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73节

  然而休戚与共的道理众人都懂,黄巾军若是攻破濮阳,他们家族几代积累的财富,就会添作他人嫁衣。

  心念急转之间,众人皆是说道:“若濮阳果真处于危难之间,我等定然遣家奴前来助战。”

  陈旭冷眼看着众人,心中颇为不屑。

  这官吏家中虽有私兵,然而这些人大多都是乌合之众,不听号令。若非迫不得已,他绝不会启用这些私兵。

  城门打开,白马的溃兵全部进城,陈旭派遣陈静前去鼓舞士气,他却将白马的门下贼曹留下,向他详细询问黄巾军状况。

  陈旭虽然只是一个义兵首领,白马的门下贼曹却不敢轻视陈旭。

  且不说门下贼曹只是个败军之将,无论是陈旭的名声,还是现在执掌濮阳数千兵马的身份,都是他需要仰视的存在。

  陈旭提出的问题,门下贼曹一一回答,不敢有丝毫隐瞒。

  听完门下贼曹的回答,陈旭脸色颇为阴沉。

  桥宇与陈旭相识已久,见状心中一凛,急忙问道:“文昭,可是有何不对之处?”

  郡中官吏们此时也都尚未离开,听到桥宇之言,齐刷刷地看向陈旭。

  深吸一口气,陈旭也不答话,打开东郡地图,思量半晌,用手指着一个地方,说道:“东武阳危矣!”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郡中官吏,刚从白马失守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听到陈旭如此说话,全都大惊失色。

  东郡下辖十五县,其中濮阳、白马、东武阳相邻,全都是大县,人口众多,豪强富户集中。

  若是黄巾军果真先破白马,再破东武阳,以黄巾军喜好屠杀富户、豪强的习惯,不知能够敛得多少钱财、粮草。

  而且,濮阳、白马、东武阳三座城池呈掎角之势,守望想助,若是白马、东武阳城破,其他县城必定畏惧黄巾之威,若濮阳危急,他们必不敢出兵相助。

  桥瑁急忙问道:“文昭何出此言?”

  陈旭答道:“我方才问过白马的门下贼曹,他说埋伏他们的黄巾军只有两千余人,而且打得是‘李’字大旗。”

  “如今围城的黄巾军,加上后勤辎重兵,亦不会超过五千,但是埋伏白马官兵的只有两个千余人,还有两千余黄巾军去了哪里?”

  “况且我军上次劫营,卜己只是受了一点轻伤,他作为一军主帅,不可能一直躲在营帐之中休息。”

  陈旭说道这里,众人才恍然大悟。

  黄巾军这是要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姓黄巾贼将带领袭击白马,一路由卜己亲自率领,奔袭东武阳。

  卜己那一路,若是使用袭击白马的计策,东武阳城破之日必定不远。

  长史想通这些,急忙说道:“如今东武阳溃兵尚未来到濮阳,我等何不发兵前去救援?”

  其余人闻言,亦是点头称是。

  桥瑁看了看地图上濮阳与东武阳之间的距离,颓然说道:“晚了!”

  从濮阳到东武阳,就算星夜兼程,也要一天一夜才能到达,黄巾军谋划这么久,必然有备而去,说不定这个时候已经攻破了东武阳。

  桥瑁有些意兴阑珊。他胸怀壮志,但是以前由于濮阳张家处处掣肘,这个东郡太守当得很不如意。

  好不容易等到张氏被陈旭灭门,整合了郡中势力,原本以为可以大展拳脚,却不想黄巾起义突然爆发。

  若是能够在乱世中击退黄巾,无疑是一桩大功,但是现在东郡辖下的两座县城,眼看就要被黄巾军攻破,这绝对会成为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大污点。

  若是宦官之后再到皇帝面前进谗言,他绝对会落得一个被罢官免职的下场。

  陈旭看到桥帽了样子,心有不忍,出声安慰:“桥公,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说我们现在也只是猜测,黄巾军诈城的计策,不见得能够瞒住白马与东武阳的县令。”

  桥瑁闻言,脸色稍荠。

  当夜,濮阳城广派斥候,着重侦查白马与东武阳的情况。

  为了以防万一,就连其他县城的方向,濮阳也派出去了很多斥候。

  次日一早,王延引军来攻,陈旭下令紧守城门,不能出战。

  王延见郡国兵不出战,就派遣黄巾士卒轮流叫骂,骂完郡中官吏,又开始骂陈旭,言语之间侮辱之极。

  陈旭听到城下污言秽语,心中恼怒不已,但他深知黄巾军骁勇,若出城作战,胜负难料。而今官兵有城墙为依托,只要紧守城门,黄巾军必定无计可施。

  他虽然熟读兵法,毕竟还年轻,有些年轻气盛在所难免,受不了黄巾军的污言秽语,就想要躲避。

  为了耳根清净,陈旭吩咐军中将官谨慎防守,他自己却怒气冲冲地回到城中。

  还没过多久,就听到城墙上喊声大作,陈旭心中一凛,赶紧跑了过去,却见陈虎单枪匹马冲出城外。

  陈旭满脸愤怒,大声骂道:“我不是说让你们紧守城门么,陈虎为何打开城门出站?”

  城墙上的将官见陈旭发怒,诚惶诚恐地说道:“小将军被贼人骂得怒火中烧,非要出战,末将拼死阻拦,却被小将军一脚踹翻。小将军叫开城门,守城士卒不敢阻拦。”

  这时陈旭才暗道失策,就连他都忍受不住黄巾军的叫骂,何况脾气爆烈的陈虎?
首节 上一节 7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