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126节

他自我调侃道:“估计在卡尔波夫心目中,我也属于魄力不够的司令员。”

就在奇斯佳科夫和布钦正在商议如何答复卡尔波夫时,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也在指挥部里和一帮作战参谋就下一步行动进行热烈讨论,他皱着眉头问道:“从已掌握的情况来看,德国人准备以罗斯托夫为中心构建一个半圆形防御体系?”

“恐怕是的。”方面军参谋长马利宁少将回答道,“从敌人前期一直不战而退的奇怪情况来看,他们似乎有意识地往回缩了,这是准备缩小防御面以提高防御密度的行为。”

“敌人兵力不足?”

“这很难回答,在没有更多情报支持之前,我认为我们不能盲目下结论,还是先将这个问题交给莫斯科和总参谋部判断吧。”

罗科索夫斯基点点头:“莫斯科已再次来催问24集团军的动态了,你去妥善安排一下,今夜务必要出发过河,免得到时候我们方面军过河最早,结果进入罗斯托夫反而落在后面,所有牺牲与坚持最后都便宜了别人。”

“瓦图京同志顺利渡河,奇斯佳科夫同志的先头部队撞上了敌人的坚固防线,目前其实力不足,没有能力突破,崔可夫和托尔布欣同志的两个集团军在继续猛烈进攻,但成效很差,唯一的好消息是至少吸引了7个德国师的兵力。”朱可夫正在向斯大林汇报情况,“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同志建议让更多的集团军在更下游的位置展开进攻,他不相信德国人能沿着整条顿河布防……”

“他早该想到这一点。”斯大林不满地说,“为什么直到今天才提出这个建议?”

“他一直要求空军支援,没有足够的飞机他认为很难在顿河上架桥。”华西列夫斯基补充道,“但他要求太高了,他要求一天16小时持续不间断的空中保护,最好还能出动大规模轰炸机群对敌人的机场或者防御兵力进行针对性轰炸——这我们完全是做不到的,我们既没有这么多飞机,也不可能在一个方向投入那么多兵力。建一座桥需要几个小时和无数材料,但毁掉它却只需要半分钟和一颗炸弹就够了。”

“您的处理意见是对的,叶廖缅科同志一贯喜欢进行这种狮子大开口的要挟。”斯大林恨恨地说,“有这么多技术兵力我早就拉出去对付黑海里的德国人了,怎么会还在这里伤脑筋。”

叶廖缅科当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尽提些总参谋部无法满足的条件来为自己的进展不利搪塞、掩盖,只不过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也不是好惹的,不但很快揭穿了他的真面目,还让他在斯大林面前大大出了一会洋相。

“曼施坦因手里的兵力有多少?”

“25-30个师,至少有3个装甲师。”

“现在已暴露的兵力占了一半,还有一半呢?”斯大林不解地问道,“假设他没有抽调机动兵力用于登陆,则至少还有10个师可用于机动作战。”

第42章 大河曲部之战(6)

“我认为这很困难,他摆在一线的兵力会比我们所察觉到的更多。”朱可夫指着地图上说道,“从巴甫洛夫斯克到罗斯托夫整体防御战线绵延900多公里,即便曼施坦因收缩防御体系再加上有意识地放弃顿河河曲部争夺,防御战线整体长度依然会超过700公里,扣除左翼霍特集群防守的地段,扣除右翼克莱斯特防守的地段,该集群所需要面对的整条防御体系长度大约会持续400公里,这意味着如果曼施坦因将15个师摆在防线正面,每个师防御正面会达到25公里以上,就德国人的装备和兵力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数字。”

“所以,您的结论是?”斯大林不解地问道。

“两个。第一,曼施坦因不会防御这么宽大的正面,他必然还会继续收缩,只要我们加把油就能捅破他的第一道防线;第二种可能,他投入的兵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因此这种防御宽度才是他能够承受的。”朱可夫认真思考了一下后说道,“总参谋部认为第一种方案可能会更加贴近实际,届时这条防线远不会像看上去那么牢不可破。我们的应对策略很简单,尽可能派遣多的部队过河,对这条防线进一步施加压力,尽快找到敌人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迅猛攻击。”

华西列夫斯基补充道:“还有一种可能性非常小的办法就是曼施坦因在虚张声势,他之所以前期摆出那么庞大的架势就是为了掩盖他的真实意图——那样做的结果毫无疑问地表示他在防线上就只有这么一点兵力,其余兵力被投入到了其他战场。”

“这一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小看,目前从巴统、波季向新罗西斯克、图阿普谢等地的补给受到了极大阻碍,敌舰队已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了。”斯大林看着两员大将问道,“既然你们分析如此一致,后续应对办法是什么?”

“我们认为顿河上游与河曲部至少还需要各展开一个集团军投入进攻,同时我们还需要空军掩护,现在德国人的飞机很猖狂,不把这股气焰压下去我们会不断吃亏。”朱可夫说道,“我给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下达了命令,让他们今天夜里加紧渡河,利用2天时间再投入一个集团军然后发起全线进攻。”

斯大林点点头:“可以按照这个想法去办,告诉同志们先不要焦急,找到薄弱环节后再发起致命一击,同时要将困难想得更充分一些,敌人不会没有纵深也不会没有后备兵力,肯定还有第二、第三道防线等着我们,我们必须一鼓作气将其完全打开并获得最后胜利。”

瓦图京接到了催促进军的电报,他在指挥部里吼道:“向大海进攻,首先割裂霍特集群与曼施坦因集群的联系……”罗科索夫斯基也接到了催促他进军的电报,他想了又想,最后终于决定把24集团军送过河去。

看到前线传回来的敌情综述与曼施坦因摆出来的防御体系与兵力部署,蔡茨勒倒吸一口冷气,随后是抽风式的牙疼。

“怎么了?”看着他表情不对,好友兼东线军需总监施蒙特奇怪地问道。

“我们的好元帅让南方集团军群被敌人包围了……”

“包围?”施蒙特瞪大了眼睛,“怎么会?南方集团军群可是有近140万兵力的,俄国人怎么可能包围他?他们压根不具备有这种实力。”

“他自愿让敌人包围的,他把兵力分成了左中右三块,虽然勉强还形成一个整体,但相互间的联系却很薄弱——仿佛在诱惑敌人,来啊,来啊,来切断我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吧。”蔡茨勒愤愤不平地说,“他这一手玩得有些过火了。”

“俄国人能绕过他向乌克兰方面进军么?

“这倒不能,如果俄国人不解决霍特与曼施坦因集群中的任何一个,孤军深入的他们会在左右两翼遭遇两个重兵集团夹击,没多少红军部队能经得起德国两个集群的夹击,所以敌人的策略肯定是先解决一个。”

“会先解决霍特集群么?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可都是不太可靠的战友,如果是我指挥的话,我会先挑这个软柿子捏。”

“敌人要么先解决霍特集群,要么先解决曼施坦因集群,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可这两个集团是这么好解决的?”蔡茨勒幽幽地笑了起来,“曼施坦因元帅将自己置入了死地,这显然会是一个硬核桃,不过也不能说完全被包围,我们掌握了黑海和亚速海的制海权,水路联系是畅通无阻的。”

“如果这样的话,倒是比克里木和塞瓦斯托波尔的情况要好一点。”

“差点忘了,克里木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是曼施坦因元帅打下来的,相比之下他对于如何防守海港城市应该很有心得。”

“三个方面军加起来100多万人,差不多等于整个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曼施坦因元帅能守住么?”施蒙特忧心忡忡地说,“或者说能够以较小代价生存下来么?”

“这很难说,不过我们应该充分相信一线指挥官。”

当然要相信,因为防御专家、新任第6集团军司令官海因里希已经来了。

“听说你要被包围了,然后赶紧拉着我过来一起送死……”一见面海因里希就调侃道。

“那当然,没你我们当然是一起赴死,有了你,俄国人就不敢了。”

海因里希一边和曼施坦因寒暄,另一方面又对防线进行实地考察,他感概道:“这条防线修得不行啊……”

“怎么不行?”

“你看……”海因里希毫不留情地说了几个防线上的漏洞。

曼施坦因的脸一下子红了,他还以为自己指挥防御体系建设的水平依然高明,没想到落在防御专家眼中却是错漏不小。

“听说你把部队的突击炮都抽走了?”海因里希盯着曼施坦因的眼睛问道。

这让后者心里有点儿发虚,期期艾艾琢磨了半天后才开口:“是的。”
首节 上一节 126/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