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35节

“这不着急。”

多恩伯格少将补充介绍道:“火箭推进剂可分为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两种,A-4火箭是典型的液体燃料,莱茵金属—波斯格公司则承担了多级固体燃料火箭研制项目,根据技术参数它的整体重量约为1700公斤,能携带1200公斤左右的弹头,最大射程在200公里以上,我们内部称呼他为‘莱茵使者’。固体燃料相对液体燃料可以将弹体做得更小,也可以实现燃料事先较长时间存储,但技术难度更大,目前在整体进度上逊于A-4项目。”

霍夫曼点点头,他知道火箭发展的趋势:固体燃料后来大都成了导弹,而液体燃料则转行承担了卫星发射的任务。

“三分钟准备。”霍夫曼等人被引入了特殊的观察壕,在这个距离上既能充分观察火箭的状态,也能避免危险——哪怕火箭当场爆炸,在这条壕沟里仍可以保证安全。霍夫曼想起了后世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发射场与监控中心,十分感慨于科技发展的力量,但眼下佩内明德基地却是全人类火箭事业的先驱。

“一分钟准备。”

“预备,发射!”现在还没有引入最后10秒的倒计时,时间到了之后,布劳恩旁边的技术军士便重重按下了电钮激发了无线电信号,只见巨大的A-4火箭立即从尾部喷出炽烈的火焰,将半边天空都映红了,随着一种地动天摇的吼声,火箭腾空而起、扶摇直上,速度越来越快,在空中画出了一条航迹之后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野里。

“火箭尾端安置了被称为燃气舵的金属板,通过它可以改变气流诱导火箭朝正确方向前进,也可以用它来改变前进路线。”布劳恩介绍说,“火箭预定落点附近有我们的观测人员,他们会把数据传递过来。”

“你们如何实现对火箭的引导?或者说,怎样才让火箭准确地击中目标?”

布劳恩画了一个示意图,用最简洁的言语解释起来:“火箭采用惯性导引,发射后以垂直或近似于垂直的角度爬升,当燃料燃烧完毕后推进器会把火箭推送到一定的高度和速度,此时大约在离地80-100公里的空中——那意味着已冲出大气层,失去动力的火箭会在这个高度顶点依照惯性并受重力影响沿抛物线继续射向目标。由于气流、风向等因素,火箭在发射中受到的力矩并不是均匀不变的,因此很难保证真实射程与设计射程一致,我们在上面安装了陀螺仪进行姿态调节,确保落点不会偏差太多以提高精度——我们管它叫圆概率偏差,目前偏差仍然在5公里左右,我们正尝试给火箭安装飞机上使用的无线电引导方式,希望能有助于减少命中误差……”

格哈德·德根科比是施佩尔在军备部的得力手下,曾经主管过克虏伯和亨舍尔的机车生产工作,他用了半年时间将两家公司的产量提升了两倍以上,现正协调第三帝国坦克军备的生产,他对军工装备的可生产性和成本有非同一般的敏感,便随口问起了火箭的价格。

“如果不摊销研制的费用,目前每一枚成本大约在15万马克,在大规模生产后可将成本降低到12万马克或者更低。”这问题布劳恩说不出来,多恩伯格少将替他回答了。

霍夫曼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实际却在沉思:12万马克相当于1辆4号坦克,考虑到V2制造了8000多枚,如果换成4号坦克只怕第三帝国能多出上万辆坦克,这两者的成效如何比较似乎一目了然。

在等待实验数据传来的当口,多恩伯格又带着霍夫曼等人参观下一个项目,这同样是一个火箭项目,内部开发编号是菲施勒Fi-103(V1导弹前驱),是由卡塞尔地区格哈德·费思勒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罗伯特吕塞尔领导的设计小组设计的。火箭弹体呈纺锤形,采用中单翼设计,前面的主翼和尾翼均为矩形平直翼,弹身最大直径0.82米,弹翼翼展5.3米,长度约8米。从外表上来看很像一架普通飞机,只是在垂尾上部装了一个筒状发动机短舱并与机身相连,舱内装一台冲压式喷气发动机。

多恩伯格指着弹体后部烟筒状的东西说:“这就是阿格斯推力装置,它采用斜轨发射,装有一个预定制导装置并引导火箭按指定方向飞行,全程都在大气层中而且离地高度不高,这一点与A-4火箭有着显著不同。火箭总重量预计超过2000公斤,弹头部分被设计为安装800公斤左右的阿马托高能炸药。它的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发动机只能在较低的海拔高度工作且维修和保养很困难,同时进气口活门很快就会被磨损穿透。但从一次性使用的武器角度出发,这种看上去简陋的发动机就有了很大的优势: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推力大(可以达到270公斤以上),此外它使用低标号汽油作为燃料,而不是使用宝贵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

“他的速度和射程呢?”霍夫曼指着弹体说道,“看上去这很像一架无人驾驶的小飞机,不知道与飞机比有何优势?”

“不需要飞行员驾驶,速度比常规轰炸机快,而且造价更低廉——这是三个主要优点。它发射稳定后的巡航速度大概在650公里/小时,射程240公里以上,如果从法国海岸线发射,打到英国南部是绰绰有余的,打到伦敦或许也没有问题。不是我们不安装更多燃料,是因为这种发动机只能工作这么久。”多恩伯格少将笑道,“这项目进度比A-4火箭要快,已基本接近成功,基本上这就是一架无人驾驶的喷气式飞机,它同样依靠一套陀螺仪维持飞行稳定,通过磁性罗盘控制方位,再附加气压高度器控制其飞行高度。目前的问题是提高飞行姿态稳定性与攻击目标的准确性。”

施佩尔问道:“它的安全性呢?”

“比A-4火箭要可靠安全,毕竟里面只有汽油。”多恩伯格解释说,“这一枚已灌入了燃料,等会我们就直接演示给元首看,它的缺点是飞行中速度不快,而且落地精度与飞行姿态稳定性都不佳,我们还在努力提升。”

这时候传来了A-4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火箭飞行高度达到96.5公里,累计飞行了296秒,这段时间一共飞行了201公里,在距离预定目标还有4公里时爆炸,爆炸前最高时速达到5280公里/小时(大约是4.8倍音速),超过了任何已知飞行器甚至炮弹的速度,所有人都开始鼓掌,同时对第二个项目的发射试验充满好奇。

在观摩人员的注视下,这枚加满了燃料并仔细检查过全部系统的试验火箭静静地躺在一种特殊设计的滑轨轮式发射架上,等待最后的发射指令。这是一个长48米的木制斜坡状发射架,使用蒸汽弹射系统,发射架上有一条活塞槽,槽内在发射时装入哑铃型的活塞,火箭由一辆小推车置入活塞槽上并用安全销固定以免滑出。整套系统包括一个反应舱和两个化学罐:化学罐里分别装有过氧化氢(Ho)和高锰酸钾(Kmno4)颗粒催化剂,反应舱通过管子连接到发射架底部活塞槽的尾端位置。发射时通过抽取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在反应室内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热蒸汽,整齐积聚到一定压力后将推动哑铃型的活塞使小推车迅速前进以确保火箭获得一个宝贵的初始速度。

让人感兴趣的发射过程即将开始。

第5章 元首的冷笑话

多恩伯格少将请所有人到与刚才类似的水泥掩体里隐蔽起来,然后下达了启动发射程序的命令,专业军士轻轻拨动一个开关后,一股压缩空气把含有辛烷的汽油从燃料箱送到位于发射架尾部上方的脉冲喷气发动机里,接着火花塞开始加电点火,汽油被点燃了。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从尾部喷出耀眼的火光并开始向前飞去。

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这枚火箭起飞的初始速度比飞机是快了许多,比起A-4火箭则有些不如。多恩伯格是个很好的讲解员,知道大家关心什么:“火箭弹翼上没有操纵面,控制依靠水平尾翼上的方向舵和升降舵实现,对这种不需要机动的火箭而言这种方式既实用又价格低廉。自动驾驶装置控制火箭按预定航向飞行,射程计数装置计算火箭飞行距离并在其到达目标上空时将阻流板打开,系统调整并锁定水平尾翼上的舵面使火箭减速并俯冲奔向目标,然后引爆战斗部。”

“这套系统可靠么?”

多恩伯格迟疑了一下后才回答德根科比的问题:“应该一分为二的说,引信部分是非常可靠的。我们在弹头内装有一个电发引信,一个备用的机械击发引信,另外还有一个延时引信,假如前面两个没能使火箭爆炸,最后那个可以确保火箭过一段时间后自毁,我们实验过很多次,发射后的火箭几乎没有哑弹,但是……”

他的话刚说了一半,忽然听到火箭那标志性的“嗡嗡”作响声去而复返,抬头望去后脸色大变,惊惧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施佩尔本来在疑惑对方刚才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卡壳了,还没来得及发问,就听到旁边有人在歇斯底里大喊:“不好,火箭被气流吹得偏离了方向,危险!全体卧倒……”

施佩尔用眼角余光瞟了一下空中,发现刚才那呼啸着朝预定目标飞去的火箭居然调转头冲着观察壕飞过来了,起初发射时大家都觉得他速度一般,现在却感觉是生死时速了。他只感觉浑身手脚发冷,在还没任何反应的当口,眼疾手快的格哈德·德根科比用一个虎扑将他狠狠压倒在沟里,猝不及防的施佩尔艰难地把头抬起来,吐出嘴巴里啃进的泥土,刚要破口大骂,发现旁边同样是元首那张几乎扭曲得要变形的脸,他背上压着的是达尔格斯副官。这时候大家只听见火箭“嗖”地一声从头顶掠过,笔直地朝后面飞去,又大概过了15秒在不远处的森林里猛烈爆炸开来,响声震耳欲聋,震得壕沟里的水泥层“扑哧扑哧”往下掉。

所有人狼狈不堪爬起来,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灰尘,一边庆幸自己逃过一劫,抱怨声、咒骂声不绝于耳。霍夫曼顾不上责骂基地方面,第一个朝爆炸点走去,达尔格斯副官紧紧跟在后面,其他人见状也只能跟去,头脑一片空白的多恩伯格少将一时间居然忘了阻拦,反而仍由这群大人物自行前往。

看着地上那个巨大的弹坑和周围被摧毁的树木,众人均倒吸一口冷气,施佩尔冷笑道:“威力还真是不赖,多恩伯格先生,刚才这枚火箭如果掉下来在观察壕里炸响,足够把元首和我们一起炸得尸骨无存吧?”

“我……我……”多恩伯格都快要哭出声音来了,他知道这种火箭发射后飞行姿态不太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基地迟迟不上报研制完成的原因,为确保试验成功已预先精选了工艺最完善的那一枚,而且事前对系统又进行了多次调试和检查,没想到居然在元首眼皮底下发生这样的事情。试验失败的情形不是没有,但像今天这种小概率事件几乎是无法解释的,他仿佛看见党卫队的牢房和集中营的大门在向自己招手,不知道自己进去后会被归入哪个叛国集团,总之这辈子算是完了。

他的眼神一片涣散,全身像被电击似的痉挛起来,半句话也答不上来,基地其他人员的情况比他好不了多少,也是一个个哭丧着脸,大气都不敢出。

现场陷入了可怕的沉默,冯·布劳恩或许看多了这种试验失败的场景,早已有了足够的免疫力,他是第一个恢复过来的。他看了看周围仿佛被攥住脖子不能吭声的众人,叹了口气准备上前打个圆场:他知道这个“廉价”的火箭项目存在很多问题,原本劝多恩伯格不要急着演示出来,不过急于在元首面前表现自己的少将显然没听进去,现在酿成这么大而且这么低级的事故,如果平时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将事情压下去且一笑而过。可今天是什么日子?这是元首亲临现场考察,他如果不站出来说话,恐怕这个火箭项目研制组人员就全完了。

霍夫曼同样在冷静的思考,V1虽然是世界上第一种成功的导弹,但局限性太过明显:第一,速度太慢,不仅容易被速度快的战斗机干掉,而且过低的高度也容易被高射炮干掉;第二,准头欠佳,没有可靠的导航系统,完全以惯性制导模糊定位,圆概率误差高达20公里,这是让人不可思议的误差。速度慢还可以理解,毕竟后世战斧导弹的速度也不过就0.72马赫,可如果没有可靠导航,V1顶多就是个能听着炸响的大号无控火箭弹。他并不想和历史上一样大量生产和装备,一直在找一种既能妥善表达又不至于挫伤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方式,今天这个失误或许是一种顺理成章的借口——可以研制,但不应该大量生产!

想清楚了前因后果后他便开了腔:“多恩伯格少将,你做间谍的水平实在太差,挑选的时机也很差劲,得要送你去党卫队好好培训一下。你要真想把我干掉,刚才我看火箭时你就应该直接触发引信的——就是你说的那三种很可靠的家伙。”

“完了,真的完了……”多恩伯格啥也没听明白,只听见了“间谍”两个字,浑身瑟瑟发抖,只叨叨地喃喃自语。

布劳恩一开始皱着眉头,听到最后又慢慢舒展开来了——看来元首没有进一步追究的意思,而只是在讲笑话,可这笑话实在是太冷了,让人全身寒飕飕的。他附在多恩伯格耳边悄悄说了两句,好容易才让对方平静下来。

霍夫曼灵机一动,他想起了梅塞施密特博士念念不忘的Me-163项目,便说道:“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既然这火箭控制起来比较困难,为什么不改造成裁人的呢?用人工替代机器引导或许能有更好的精确度,我在梅塞施密特公司那里看到一个被砍掉的项目,与你们研究的东西很接近。”

施佩尔点点头,他也想起了那个有意思的火箭截击机项目。

“载……载人。”多恩伯格还没从刚才的惊吓中恢复过来,脑子根本跟不上霍夫曼的思路,半天后结结巴巴地说,“载人当然……当然可以控制精度,可……可……我们招募不到合格的志愿者,而且……而且……这和飞机还不一样,爆炸成功后人还岂不是……岂不是……”

“我们第三帝国搞这个当然不行,不过有的是行的朋友……”霍夫曼对众人扮了个鬼脸,用双手比划了一副罗圈腿的模样,“这些东方朋友就很愿意去找美国人拼命,还说可以实现生命如樱花般的绚烂……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宗教信仰,真是活见了鬼!不过作为盟友,我很欣赏他们这种慷慨赴死的态度,只要他们肯找美国人的麻烦就行。一枚载人火箭不要说一艘军舰,就是拼掉一辆坦克都是好的。”

“那得要看两者的价格谁便宜。”施佩尔毫不客气地说,“不知道这火箭价格怎么样?

“比坦克便宜,比坦克便宜……”多恩伯格终于活过来了,连忙出声,“不到一万马克,如果大量生产并将弹翼换用木片制造的话,成本可以进一步压缩到6000马克以内——不包括研制费用的话。”

“载人的呢?”

“顶多再加1000马克成本。”
首节 上一节 35/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