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389节

“所以,您的想法是,政府和陛下可以到加拿大继续抵抗,继续以联合王国的名义号召全球殖民地和自治领,而本土由温莎公爵和另外一套政府重新统治并实现与德国谅解?”

“这是解决人民痛苦目前唯一的办法,也是我给你打招呼让你一起商议的出发点。我不想找他谈,他已经走火入魔了。”

“这您得让我好好想想,光我赞同没用,必须获得大多数人赞同……”

第264章 印度攻略(9)

6月27日,锡兰战役进入第4天,经过4天战斗,近5万英印军官兵大部分被俘或被击毙,只有小部分还在连、营级军官的带领下在岛内纵深地带负隅顽抗,但他们被消灭注定只是时间问题。

德国海军陆战队打出的集两栖登陆、空地一体大成的气势磅礴的装甲突击战役不但震住了英印军官兵,也惊呆了各军舰上观战的海军将领,他们总以为当初自己席卷东南亚算得上用兵神速,现在有了比较,才明白真正的突击是怎样的。德国人不但用6千打5万,而且自身伤亡极小,加起来总伤亡还不到700人,阵亡只有200多人。

现在不仅炮击舰队,连机动舰队都已在码头靠了岸,那些被俘虏的印度士兵被日本人当成了现成苦力,不但要承担抢修机场的任务,还必须去帮助卸载物资。令日本人深感头痛的是,印度人虽然很听话,但劳动效率似乎不太高,几千人折腾了两天,还没能把机场全部修复完毕。最后科尔想了办法,让日军用枪逼着英国军官去指挥印度人去干活。

英国军官不怎么怕德国人,因为德军总体还算讲理,但对日本人却怕得要死:当初新加坡守军司令珀西瓦尔中将在投降前对山下奉文讲了一大堆条件,结果日本人只问“Yes-Or-No?”,不然就准备开火,逼得英军最后无条件投降,凡是听说过这件事的英国军官都知道千万不要试图和日本人讲理。至于扯什么《日内瓦公约》根本就是白瞎,日本压根就不是缔约国。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日本海军总算师承英国皇家海军,英语讲得还是很溜,不至于存在语言障碍。

于是科尔的策略又获得了成功,在英国军官督阵下的印度战俘劳动效率有了很大提高,通过这些事情,日军将领们都明白要经营印度这块殖民地是非常不容易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亭可马里机场最先得到了修复,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开始转移到陆地上作战,头两天还有零零星星的英国飞机前来骚扰,被击落大半后就再也不敢来了。为转场方便,飞行员们虽然大多数到了陆地上,但他们原来驾驶的飞机照样还留在航母上,成批的新飞机从运输舰上卸载下来。

卸载下来的飞机当中就包括不少FW-190a系列,配合BF-219后,现在连航母飞行员都可以学习德国空军玩高低结合的双层战术了,几个王牌飞行员,比如赤松贞明、村田重治等还不甘寂寞,又去试飞从博格上卸载下来的F6f战斗机或c-47运输机,结果试飞时忘了先把飞机上面的美军标志涂掉,差点被本方战斗机围上痛殴,幸亏还有日本战斗机伴飞,这才免于“自相残杀”。

“格鲁曼的战斗机怎么样?”源田实充满好奇地问刚刚从飞机上下来的赤松贞明。

“是架不错的飞机,比美国人以前的F4F要强,航速、机动都感觉要好,样子虽然看上去有点丑,但机身比我军飞机坚固,发动机马力也很强劲,除了火力有点弱。”赤松贞明认真想了想,“如果还用原来的零战,无论是21,32还是52型,应付起来都会吃力,幸亏德国人改进的零战改不错,我个人认为比这批F6f还强一些。”

源田实松了口气:“这样就好!你知道的,从欧洲回国之前,我奉长官之命去打探过下一代飞机的设计情况,结果被告知遇到一些困难,可能投入量产时间会比预计得晚。”

“晚到什么时候?”

“德国方面说9月份前量产没有指望了,希望能赶上12月份量产。”

源田实口里的新飞机指的就是Do-412,新型号遇到的问题其实还是发动机问题:当初设计时为达到高指标,Dfk设计局选择的是仿制改进r-2800的bmw901c系列,Bmw公司当初说可以和飞机一起配套完成,所以道尼尔才提出在9月份展开小规模量产。但实际情况远远没这么乐观,5月上旬,Bmw公司表示不能保证9月份能完成901系列量产,甚至小规模试产也达不到,最多只能提供实验室产品,整体需延期3个月。

实验室产品有没有对道尼尔来说都无所谓,在击落大量P-47A-26后,德国搜集了很多可正常使用的R2800,挑一些状态特别好的用于新飞机验证使用完全不在话下。

迫不得已的Dfk设计局将目标转向后备发动机——仿制日本的誉系列,但该型号问题也层出不穷,誉发动机在试飞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可靠性很差,短期试飞一切正常,甚至表现比R2800还好,但时间一长就会过热,甚至引发燃烧,验证过程中试飞员就遇到了这种恐怖问题,好在最后跳伞成功。

最初大家以为是发动机制造问题,但德国品质完全无可挑剔,而日本方面信誓旦旦地保证说给了全套图纸,没有藏私。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技术人员去宝马公司现场观摩生产后才得出结论:誉的问题不是制造的毛病,是设计的问题。

作为一款18缸发动机,誉非常小型化,不但重量比Bmw801轻,甚至直径也比801要小——可Bmw801才是14缸发动机。日方设计师为追求良好的气动外形,根据荣系列发动机的思路,将发动机横截面设计得很小,各方面设计得非常紧凑和精细。

该想法理论上是好的,但实际运用中就出了致命问题——散热!那些紧紧缠绕的散热片散热能力下降很快,短期内表现不明显,长时间持续运转却很容易过热。荣系列因发动机功率小,有关问题暴露得不明显,但对2000马力级别的誉来说,问题就过于严重——日本在片面追求发动机小横截面这条邪路上走了太久。

找准问题后要想解决根本无从下手,誉必须经原始设计修改才能用,在战时如此紧张的状态下等于直接宣判这个型号的死刑。现在摆在道尼尔先生面前就只有两个选择,第一,进度推迟,等Bmw901系列成熟再上马,现在先用R2800进行试验,让飞机其他子系统尽快成熟起来;第二,立即改装成熟且可靠的Bmw801发动机,现在801e已非常成熟,虽然最大马力只有2000匹比901设计功率小300匹,但801e的直径略小于901,考虑气动外形后,上机表现不会差那么多。

道尼尔把这个苦恼告诉了自己老朋友谭克博士,希望听听他的想法。谭克一开始对Do-412因为宝马公司跳票最后被迫选装801发动机表示同情,但仔细看图纸后他忽然又瞪大眼睛叫了起来:“这不就是FW-190舰载版的思路么?你们不仅解决了低速下的操纵性问题,还予以了轻量化改造?”

“是的,Do-412比FW-190要轻一些,您知道的,日本设计师捣鼓出来的飞机都很轻,我已加强过一次结构了。”

在谭克的帮助下并结合FW-190的设计思路,安装801e发动机的do-412很快完成了设计,比起最初预设指标来确实略差一些:空机重量3016公斤——道尼尔一面给飞机加强结构,另一面又减重,将原设计中的明显过大的机炮弹药容量从200发/门削减到120发/门,4门机炮整整减少了320发,这就减了将近100公斤的分量。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嗑药),Do-412最大陆地速度655公里/小时(舰载版636公里/小时),最大航程1600公里,可搭载4门20mmmg213航炮(备弹120发),最快爬升速度1080米/分,加挂副油箱后航程大致能超过2400公里,6000米以上高空性能会有所恶化,不过这不是舰载机该考虑的事。整体性能虽然依然强于BF-219,但差距开始缩小。

最令道尼尔哭笑不得的是,6月中旬等他刚改完设计、适应801发动机后,Bmw公司又通知dfk设计局,到本年12月份801f型号发动机有可能获得成功,预计马力也是2300匹——和R2800一致,本来他为自己走过的弯路感到懊悔,但谭克提醒他:如果今年12月能拿到2300匹马力的801发动机,美国人说不定能把R2800搞到2600匹马力以上,保留并继续改进使用901发动机的设计改进还是必要的,再说不能把全部宝都压在某款发动机上。

眼看一直高歌猛进的Do-412项目开始放缓,与梅塞施密特公司合作、由堀越二郎主持的烈风改(代号BF-339)项目开始奋起直追,虽然同样面临发动机问题,但按进度表,BF-339最快要10月份完成设计并定型,然后1944年春才能考虑量产,现在第一架验证机都没下线,进度比Do-412慢半年多。

霍夫曼原本对Do-412抱有极高期望,最后只能闷闷不乐地被迫同意采用801e发动机、性能比最初规划设计差一些的Do-412a先行生产试用。

第265章 印度攻略(10)

除了F6f外,缴获当中最引入瞩目的是那一批C-47运输机,这些庞然大物引起了很多人好奇,一堆军官跑在机场现场观摩。靠着技术手册和几个飞行员共同帮忙,只有少数几次运输机飞行经验的村田重治终于成功地将C-47飞了起来,还得意洋洋地在锡兰岛上巡视一圈,差点又引发下面防空火力射击。

草鹿龙之介看着闹哄哄的现场忍不住皱起眉头,本要指责他们胡闹,但看着冢原二四三和草鹿任一都在饶有兴致地观看,他也不想跳出来当恶人,飞机本就是白捡的,摔了又如何?

下了飞机的村田重治啧啧称赞:“这运输机不错,比我见过、坐过的任何一款运输机都要好,操纵起来也不费力。长官,我们把他们留下吧?”

草鹿龙之介马上点头:“可以,走时连格鲁曼那些战斗机飞机一起打包带走,别让陆军看见,不然准和我们抢。”

草鹿任一马上制止:“战斗机尽管带走,运输机不能带走,长官留着还有用。”

“有用?”

“长官要用运输机去新加坡接人,特别是飞行员,靠慢吞吞坐船怎么行?至于所有权嘛……”草鹿任一笑了起来,“尽快刷上海军标志,谅陆军也不好意思和我们抢。”

众人一想也对,没有陆基飞行员到来,机动舰队这批舰载机飞行员就不能离开——还是长官考虑得周全。

“唯一遗憾是没找到B-29,我问过俘虏了,他们交代这款最新重型爆击机澳大利亚方面是有接收的,但美军显然还舍不得投入驼峰航线或交给英国人。”

B-29鼎鼎大名大家都是听过的,虽然有限的几次出场被德国喷气战斗机打得很惨,可所有人都承认那是一架好飞机,德国也好、日本也罢,最缺这种4发的大型轰炸机。

“说起喷气机,这次没见识到真遗憾啊。”渊田美津雄感慨道,“不到德国,不知欧洲之发达、科技之进步、人民之文明,日本说起来还是大大落后了,难怪印度人心目中白种人永远高人一等。”

“不要遗憾了,德国元首同意卖我们一批喷气机,价格正好是虎式的三分之二,45万马克一架,但技术资料就贵了,至少1亿马克……”

在源田实看来这价格一点不贵,喷气机可是全世界独一份的号东西,现在德国人45万马克就开卖了,要不是长官顶着国内的压力配合德国作战,元首怎么可能这么大方?他哪知道,撇去技术研发费用不说,梅塞施密特公司生产一架Me-262的成本才不过11万帝国马克——日本每买1架喷气机,就等于给德国人买单了另外3架。

“长官同意买么?”
首节 上一节 389/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