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273节

  当天使到达泰山的大寨之后,宣读了朝廷的旨意,并拜张燕为平难中郎将。

  张燕虽然在名义上投降汉室,却怕被朝廷秋后算账,不愿意解散泰山军,仍旧盘踞在泰山一带。

  汉室无奈,只得任命张燕统领兖州诸山谷事务,负责征讨其他山头的山贼流寇。

  这个儿戏一般的招安,再次于整个帝国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之后朝廷不断派出天使,招安各个山头的山贼流寇。一时间,整个大汉的贼寇全都摇身一变,成为朝廷的官员。

  当陈旭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惊愕不已。他没有想到,历史的惯性居然会如此之大。

  在他看来,黄巾军占据泰山以后,历史上的黑山军统领褚燕,就不再会攻打廮陶,张牛角也不会再战死,褚燕也不会改名为张燕。

  但是历史居然如此相似,哪怕是在这个时空,褚燕仍旧改名张燕,仍旧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历史,真的就这么难以改变么?”

  陈旭默默想到,心中居然有了一丝惶恐。若是历史不容改变,他所努力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不,至少我斩杀了皇甫嵩,把程昱、田丰、赵云、典韦收归帐下。这个时代的历史,已经被我改变了!”

  陈旭握紧拳头,在心中呐喊。

  这场招安的风波,却并没有席卷到戌夫山上。黄巾军与其它贼寇的区别,这个时候也体现了出来。

  黄巾军是打着推翻汉室的旗号起事,而那些被招安的山贼流寇,却是普通打家劫舍之辈。

  哪怕山贼流寇犯下再大的恶行,朝廷都可以赦免。唯独像黄巾军这样举起造反之人,现在的朝廷却不会主动招安。

  不仅是陈旭,就连其他一些被官兵击溃,流窜在各地的黄巾军,也没有得到朝廷的招安。

  即使外界再如何风起云涌,黄巾军的大寨之中仍是非常的祥和、安定。

  但是外界,仍旧是贪官污吏横行,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民不聊生。

  现在已经是中平三年,一年以来,陈旭不停招收流民,扩建山寨。

  不仅如此,很多戌夫山附近县城过不下去的百姓,也纷纷拖家带口前来投奔黄巾军。

  特别是雁门郡,那几个曾经被黄巾军攻破的城池,更是有大群的百姓前来投奔。

  直到现在,黄巾军的大寨已经扩展到了十个,治下百姓也已经超过三十万。

  雁门郡内的五台山,常山国中的牛饮山,以及北方的衡山,都已经被黄巾军占领。

  十个大寨每寨派遣一位渠帅的话,也需要十人。这个时候,陈旭才感觉手下人才奇缺。

  陈静、陈青、王延、李郭、杨凤、白饶、刘辟、龚都,都已经被陈旭派了出去,执掌一寨事务。

  由于生活安定了下来,陈静、陈青也已经成亲。当初被陈静秘密安排到武阳,藏在东武阳陈氏那里的陈家村族人,也都被接了过来。

  不仅是这些黄巾军的将领,有很多尚未成婚的黄巾军士卒,陈旭也都安排着他们早日成亲。

  士卒们对于自家主公如此细微的关怀,更是感恩戴德。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出身贫寒,能不能娶上媳妇还是个问题。

  但是现在黄巾军的大寨,只要是立下功劳的黄巾士卒,陈旭都会竭尽全力让他们成家。

  现在并不需要如同后世那样,要进行计划生育。熟知历史的陈旭,深知经过近百年战乱的华夏,人口会下降到怎样的一个地步。

  也许现在的黄巾士卒多制造一个小孩,就会为这个民族多保留一丝元气。

  展开手中的书信,看着陈宫给他的问候,陈旭心中闪过一丝喜意。

  陈宫是他的族叔,若是陈旭日后果真有所成就,很容易就能将他招募过来。

  历史上的陈宫由于曹操杀边让的事情,引吕布进兖州。之后一心一意辅佐吕布,却不得重用,落得个身死白门楼的下场。

  后来有人如此评价陈宫:“陈宫之智亦足与操相敌,但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处。”

  就是这样一个顶级谋士,却不得其主,满腹才华毫无施展之处。

  这一世,陈旭既然是陈宫的远房侄子,他绝不愿意看着陈宫,再像历史上那样活着。所以陈旭一直跟陈宫保留着书信往来。

  “可惜叔父从来不肯给我黄巾军一点建议,每次通信只是跟我聊一些琐事。”

  “不过好在他还肯回信,却不像桥公那样,直到现在都不肯回一封书信。”

  想到这里,陈旭心中感到一丝黯然。

  一年以来,他曾经给桥瑁、桥宇写过几封书信。但是这些书信一直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一丝回应。

  当年若非桥宇收留,若非桥玄悉心教导,也就没有今日的陈旭。对于桥氏的恩情,陈旭从来未曾忘记。

  但他现在毕竟有着反贼的身份,桥瑁父子不给他回信,倒也说得过去。

  直到现在,陈旭仍然无法忘记桥宇的宽厚待人,无法忘记面对山贼,这个翩翩少年既然敢拿起弓箭,接连射杀几人。

  “往日倾心相交,今时却已经形同陌路啊。”
首节 上一节 27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