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1492节

先前公孙康统治辽东后,曾数度出兵打击高句丽,一度迫使高句丽迁都以避公孙康的锋芒。

而公孙康为大楚所灭后,高句丽看到了机会,渐渐开始将目光再次投向辽东,只是畏于吕蒙的兵威,才不敢轻举妄动。

诸葛亮给刘备所出的计策,正是派使者持重礼往高句丽,许诺将辽东四郡等楚国所占之郡,割于高句丽,请高句丽出兵攻打辽东,袭击吕蒙的后方,迫使吕蒙不以全力进攻幽州。

诸葛亮将他的计策洋洋洒洒道出,只将刘备听得是精神大为振奋,当场就想采纳。

但将要开口时,刘备却又犹豫起来。

“辽东西郡自古乃大汉国土,如今只是为颜贼所窃据,朕若将此四郡割于高句丽此等番国,只怕会遭人议论。”

刘备顾忌的,依然是他的名声。

诸葛亮却道:“陛下多虑了,今割四郡与高句丽,只是为了大局设想的权宜之计,将来扫灭颜贼之后,陛下自然要发兵夺还,那个时候,谁人还会议论陛下。”

诸葛亮这么一铺台阶,刘备顺势就下来,当即连连点头称是。

于是,刘备当即做出决定,派孙乾出使高句丽,请高句丽王出兵进攻辽东。

见得诸葛亮献计得到采纳,司马懿又自告奋勇,称愿往并州督军,并去应对楚国西路军的进攻。

而此时,张飞也慷慨请战,被刘备派往了平原郡,去对付楚军东路军的进攻。

眼见诸葛亮等重臣,能献计的献计,能出力的出力,无不为刘备所采纳或是派遣,这些重臣们皆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为国出力。

看着别人露脸,众臣之中,有人就坐不住了。

众臣中,一人猛的出更,拱手道:“陛下,臣愿率军去镇守黎阳,必令颜贼不敢北渡黄河!”

第803章 冤家路窄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慷慨请战之人的身上。

刘备俯视下去,却见那出班请战者,正是他大汉朝的骠骑将军关羽。

关羽身为汉国第一武将,有他请动请战去守黎阳,刘备本该欣慰才是,事实上,刘备的心中确实也兴奋了一小下,当场就想准允关羽所请。

话到嘴边时,刘备却眉头微微一皱,有些犹豫了。

因为,刘备想起了往昔关羽的种种败绩。

当年刘备对关羽何其之信任,令他镇守徐州要地,谁想关羽却令他大失所望,接连的败于颜良之手,损兵失地。

刘备多少次曾埋怨,倘若关羽能守住徐州,中原的大门就不会被颜良捅开,自己怕也不至于落到今日这般退守河北的地步。

考虑到关羽的“斑斑劣迹”,刘备便有些犹豫,在权衡着该不该把这重担交在关羽的肩上。

阶下处,关羽见得刘备似有犹豫,赤色的脸上不禁掠起几分不悦。

他便高声道:“臣与颜贼有不共戴天之仇,此仇不报,臣难消心头之恨。今次臣愿以性命担保,必为陛下坚守住黎阳,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关羽这番慷慨陈词,竟是在拿他的性命立下军令状,誓保黎阳不失。

关羽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刘备便想若再不答应,岂非要寒了关羽之心。

转念又想,以颜良的实力。放眼楚国上下,也只有关羽才有此能力,更对他刘备有着绝对的忠诚。

沉吟半晌。刘备欣然道:“有云长出马,朕还有什么可担忧的,这黎阳重镇,朕就交给云长你了。”

关羽大喜,拱手拜道:“多谢陛下信任,臣必不负陛下所望,有臣在。那颜贼休想越黎阳半步。”

刘备遂是当场下旨,命关羽率精兵三万,急赴黎阳增防。

这时。诸葛亮又道:“颜良以二十万大军攻黎阳,黄河沿岸千里岸滩,处处可渡,我们想要把颜贼断绝于黄河以南。却是不太现实。”

刘备微微点头。同意诸葛亮的看法。

诸葛亮遂又摇扇道:“所以臣以为,陛下可以骠骑将军守黎阳,依靠坚城吸引颜良大军围城,待期师老城下时,陛下再以主力南下急攻,里应外合,必可大破颜贼。”

诸葛亮之计,刘备是深以为然。

楚国兵精将广。光颜良的中路军就有二十余万,而他刘备在分兵两翼后。所能用于正面对抗颜良的兵马,也不过十万左右。

如此悬殊的兵力差别,刘备若正面与颜良决定,必然非是对手,诸葛亮的以逸待劳,内外夹击之计,也是他击败颜良的唯一计策。

念及于此,刘备便叫关羽先行赴黎阳驻守,刘备自己随后则率七万余军南下,与黎阳城遥相呼应。

刘备知此役关乎于汉国存亡,此一次也是猛将尽出,大将如曹仁、太史慈、张绣、徐晃、韩猛、陈到等众将倾巢而出,就连一向镇守邺城的诸葛亮,此役也要随军为谋。

却说当天朝议结束,关羽径直还府,准备收拾行装出征。

归往府中,关羽将两个儿子关兴和关索召集前来,向他们道明了出征之事。

次子关兴当即道:“儿愿随父帅前往黎阳,儿要亲手杀了那颜贼,为被颜贼所害的大哥和小妹报仇。”

“颜贼与咱们关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儿也愿随父出征,杀贼报仇。”三子关索,亦慨然请战。

这两个关家子弟当然不会知道,他们的大哥关平,乃是为自己的父亲亲手射杀,而他们的妹妹关凤也并没有死,而是被他们的父亲抛弃在了徐州,如今已沦为颜良的姬妾。
首节 上一节 1492/2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东汉末

下一篇:重生武大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