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232节

颜良也没催逼贾诩,目光投向南方,心中暗暗道:“不就是道汉水么,老子我就不信攻不过去……”

※※※

战乱再起,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了荆襄大地。

黄昏日落,残阳如血。

苍凉的古道上,两个年轻人并肩而行。

前方不远,玉带般的汉水映入眼帘。

两人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好友,留步吧。”

“你当真下定决心了吗?”

“青春有时,我不想再虚度年华,既有明主,自当出山。”

一阵沉默。

“若你如此决意,那我们今后就有可能成为敌人。”

“果真如此,战场之上,我不会留情。”

“我也不会。”

言已尽,两个年轻人拱手一别,然后沿着相反的方向,毫不犹豫的大步而去。

夕阳下,那两道斜长的身影越拉越远。

第144章 襄阳!襄阳!

时年秋,江夏之战正式开启。

自柴桑而发的江东水军,溯江西进,直取江夏郡治所夏口。

夏口位于汉水以东,长江以北,两条水系的交汇之处,据有此地,江东水军就可以北入汉水威胁襄阳,沿江西进取江陵,荆州两座最重要的城市,便将暴露在江东的兵锋之下。

江夏太守黄祖手下有水军三万,战船千艘,兵力原属荆州最强,此前亦曾抵挡住孙氏数次复仇进攻。

不过黄祖也很清楚,自己水军的数量虽在敌人之上,但战斗力却逊于江东军,且手下并无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将。

黄祖清楚的认识到己军的劣势,便不与敌军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主动的收缩防线,将主力集中在了夏口附近,背依夏口坚城,以逸待劳抵御江东军的入侵。

是以周瑜统帅的两万江东水军,一路势入破竹,接连攻陷数座沿江之城,兵锋直逼夏口。

而在此地,周瑜遇到了黄祖最顽强的抵抗。

三万水军,千艘战舰,背城而战的黄祖,依靠着荆州军一贯的攻弱守强的能力,顽强的挡住了周瑜强大的攻势。

鏖兵一月,大小战斗十余场,江东军却仍未能攻破黄祖的防线。

此前几场复仇之战,孙权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多是选择掠夺丁口后,将大军撤还江东。

但这一次,孙权却选择了坚持。

在周瑜的请求下。孙权再命程普率五千水军,增援江夏的前线。

随着江东军的增兵,黄祖所受到的压力剧增,优势渐渐开始向江东一方偏移。

江夏激战时,身在新野的颜良,却在密切的注视着战局的变化。

许攸负责的司闻曹情报机关,不断的把江夏战役的最新战况送抵新野。江夏那里打得越惨烈,颜良自然就越是高兴。

按照原定计策,刘表本应从襄阳抽调兵力。南下江夏增援的,但周瑜的那道将计就计之策,却让刘表重新对颜良产生了怀疑。

月余已过。江夏战事越来艰难,刘表却始终没有从襄阳抽调一兵一卒南下。

颜良渐渐生了一丝隐忧。

倘若再这么耗下去,一旦给孙权先一步攻破夏口,那么形势就可以演变成孙权独取荆州,而不是他和孙氏瓜分荆州。

而贾诩等谋士日夜苦思,却无法想出一条破解之策,以骗取刘表相信自己没有异心,调兵南下,好让他钻空子。

贾诩毕竟也是血肉之躯,非是神也。

砰!

大堂中。颜良铁拳狠狠的垂击案几,直震得案上烛火晃动不休。

“刘表这个老家伙,他是死脑子么,难道他宁愿被孙氏灭了,也不打算让老子分两口肉丝不成。”

颜良很不爽。对于刘表的按兵不动很是恼火,却又有点无可奈何。

左右贾诩、许攸等谋士,脸色间均有些惭愧,似乎是在为不能为颜良分忧而自责。

骂了刘表几句,颜良的剑眉渐渐凝成一线,刀锋似的眼眸中。杀机与决毅在迅速的聚集。
首节 上一节 232/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