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598节

“等等……”斯大林迟疑地问道,“他目前这个布局和他最初和我描绘的水星计划不同——那时候他明明说打德国中亚集团军调动南线德军的;然后也和前几天汇报的,打一打土耳其人,调动德国人来援的意思不一致。”

“是的,确实不一样。最初的计划在德军躲进费尔干纳盆地后就完全走不通了,第二步方案本来也可以走,但结合德军前段时间奇怪的架势来看,德国人巴不得我们去打土耳其人,说不定我们打翻天他们也不会去救,所以朱可夫同志提出了第二个修正案……”华西列夫斯基的教鞭在地图上缓缓划过,“给外高加索增加兵力、物资和补给,让部队向北推进,打过高加索各隘口,然后与叶廖缅科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两个方面军南北对进,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从高加索山脉往北打,叶廖缅科和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部队往南出击,争取在格罗兹尼附近吃掉德国至少一个集团军,扭转局面,将南翼战线恢复到去年夏天左右的水平……”

“然后呢?”

“议和!”

“不不不,我是说打赢并吃掉德军一个集团军的局面下下一步怎么走?”

“议和!这是朱可夫同志一力坚持的,我也赞同这个观点。”华西列夫斯基诚恳地说,“如果能打到这个局面,几乎是我们军事力量使用的极限了,他认为与德国体面和平比较好……”

斯大林有些不太高兴:“他想怎么和?”

“南高加索以实际控制线停火,外高加索我军占领后除巴库油田今后由苏德共同开发外,其余可成立在德国实际保护下的自治政府,通过这一步让步换取德方在中央战线往后退,退到伏尔加河西岸。”华西列夫斯基解释道,“这样我们将来还能拿回半个巴库,全部格罗兹尼及伏尔加工业区,收复人口至少1000万,再加上中亚全线光复,党和国家的形势会好很多。”

斯大林有些不太高兴,打成这样还求和,他感觉心里这道坎过不去,不过面上没发作出来——康斯坦丁同志也是为了党和国家殚精竭虑,不然这么拼命干什么?

他随口问道:“如果打输了怎么办?”

“打输了更要议和。”华西列夫斯基的脸色黯然,“打输了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任何机动兵力和精锐部队了,那就只能按照德国条件议和:退到乌拉尔山以东,以西全部交给孟什维克,今后准备安心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了,再不议和,等德军拿下乌拉尔工业区,苏维埃就变成与中国一样的农业国了,哪怕还能苟延残喘,今后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听到这么不悦的话题,斯大林脸色一僵,顿时阴沉了下来,不过还是很有耐性地问华西列夫斯基:“以您判断,打出前一种战果的可能性有多少?”

“预计不超过30%。”

“失败呢?”

“60%!”

“还有别的选择么?”

“将部队撤回里海东岸去,然后再让大部分部队返回中央战场,看看4月份德军开始春季战役后能不能守住。”华西列夫斯基面无表情地说道,“我认为现在撤退比较接近于慢性窒息……”

“你!”

“朱可夫同志说的几句话还是比较有道理的,这是苏维埃最后的殊死一搏了,赢了,争取一个体面些的和平条件;输了,彻底死心,该怎样就怎样;除此之外,其他都是在浪费时间。除了能给美国人帮忙外,起不到任何作用。哦,对了。”华西列夫斯基忽然像想起了一件事,“美国提供的30条货轮今天已通过日方检查了,这次对方没再出烂招,扣下12条船其余就放行了,等他们卸载完毕后,连空船带人会还给我们,到时候我们只要还美国人18条船即可,还有12条船可以留着自己用。有同志出了主意,建议利用这些船将我们用不着的工业设备和部分武器装备运到中国和中国同志换原料和农产品,由日方提供安保和护航服务,服务费25%。”

“总一天我要弄死这些黄皮小矬子!”斯大林怒气冲冲地甩下一句话走了,“你们先准备方案,明天递交政治局讨论,我一个人说了不算……”

第260章 里海反击战(完)

“俄军占领巴库了!”

“哦,是嘛,他们弄到想要的油料没有?”听完汇报,霍夫曼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不够的话暗示他们去土耳其抢一点……”

“元首!”凯特尔和蔡茨勒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句话。

“怎么,你们害怕了?”

“怕是不怕,关键如果让俄国人控制了高加索各隘口,将来夺回来更麻烦,要付出很大代价。”

“是嘛?”霍夫曼微笑道,“控制在土耳其人手中能拿回来的代价就小了?”

捏着土耳其人手里再夺取从军事角度来讲不难,政治上就不太理想了,除非彻底翻脸,现在德国正大力推动欧盟建设,面子还是要维持住,等俄国人占领后再拿回来就不一样,收复失地顺理成章嘛。

“但俄国人的举动还是大大出乎预料,我们原以为他们会一直缠着土耳其人不放,没想到这么快就向高加索扑过来。”蔡茨勒道,“虽然我军在该地区的实力不弱,部队编制、物资也比较完整,但不能掉以轻心,万一南翼俄军一起配合作战,会爆发前所未有的激战。”

“打一仗好啊……你们不是一直抱怨找不到俄国重兵集团么?现在不就送上门来了?”霍夫曼站起身仔细看了看地图,“不能总指望敌人出现在我们期望他出现的位置,必须做好出其不意的准备。说句实话,俄国人没有抢了物资就逃我认为他们已很努力了。对这样上进的对手,要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

“您的意思是?”

“这大概是俄国人最后一次攻势作战。”霍夫曼差点嘴快把“阿登反击战”说出来,硬生生才压制住,“所以下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动用了如此庞大的兵力,如果我没猜错,这次统帅依然是朱可夫。”

“您没猜错,情报显示带队统帅确实是朱可夫,在他之下的二级将领是切尔尼亚霍夫斯基、马利诺夫斯基和崔可夫三驾马车,第一个带兵在外高加索找土耳其人的晦气,第二个在里海东岸调度兵力;第三个带着部队堵住费尔干纳盆地,朱可夫本人在中亚剿匪……”

“剿匪?”霍夫曼扑哧一声差点笑出声来,“他居然挑了难度最大的工作。”

另外两个笑不出来,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元首说“剿匪”是最困难的工作?朱可夫手里也有几十万正规军,对付区区游击队还不是手到擒来?

“你们还在忽略游击队的威力?”霍夫曼摇头,“意大利人在塞尔维亚为游击战死了多少人?我看不比他们在东线死的人少,到现在还抓不住铁托。希腊要不是我把大笔订单排下去,减少了希腊人的抵触情绪和经济压力,共产党游击队也会很猖獗!”

南斯拉夫王国本是一个整体,德国占领后内部分裂,克罗地亚(含波黑)和斯洛文尼亚相继独立并接受德国保护,马其顿被保加利亚占领了好大一部分,是德国用武力将其“保护”了下来,并从保加利亚拿回较多领土——霍夫曼对保加利亚不肯加入对苏战争虽然理解,但不会给这种盟友分配太多战利品,保加利亚一开始很不满,但随着德国在战场上越来越强势,这种情绪自然也烟消云散了。

马其顿人则很感激德国的安排,特别是面对希腊和保加利亚两大强敌,没有德国的保护该国一天也活不下去,所以是德国在东南欧最铁杆的小弟。原南斯拉夫版图中剩下的塞尔维亚本来大部分是德国占领区,小部分是意大利占领区——阿尔巴尼亚此时是意大利的共君领土,在德军向贝尔格莱德进军时,意大利也趁火打劫,从阿尔巴尼亚进军占领了一部分塞尔维亚领土。

霍夫曼深知塞尔维亚游击队和铁托的厉害,再加上塞尔维亚人与奥匈帝国根深蒂固的矛盾(现在奥匈帝国中德意志部分全是德国领土),认为德国不可能将其吞并或完全控制,而科索沃的穆族人口与阿尔巴尼亚各种藕断丝连也不容易处理。便借着与意大利调整关系的借口,换取意大利人在其他方面让步而让意大利人控制塞尔维亚(德国享有任意通行权和部分经济特权),撤走有关军队并先期割让部分领土给克罗地亚、马其顿、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换而言之,为塞尔维亚营造了与所有邻国都有仇的格局。

墨索里尼不知道这个坑有多深,兴冲冲控制了塞尔维亚,没想到这是意大利人噩梦般的开始,层出不穷的游击队活跃全国,意大利将从东线战场抽回来的军队连同国内的一线陆军都部署在塞尔维亚,动用了包括虎式坦克在内的全部重武器,使出了一切可以使用的反游击战招数,即便这样还很难压住铁托。凯特尔、蔡茨勒等人认为是意大利人不行,霍夫曼却不以为然。历史上意大利在反游击战上水平不差,甚至还强于机制僵硬死板的德军,塞尔维亚和铁托这种硬骨头可实在不好啃,当务之急还是筑起隔离区和防火墙,意大利愿意浪费精力就让他浪费一点,省得意大利陆军闲着没事干又去非洲白白损耗。

至于堵口的崔可夫,深知其在历史上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表现的霍夫曼当然也不敢轻视,对这种不动声色间从10几万打到几百人的主,低估其意志力和战斗力都极其危险。

“土耳其人已连续电报求援,要求我军尽快开进,我打算把曼施坦因元帅当初部署在里海西岸的部队投进去……”蔡茨勒道,“其他主力已在全力准备,古德里安元帅手下的战略预备队——党卫军装甲集团军将于3月下旬完成作战准备,吃掉这部分俄军不成问题。”

“你们的思路还是要开阔一点,不能俄国人在哪里打我们就去哪里堵,这样硬碰硬的策略太过于僵硬,必须要灵活。”霍夫曼走到地图边,说道,“为什么一定要在外高加索把俄国人推回去?不让他们占领全部外高加索,我们怎么顺利收复?”

这下凯特尔和蔡茨勒终于懂了:元首嫌俄国人打土耳其还不够狠,他不满意,元首也是够黑的!

“里海解冻还要几天?”
首节 上一节 598/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