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677节

“末将征战之时,从不喝酒。”黄忠语气有些生硬,拒绝了颜良的好意。

颜良洞察了何其之敏锐,立时从黄忠的语气中听出了几分不满。

他也不以为怪,只微微一笑,“老将军,看起来你是有话要说,直说便是。”

黄忠顿了一顿,拱手道:“启禀主公,末将确实有些话,不吐不快,就怕说出来冒犯主公。”

“本将看起来像是那种听不得谏言的昏主吗?”颜笑着反问了一句。

见得颜良这般态度,黄忠便即没什么好犹豫的,索性决定把一肚子的不快就吐出来。

“主公欲伐三郡,却这般轻易的透露了意图,此乃一忌。而兵贵神速,主公本当从速行军,出奇不意的杀奔三郡,而今却行军缓慢,走半天歇半天,此又一忌。我军虽强,但三郡有地利之势,亦不可小觑,主公却太过轻敌,此又当是一忌。有此三忌,末将以为,主公近来确实变得有些……”

黄忠一口气“数落”了颜良半天,最后那“自大”两个字,却有些不便出口。

毕竟,黄忠乃臣下,以臣属之身,指责自家主公“自大”,实有犯上之嫌。

颜良却从头到尾一脸淡然,似乎全然不以为怪,只笑着问道:“有些什么?”

黄忠一咬牙,沉声道:“末将觉得主公变得有些自大,此乃末将忠言进谏,主公若是生怒,尽可治罪便是。”

果然是一位忠肝义胆的老将……

颜良心中暗赞,脸上的悠闲之色收敛,渐起几分欣赏与赞叹。

“诸将之中,对本将怀有质疑者,只怕为数不少,如今却唯有汉升老将军敢直言进谏,老将军果然是刚胆之士,让本将甚感欣慰。”

颜良的这番赞赏,意味着他听进去了黄忠的劝谏。

黄忠暗松一口气,不禁面露喜色,忙道:“主公能纳忠言,实乃我等作臣子的幸事。主公,末将以为,咱们当趁夜拔营,连夜西进,如此的话,或许还有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的机会。”

“拔营是可以的,不过却不是西进。”颜良嘴角掠起了一丝诡笑。

黄忠一怔,正自狐疑时,帐帘掀起,贾诩和刘辟先后而入。

刘辟拱手道:“主公,空船上都已插满了旗帜,四周也树满了草人,一切都已按主公的吩咐的办好。”

颜良点了点头,“明天天亮之后,你便率一百艘空船继续沿汉水西进,记住,行军一定要慢。”

“末将遵命。”刘辟拱手一应,领命而去。

旁边的黄忠听着颜良这道命令,不禁愈加的狐疑,奇道:“主公,你这是要……”

话未出口,颜良已正色道:“老将军,速去传令全军准备,三更时分上船出发,全军北入丹水。”

“北入丹水?”黄忠大吃一惊,脑子里突然间一阵糊涂,“主公不是要西伐上庸三郡么,却为何要北上丹水,却让刘将军率空船西走汉水?”

颜良笑而不语,向着同样是微笑的贾诩看了一眼。

贾诩便是捋着白须,淡淡笑道:“黄将军,你还不明白吗,主公西攻三郡是假,北取武关才是真啊。”

北取武关!

黄忠思绪飞转,猛的之间,恍然惊悟。

第373章 杀你个措手不及

丹水发源于关中,经上洛、商县、武关而入南阳,又经丹水、顺阳二县,在均县与汉水相汇。

当年曹操突袭南阳时,也是声称走这条路线,佯装进攻襄阳。

进攻武关,正是前番军议之时,田丰为颜良所献之策。

前番西凉军和曹军之所以能够屡屡顺利的进入南阳盆地,就是因为武关一直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如今曹操平定西凉已成定局,全据雍凉二州后的曹操,实力必将大增,那个时候,他对颜良的威胁也必随之剧增。

而此时的颜良,既已定下灭吴的战略,便暂时无力与曹操大战。

以曹操之雄略,完全有可能趁着颜良大军攻吴之时,再度由武关兵进南阳。

所以,为了彻底解除南阳所受的威胁,田丰便建议颜良趁着曹操大军尽在凉州时,突袭武关,将南阳盆地的北大门,完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武关若然到手,凭着关隘的险要,颜良便可不需多少兵力,就能确保南阳的安全,这就意味着曹操方面的威胁,必将骤减。

当然,曹操也不笨,当初南阳兵败,退往关中时,便曾留曹洪率军三千驻守武关。

而一月之前,当曹操听闻颜良从中原退兵,为了防备颜良趁机进攻关中,便从西凉前线抽调了八千兵马,回驻长安城。

这就意味着,倘若颜良明目张胆的进攻武关,以曹洪的能力以及武关的险要,凭借三千兵马,足以挡住颜良第一波的猛攻。

而只要挡住颜良数天,留守长安的夏侯憞就会迅速的向武关增派援兵,而西凉前线的曹操,也将迅速的接到武关被攻的消息,及时的率军回援。

田丰献了攻取武关的大略,却想不出如何攻取的具体计谋,而这个时候,善于军谋的徐庶不在,颜良便只能靠贾诩。

贾诩自也不负他所望,便即想出了这条,明攻三郡,暗取武关之计。

为了确保计策的隐密性,除了颜良和贾诩之外,再无第二个人知道内中真相。
首节 上一节 677/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