一定也这么干,藩镇兵力回到本土后我们正好加以重组,存优汏劣、去粗存精,这里有德国现成的例子可学。”

一说起德国经验,东久迩宫稔彦王就点头称是,旅欧考察团有过报告,明确阐述了德国如何裁军——不是简单地将一个番号部队里的官兵全部遣散,而是划定一个标准,将最差的几支部队大部遣散,其他部队淘汰部分,然后再把遣散部队中的精华补充到其他部队中去,德国老兵退役年限从35、33到现在已划到了29岁,日本一样也能参考。

另外裁军只涉及到减少兵力,重装备是不带走的,因此人数虽然减少,战斗力反而提高了。实际上石原莞尔根据考察报告和以往战事总结,认为目前的师团制过庞大,尤其是满编时2万多兵力的甲等师团过于庞大而技术兵器不足,他有意寻求撤销旅团一级建制组建新师团,正好也可以借裁军这个当口进行调整。
首节 上一节 944/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