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919节

相对而言,颜良跟这三路诸侯的直接利益冲突,就要少很多。

目下颜良虽然灭了孙权,据有了荆扬豫三州之地,纯论地盘的话,堪称当世第一。

但因颜良地盘偏南,除了许都、梁国等部分统治区外,大部分的地盘都地处偏南,非是两河腹心地域,非是兵家必争之地。

若攻曹操,有秦岭之险,若攻刘备,中间又隔着一个周瑜。总之都不是太顺手。

当然,颜良也可以选择从许都进兵,在淮南未夺的情况下。直接进军两河,但那样一来,他就可能面临到刘备和曹操两面夹击的不利局面,而且肆机以待的周瑜,也可能趁机发兵南下,威胁江东。

权衡利弊,经过与众谋士的商议之后。颜良最终定下了接下来的方略,还是要先取淮南,解除周瑜这个碍眼的祸患。然后再看是对刘备,还是对曹操动手。

大的基调一定下,颜良旋即开始进行向淮南用兵的准备。

眼下江东方平,还需要一些时日来镇抚。而秋收在即。也不宜在此时抽调青壮劳动力,不惜影响收成,仓促的对淮南发兵。

故在发兵北上前,颜良至少还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欲平淮南,必先取合肥。

身为穿越者的颜良,自然不会不清楚,合肥之于淮南,有多么的重要。

曾经的历史中。东吴与魏国从曹操时代起,就在合肥不知进行了多少场争夺战。结果,却无一例外的以失败而告终。

合肥,就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一次次的断绝了东吴进取淮南的梦想。

不过,现在形势却不同了。

曾经的历史上,东吴难以攻下合肥,那是因为吴人不擅步战,又没有骑兵,故而才会被张辽以八百骑兵,击破十万吴军,成就名震逍遥津之不世之功。

但现在形势却逆转,据有合肥的周瑜反而不擅步战,又没有骑兵。而处于进攻方的颜良,恰恰步战是其强项,且颜良的骑兵虽然不多,但纵横江淮平原还是没有问题的。

颜良现在所需要的,只是时间。

随着秋末临近,大批的神行骑开始从荆州方面,陆陆续续的东调,颜良的水陆兵马,也开始暗中的向庐江一线集结。

只等秋收一结束,颜良即刻便将发兵北伐淮南。

※※※

寿春城,大都督府。

昏暗的厅堂中,周瑜和诸将的表情,都异常的凝重。

退守淮南的周瑜,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江东之战的局势,根据周瑜的设想,以鲁肃的才能,以及应天城的坚固,只要孙权能决心固守,守个一年半载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那个时候,颜良师老城下,恢复士气的周瑜,便可率军南下,从背后给予颜良沉重一击。

再然后,颜良败归荆州,孙权实力大损,那时的江东,便将凭由他周瑜纵横。

但令周瑜震惊的却是,颜良仅仅用了不到数月的时间,就轻松的攻下了固若金汤的应天城,这惊人的攻坚能力,自是令周瑜极为忌惮。

而不久后,余杭失陷,孙权被斩首示众的消息传来,整个寿春城更是一片震怖。

周瑜虽然恨孙权对他的猜忌,但毕竟主臣多年,而今旧主为仇敌颜良所害,周瑜岂能不感到些伤感。

至于他麾下的将士,他们虽然选择了忠于周瑜,但这些到底也与覆没的孙权和江东诸将,出于同源,此时听闻孙权被斩,周泰、陈武等将战死的消息,不免有些兔死孤悲。

“江东已灭,近日据细作回报,颜良正在向庐江一线集结兵马,大有北犯淮南之意,照颜良这般攻城的能力,连秣陵城都挡不住他的兵锋,只怕合肥一座孤城,实在抵挡呀。”

阚泽表现出了忧心忡忡之意,其余诸将,多也表示同感。

周瑜踱步于堂前,眉头深凝,久久不语。

不时,周瑜还会干咳几声,那是因为前番气血攻心所致内伤,至今尚未能痊愈。

周瑜虽乃颜良深恨,但此时的他,却再不敢轻视颜良的用兵能力,他很清楚,倘若颜良当真大举来攻,仅凭他手头现有的两万兵马,能否抵挡得住,实在是没把握。

苦思半晌无解,周瑜目光转向了阚泽:“那依你之见,本督现下当如何以应。”

“依泽之见,想要抵挡颜良的侵略,眼下唯有一条路可选。”阚泽语气肃然起来。

“哪一条路?”周瑜精神微微一振。

“向刘备求援。”

听得此言,周瑜的眼前顿时一亮。仿佛豁然开朗了一般。

但随即,周瑜兴奋的眼神,却又黯然下去。

“刘备织席贩履之徒。本督岂能向他低头求救。况且,前番本督水淹寿春,亲手从刘备手中夺下了淮南,那刘备必是怀恨在心,就算求他,他也未必会出手。”

周瑜乃世家大族出身,对于出身卑微的刘备。自有些看不起,更何况,此前刘备还曾败给过他。

阚泽却劝道:“此一时彼一时。今颜良势大,我方势弱,借刘备之手对抗颜良也是为顾全大局。况且刘备与颜良乃宿敌,他必也不想看到淮南落于颜良之手。使其兖徐之地。直面颜良的兵锋。故我相信,只要都督愿意,刘备必会不计前嫌,发兵来援。”

阚泽这一席话,深得诸将之心,众人纷纷称是。

孙权的覆没,周泰等将战死,这些已足以惊怖淮南诸将之心。他们现在可不愿步孙权的后尘。
首节 上一节 919/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