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67节

  而这些钱财,却是士卒们拿命换来的。

  要知道,黄巾起义以前,杀一个贼人,就可以到官府领赏五万钱;活捉的话,甚至可以得到十万赏钱。

  相比而言,如今士卒们杀敌所得的赏钱,何其稀少?

  陈旭看到帐下士卒个个义愤填膺,暗道不好,连忙出声问道:“郡守大人,士卒赏赐为何如此之少?”

  此时陈旭也顾不上其他了,若是不为士卒讨个说法,他在军中必将威望大跌,以后还如何能够领军。

  桥瑁苦笑一声,只得硬着头皮说道:“郡中府库钱粮本就所剩无几,杀敌一人赏五千钱,你们如今斩首一千,就要拿出五百万钱,如此赏赐,若是全歼卜己,光赏钱就要花去七千五百万钱。”

  “虽说官府向郡中士族、豪强借了很多钱粮,但是这样赏赐本就捉襟见肘,若是赏赐再多一些,郡中根本无法支撑啊。”

  陈旭这时才发现自己失算了,他没想到打仗居然如此耗费钱财。

  若是按照黄巾起义以前杀贼领赏的算法,一颗首级五万钱,杀敌一万,光是赏钱就要花去五亿钱。再加上粮草、甲胄消耗,战后抚恤,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时他才明白,为何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居然消耗掉大汉帝国数代积累的财富,惹得天怒人怨,义军四起。若非汉武帝下罪己诏,恐怕大汉帝国早就亡国了。

  这时他也明白了孙子兵法中为何说:兵贵速不贵久。

  不是将士们无法打持久战,而是没有哪个国家打得起持久战,一场战争下来,每天消耗的钱粮都是天文数字。

  后三国时代,诸葛亮七出岐山,姜维九伐中原。他们两个每次空耗国力,却无功而返,怪不得蜀国国力强于东吴,却会最先亡国。

  不仅是陈旭,就连那些没读过书的士卒,也明白七千五百万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若果真全歼卜己,郡中消耗的钱粮,甚至是好几个七千五百万。

  一时间,校场之上鸦雀无声。

第37章 战利品私有

  桥瑁脸色真诚,向郡中士卒行了一礼,涩声说道:“将士们,不是郡中不愿多赏赐你们,而是实在无法赏赐。”

  校场之中沉默半晌,突然有一个士卒说道:“郡中虽有困难,我等亦有家小,虽说参军是为了混个温饱。然而吾等奋勇杀敌,建功立业却是为了让家人能够吃饱。”

  “我等为义兵,并无军饷,赏赐如此之少,却叫我等如何养家糊口?”

  “就是!就是!”

  ……

  一时间,士卒们纷纷附和。

  眼见场中就要失控,陈旭暴喝一声:“肃静!”

  陈旭在军中还是非常有威望的,特别是他刚刚还带领士卒们,打了一个胜仗。

  众人见陈旭发怒,都不敢再言。

  然而陈旭却知道,他能够凭借自身威望压制一时,但是若不给众人一个说法,此后作战,士卒们定然不会效死。

  郡中士卒们刚刚凝聚的战斗力与士气,也会轰然倒塌。

  陈旭这时突然想起后世大唐的制度,心中一动。

  前世他无聊的时候,喜欢用手机听广播,有一次他听到广播中,谈论过大唐军队勇猛无敌,战无不胜的原因。

  其中有一条让他记忆深刻,那就是大唐府兵,并不似其他朝代士卒一样厌战,反而个个希望爆发战争,渴望建功立业。

  广播中提到,参加大唐府兵的大多都是一些中下等的农户,他们平常在家中务农,闲事操练武艺。

  战争爆发,他们拿着自己置办的精良武器,杀敌立功之后,不仅能按照功劳的大小,分到很多土地,使他们一跃成为地主阶级。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使得他们渴望战争,那就是大唐战利品私有化。

  但凡士卒杀敌所缴获的战利品,虽然要上交,但是还会返还一部分归个人所有。

  战场之上,只要士卒有本事,一场战争下来,变成腰缠万贯的富翁亦不在话下。

  因此大唐初期,民间尚武成风,很多人拼命锻炼武艺,希望能够成为府兵,杀敌立功。

  想到这里,陈旭安下心来,而后高声说道:“郡中既然如此艰难,我等也并非不通情理之人。”

  “敢问郡守大人,若是我军大败贼军,夺得的战利品如何处理?”

  桥瑁看到陈旭在下面向他打眼色,心中会意,连忙出声答道:“我在此承诺:若是你们在战争中获得了战利品,全归私人所有,郡国绝不干涉。”

  桥瑁的声音刚落,方才还是愤愤不平的军中士卒,眼睛皆是一亮。

  战场之上如果能够打胜仗,战利品绝对是个令人发狂的东西。

  缴获来的武器、衣甲、战马、粮草,那可都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虽然这次偷营并未夺得战利品,但是下次可就不一定了,哪怕是抢到一柄好刀,也能卖几千甚至是上万钱。

  “若战利品果真归我等所有,战场之上,敢不效死命?”

  “是啊,希望郡守大人莫要食言。”
首节 上一节 67/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