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978节

  基甸率领以色列人与米甸人对阵时,以色列人只有三万二千人,米甸人却有十三万五千人。

  当以色列与米甸人,在军力数字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耶和华反而觉得以色列人太多,纵然战胜米甸人,也不能彰显他的荣耀。

  基甸就听从的耶和华的话,告诉以色列人:“凡惧怕胆怯的,可以离开基列山回去。”于是有二万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万以色列人。

  这就是耶和华对基甸军兵的第一次精选。

  可是面对着十三万五千米甸人,当基甸的战士只剩下一万的时候,耶和华仍旧觉得人太多,就对基甸说:“人还是过多,你要带他们下到水旁,我好在那里为你试探他们。”

  就这样,基甸就带一万以色列人下到水旁,用手捧着舔水的有三百人,其余的都跪下喝水。

  随后,基甸就只挑选了三百,用手捧着舔水的以色列人与米甸人交战,其他人却都被基甸遣散,各归各处。

  就这样,第二次精选只留下了三百人。

  后来,基甸将三百人分成三队,把号角和空瓶交在他们手中,瓶内都藏有火把。

  三更之初,三百基甸勇士来到敌人的营旁,就吹起号角打破瓶子,左手拿着火把,齐声呐喊:“为耶和华而战!为基甸而战!”

  就这样,突然被劫营的米甸军营大乱,敌人互相击杀,纷纷溃逃。以色列人就从各地聚集来,追赶米甸人。

  那一战,基甸捉住了米甸的两个王,杀死十二万米甸兵士,惊散了他们的全军。

  在《圣经》中,以少胜多的战例不在少数,可是像这样挑选勇士,通过劫营大破敌人的战例,却也并不太多。

  抛开里面神话的因素,基甸挑选精兵以及攻打米甸人的方法,都非常值得借鉴。文昭正是看过这一段内容,才想到了这个选兵的方案。

  就这样,五十万人被选中的不到五万。这五万兵马被陈静、钟繇集中起来训练,其余人却分散到凉州的各个郡县屯田。

  只待秋收过后,就会有大批人马涌来凉州,将这片荒凉、偏僻、人口稀少的地方充实起来。

  文昭不遗余力的迁徙百姓,是因为他深知历史上凉州之所以战乱不休,不仅有羌人作乱的因素。

  凉州稀少的人口,也导致了汉室对于凉州的掌控力度不够。

  试想一下,后世一个普通中等城市,人口也有二十万到五十万之众。现在偌大的整个凉州,所有人口加起来尚且只有三十万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用地广人稀来形容凉州,已经有些不太合适;用千里无人烟形容,才是真正的恰如其分。

  当一个庞大却又与异族相邻的地域,里面缺乏足够人口之后,想要保持这里的稳定,根本毫无可能。

  文昭正是为了凉州长久的安定着想,才挖空心思将百姓们,迁徙到凉州的各个郡县。

  只要凉州人口多了起来,官府必定会派遣更多官吏,加强对于凉州的管辖。

  各郡郡兵的多寡,完全与郡内的人口挂钩。只要人口充足,凉州各郡的郡国兵自然也会慢慢多起来。

  虽说在正面战场上,郡国兵的战斗力不值一提。然而,若是让他们紧守城池,防备羌人进犯,却也能够胜任。

  如此一来,凉州自然能够将成为关中稳定的大后方,以及天然的马场与练兵之地。

第583章 天使驾到

  凉州、汉中局势基本都已经稳定下来,羌人纵然建国,暂时还影响不到凉州东部的郡县。他们所需要做的,首先还是将自己新的国家变得更加完善。

  五十万新兵进入凉州屯田,屯田兵的家眷搬迁也被提上了议程。再加上陈静又从其中精选了四万余人,准备将其训练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

  故此,现在关中所有文武的目光,都忍不住放在袁绍、刘备交战之上。

  汉中,南郑。

  贾诩向文昭说道:“秋收将至,对于出兵袁绍之事,还望主公早作谋划啊。”

  文昭当即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汉中已定,秋收也快要到了,是时候该回军蒲坂,商议讨伐袁绍之事了。”

  贾诩却是摇头道:“此次攻打冀州只能出其不意,方可获得胜利。与有准备的袁本初在冀州交战,绝非上策。”

  文昭思量半晌,颔首问道:“既然如此,文和对于出兵冀州之事,有何谋划?”

  贾诩正要答话,忽有左右来报:“陈留被袁绍大军围困,强攻将近一月,陈留已经岌岌可危,司马仲达派人询问主公何时出兵冀州。”

  文昭等人闻言心中一惊,就连司马懿都主动发出了求援书信,可以看出现在陈留局势到底有多么危急了。

  文昭让左右退去,而后向贾诩问道:“文和,此时是否可以出兵?”

  贾诩皱着眉头思索半晌,摇头道:“主公此时突袭袁本初,却是出师无名。再加上粮食还要一些时日才能成熟,故此出兵冀州之事还应当拖上一阵。”

  随后,他来到文昭身旁,轻声说道:“主公可如此,如!”

  陈旭闻言大喜,当即依计行事。随后他向蒲坂的程昱作书一封,而后每日巡视汉中,却丝毫没有回到关中的意图。

  ……

  兖州,陈留。

  铺天盖地的袁军再次被刘军击退,袁绍看了看天色,才有些不甘的让人,吹响鸣金收兵的号角。

  随着“呜呜”的号角之声响起,袁军如同潮水一般往后面退去。
首节 上一节 978/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