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1921节

宫女们识趣而退,念念不舍的退出了殿外。

再无旁人,小乔遂是宽衣解带,转眼将自己解了个赤条,便如那蛇儿一般,从后边盘在了颜良的身体上。

左拥右抱,异族的女人,和本土的女人,缠绵着,与自己的身体,融为了一体。

风雨交加中,不知过了多久,颜良长啸一声,雄躯颤栗,终于登临了那无上的仙境云端。

两个女人,已是香汗淋漓,娇喘吁吁。

这却只是开始,颜良征伐的开始。

稍稍休息后,精力充沛的颜良,潜龙再度冲天而起,雄风再展的他,又如虎狼一般,扑向了那两具筋疲力尽的猎物。

金雀台上,春风笼罩,多少孤寂的心,今夜又难入眠。

倭国女王,就这样,和那些曾经尊贵的女人一样,沦为颜良金雀台上的收藏。

颜良虽是占有了卑弥呼,却没有改变他消灭倭人的计划,成千上万的倭人,依旧在无尽的劳役,慢慢的死去。

当然,这一切,卑弥呼是不可能知道的,即使知道了,那也不关她的事。

彻底放下尊严的她,现在所想的,只是如何自保,如何取悦颜良,以令她在金雀台的众美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大楚朝可谓是风平浪静,颜良难得有一整年的时间,可以用来寻欢作乐。

次年春,修了数年之久的大运河,基本已经贯通。

这条南起长江,北及涿郡的大运河,将大楚的南北,从此密切的联系在了一起。

而帝都洛阳,作为运河的中心枢纽,其享受到的好处,更是无法估量。

首先,帝国的决策,可以更快的由水路,发往南北诸州,如此,则更加强了颜良对天下诸州的统治。

此外,随着南方的开发,大批的粮食,可以由南方运往中原,甚至运往北方。

粮食的充足,商业的繁荣,使得洛阳的人口急剧增多,人口的增多,反过来又促进了洛阳的繁荣。

不仅仅是洛阳,整条大运河所经过的地区,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惠及。

汉末以来的经济破坏,因大运河的修成,加速了经济的恢复,其大楚的国力,愈加的蒸蒸日上。

除了大运河外,新设的阴州、辽州,以及瀛州,都在稳步的发展。

阴州方面,草原上的汉人移民,已达到了五万之众,大片的土地开垦,一座座官属的马场被建成,源源不断的为大楚军队,供给着优良的马匹。

阴山一线,数座关隘也被修成,一道新的钢铁长城,拱卫起了大楚的北疆。

建设之余,阴州刺史太史慈,还不断的发兵往漠北,征伐那些漠北的游牧部落,抢夺他们的人口为奴隶,夺取他们的牛羊,以充实军用。

整个大楚国,在颜良的带动下,成为了一个洋溢着“扩张欲望”,极富有年轻活力的国家。

大楚国力的强盛,使颜良将他的目光,开始由东面移向了西面,移向了凉州以西,那广阔的西域之地。

朝议,群臣皆聚。

“西域长史府,目前是谁人在担职?”龙座上的颜良问道。

西域长史府,乃是大楚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其官署设在高昌壁中。

当年汉武帝击败匈奴后,重夺西域的控制权,便于高昌设长史府,作为官管西域诸国的机构,两汉以来,皆是如此。

董卓之乱以后,汉廷衰落,对西域无辖管理,西域长史府名存实亡,西域诸国也趁机独立,再不复向汉廷进贡。

当年颜良攻下凉州,扫来曹氏后,平着灭曹余威,趁势在高昌重新设立了长史府,以期恢复对西域诸国的统治。

不过,这些年来,颜良的重心一直在于灭汉,灭晋、灭鲜卑、高句丽和倭国方面,长史府虽然设立,但却没有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西域长史府对西域诸国也只是名义上进行管理,这些年向朝廷进贡称臣的西域诸国,也不过数国而已。

“启禀陛下,眼下担任西域长史府的,乃是安西将军吴懿。”丞相庞统答道。

颜良微微点头,又问道:“朕这些来对西域询问甚少,久闻西域三十六国,不知有几国向大楚称臣,给朕进贡的?”

“回陛下,西域诸国,向咱们大楚称臣纳贡者,不过三国而已。”庞统道。

三国,西域三十六国,才有五国称臣纳贡!

颜良剑眉一凝,眼眸中一股杀机闪过,沉声道:“朕威服天下,西域诸国竟然敢不臣服,他们莫非是想找死吗?”

颜良微微发怒,群臣皆是肃然。

庞统道:“禀陛下,其实西域三十六国,到如今,只存在不过三十余国了,而且,这三十余国趁着汉廷衰时,互相厮争斗,如今整个西域,可以说已被五国瓜分。”

“五国,哪五国?”颜良反倒是产生了兴趣。

庞统遂将近年西域的状况,向颜良详细的报上。

原来,当年汉武帝开拓西域时,西域城邦有三十六国,西汉末年时,分裂成为五十五国,后又进一步分成一百余国。
首节 上一节 1921/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