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379节

刘晔提高嗓门,一字一句的将这情报道出。

沉寂了片刻后,大堂之中顿时一片哗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涌动着惊异,彼此间议论纷纷。尽皆为这不可思议的战局结果而震惊。

曹操的脸上同样为惊色所笼罩,目光不禁望向一旁的荀彧。

而这位曹家第一谋士的脸上,此刻亦是惊异与尴尬并重,仿佛对自己的判断失误也难以理解。

许久之后,大堂才渐渐的安静下来。曹操和他的重臣们,不得不接受了这难以置信的事实。

他曹家的女婿,那个出身卑微的武夫,又一次奇迹般的逆转的劣势,把不可能之事变为了可能。

“没想到颜良竟如此之强,眼下宛城战局如此。尔等可有何说的。”

曹操语气中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埋怨,似乎在暗责他麾下这班智谋之士,却无一人能够预料到颜良会胜。

众人皆有惭愧,均默默不语。

这时,阶前的刘晔却道:“颜良获胜既已成定局,晔以为,丞相眼下所要做的,当时尽快安抚颜良,并做出发兵支援的姿态,毕竟,颜良眼下羽翼已丰,为了大局设想,还是不宜授以他反目的口实才是。”

曹操四下,群臣皆默然。

暗暗咬牙后,曹操叹息一声,问道:“颜良那使者伊藉可还在长安否?”

刘晔忙道:“我已派人去打听过,那伊籍眼下正收行装,打算明早就离开长安,很显然他也已得知宛城之战的结果。”

“罢了,就去传他来相见吧。”曹操摆了摆手,言语之中流露着无奈。

※※※

千里之外,襄阳。

这日清晨,这支休整未久的军队,再次开出了襄阳城,那一面“颜”字的大旗,骄傲的迎风飘扬。

此时,距离大破刘琦军团,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天。

按照颜良的原定的计划,在回师击败刘琦军后,他将马不停蹄,倾军南下,挟着两度大胜的余威,水陆并进直趋夏口,打吴军一个措手不及,彻底把吴人赶出江夏。

但在那天的大胜之后,颜良便发现这不太现实。

他的军队虽然骁勇善战,但却到底还是血肉之躯,连着两场血战,再加上急行军回师的劳顿,将士们的体力消耗已达到了极点,在这种情况下再去长途奔袭夏口,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于是,在徐庶的建议下,颜良选择了暂时休整,同时放出风声给吴人,言他颜良不日将亲赴江夏,与周瑜决一死战。

按照徐庶的说法,吴军屡攻夏口不破,士气上已是强弩之末,相反,颜良破解两路之敌,军心士气却正当鼎盛。

如果孙权理智的话,此时就当即刻撤兵回柴桑,以避颜良之锋芒,放弃攻取夏口的企图。

如此一来,颜良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就解了夏口之危,此乃上之上策。

颜良采纳了徐庶的计策,但不久之后,他却意外的发现,这条计策的效果却与料想的截然相反。

那周瑜非但没有撤夏口之围,反而给上游汉津的吴军增加了兵力,摆出了一副阻击颜良南下,誓要攻破夏口的态势。

周瑜的偏执让颜良别无选择,他毅然决定率军南下,去亲解夏口之围。

大军浩浩荡荡出城,颜良驻马岸边,看着陆续上船的将士,看着滚滚的汉水,刀锋似的目光中,冷绝的杀机在渐渐聚集。

“周瑜,就让我见识见识,传说中的江东美周郎,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吧。”

第218章 吴人休逞狂

除去留守襄阳以及宛城的兵马七千兵马外,颜良目下可动用的机动兵力约有两万六千之众,其中就包括了甘宁的七千多水军。

而甘宁的七千水军,自开战以来就一直退于汉水上游,并未跟任何一方敌人有过交战,可以说,甘宁所握的,是一支养精蓄锐以久的生力军。

大军开拔,颜良以文丑率军四千,由新野南下,经随县、安陆,沿着大别山以西从陆路直趋夏口,作为侧翼佯攻,以分周瑜兵势。

颜良自率两万余水陆大军,沿着汉水顺流南下,水陆并进,向汉津推进而去。

两天之后,颜良的大军逼近了汉津水域。

旗舰上,颜良召集了甘宁等人,共商攻破汉津吴军之计。

目下汉津的吴军约有七千,主将为东吴的元老韩当。

这韩当乃跟随孙坚的元功旧将,号称勇力过人,在追随孙策平定江东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难得的是,此人虽为幽州人氏,但却善于水战,他所统的这七千吴军,皆乃精锐的水战好手。

“韩当不过一老朽,宁愿率七千健儿攻破汉津,必将那老儿的人头献于主公。”

甘宁慨然请战,根本不将韩当放在眼中。

颜良四面大战,诸将皆血战沙场,立有功勋,唯有甘宁却退守上游,被颜良严令按兵不动。

如今的甘宁,好容易盼到可以参战之时。积蓄已久的力量自然是巴不得能尽情的宣泄。

而在颜良看来,韩当固然是一员水战好手,但与甘宁相比,却还要逊色几分。
首节 上一节 379/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