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942节

  而且司马懿还知道高柔有些才能,想要诈城非常困难。这才在半路上,安排了穿上袁军衣甲的关平,让他混进这支袁军逃兵之中。

  战乱之中队伍里面能多一个人,自然是件好事。

  在那个袁军将校看来,这个人纵然是奸细也翻不起多大风浪,所以那个袁军将校,才没有对关平的身份有所怀疑。

  就这样,关平在关键时候,斩杀了守城的袁军偏将,使得刘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陈留。

  司马懿埋伏高干以前,就已经定下了击败淳于琼这路援兵的计策。

  故此当天晚上,他就派人砍断了惠济河上的浮桥,并且让人守住所有通往北方的道路,不许一人逃过去报信。

  待捕杀完了漏网的袁军士卒以后,司马懿才让军士在上游截断河流,使得惠济河河水变浅。

  如今天气十分炎热,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把河堤两岸的淤泥晒干。这也是为什么,淳于琼当时在惠济河畔旁边,没有因为两岸的淤泥,太过潮湿而起疑心了。

  为了保险起见,预防惠济河南岸还有漏网之鱼,纵然刘备早已攻下了陈留,城池上面仍旧打得是袁军旗帜。

  让司马懿没有想到的是,等了淳于琼几天他都没有领兵过来,这才有了派人伪装成袁军士卒,前去求援的事情。

  司马懿做的这一切,也只是为了预防夜长梦多罢了。

第550章 凯旋

  眼看大局已定,司马懿就对刘备说道:“今日大破袁军,使君可要备下酒席,好好犒劳将士们。”

  刘备急忙说道:“一定,一定!”

  此时刘备的心中却是五味陈杂,本来打下陈留,又消灭了袁绍的援军,应该是件非常高兴的事情才对。

  然而司马懿非凡的表现,却让刘备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直到此时,他才明白一个顶级谋士的重要性。

  “仲达尚且只是大将军麾下的后进晚辈,就已经有此鬼神莫测之能,若是换成那些最顶级的成名谋士,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想到这里,刘备忽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直到此时,他才深切感受到了关中的强大以及底蕴。

  “我若有这等顶级谋士相助,再加上二弟、三弟之勇,天下虽大何处不能容身?”

  刘备看着身旁的司马懿,眼中忽然绽放出了极其炽热的光芒。

  感受到了刘备的眼光,司马懿不由有些暗暗叫苦,对于刘备的心意,他又如何不知?只不过在司马懿看来,刘备终究逊色自己主公一筹。

  而且河东司马氏深受陈旭之恩,文昭对于司马懿亦是极其关照,从小就带在身旁尽心竭力的培养。

  可以说,若是没有陈旭,在这个乱世之中,他们司马氏也不知道会变成怎样。最起码前几年的大饥荒,他们族中都很可能会有许多人饿死。

  士为知己者死,历史上的司马懿纵然心机深沉,现在也有了不少的改变。更何况,纵然他真的有心投奔刘备,却也不敢做出这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

  汉代的风气就是如此,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君若视臣如草芥,对臣子言不听计不从,哪怕臣子转投他人亦是无人会说些什么。

  然而,若是臣子深受君主恩惠,却摆脱君主另投他人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将会遭受天下人的唾骂。

  如此一来,不仅自己会名声尽毁,甚至会让家族跟着蒙羞。

  世家虽然经常会把族中子弟分散开来,让他们投奔几个诸侯。然而他们在维护家族利益的同时,也讲究忠义。

  一旦族中两人分投他人,日后纵然亲兄弟相见,也绝对会尔虞我诈,为了己方君主谋求利益。历史上最著名的,莫过于诸葛亮、诸葛瑾兄弟了。

  世家子弟一旦认主,除非己方君主败亡的结局已经注定,很少有人会转投他人;纵然己方君主败亡结局已定,也有不少忠义之人,亦是愿意与君主共同赴死。

  而这些,就是世家能够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家族哪怕有好几人分投几方诸侯,那些诸侯才不会因此而冷落这些世家子弟。

  若是这些世家子弟相互串通,出卖自己的君主,就好似将自己的家族推入火坑。如此一来,日后不但没人再敢用他们族中的子弟,也会为自己在家族招来祸端。

  司马懿不动声色的转头看向城下,在心中暗暗想到:“刘豫州虽然对我言听计从,乃是一代雄主,吾却也不可能再转投他的麾下。”

  厮杀仍在继续,然而与其说是在厮杀,倒不如说是一方面的屠戮。三员袁军大将授首,另外一人被大水冲跑,剩余的袁军群龙无首,已经成了一盘散沙。

  此时关羽也已经领兵杀至,他和张飞将剩余的袁军死死围困在惠济河南岸。有些会游泳袁军待水势稍缓,居然直接跳入河中往对岸游去。

  “踏踏踏!”

  然而他们刚刚上岸,就看见一员青年将领带着人马冲了过来,却是关平早就埋伏在了惠济河的北岸。

  这一次,司马懿是准备将袁军一网打尽。

  “降者不杀!”

  关平大吼一声,那些扔掉武器、脱下铠甲的游泳过河的袁军士卒,全都跪伏于地不再反抗。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关羽、张飞也都厉声高呼,南岸被大河挡住去路的袁军,也都纷纷扔下武器投降。
首节 上一节 942/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