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201节

  “我向你保证,一定会尽快平定黄巾之乱,尽量把你们都安全地带回去。”

  皇甫嵩不由分说的,一把将玉佩塞到君侯的手上。

  那个校尉看到自家主将,把祖传的玉佩都拿了出来,目光落在君侯的身上,越发不善了。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若是这人胆敢收下将军的玉佩,以后必定不会让他好过。

  君侯愣愣的看着手上的玉佩,脑袋有些发懵。他红着眼圈,后退两步,捡起了那柄被皇甫嵩击落在地上的长剑。

  校尉见状,心中大骇,连忙护在皇甫嵩身旁,厉声喝道:“好贼子,汝欲行刺将军耶?”

  听到了大帐之内的声响,皇甫嵩的亲兵们,都拿着武器,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把那个君侯围了起来。

  皇甫嵩见状,拨开了身前的校尉,对着那些亲兵喝到:“休得无礼,全部把武器收起来。”

  亲兵们虽然心中不愿,但是也没有违背皇甫嵩的将令。他们收起了武器,紧紧盯着那个君侯,若是他胆敢有所动作,这些亲兵必会在第一时间拔出武器,将此人乱刀砍死。

  君侯双目通红,他大声说道:“我收受贿赂,逼得帐下士卒不满,不想将军不但不怪罪,反而如此厚待于我。”

  “然,将军身上又有多少财物,能够补贴所有军中将士们的用度?若是长此以往,将士立战功而不得赏赐,身死而不得抚恤,三军上下又岂会有效死之人?”

  “吾满心羞愧,没脸再活于世间,只望将军能速速平定叛乱,早日凯旋。时日若久,将士们必然会有厌战心理。”

  话毕,君侯以剑抹脖,鲜血喷射而出。

  在君侯刚刚说到“没脸再活于世间”之时,皇甫嵩就已经感觉到了不对。他正要出声阻止,却不想君侯已经自刎而死。

  皇甫嵩急忙上前,一把抱住正要倒在地上的君侯身体,张了张嘴,终究是什么也说不出口。

  只是他的眼中,却蓄满了泪水。

  这样的勇士,没有在战场上战死,反而以这种方式结束了性命,皇甫嵩的心中又怎能不悲痛?

  君侯的瞳孔已经开始涣散,他躺在皇甫嵩的怀里,脸上露出了笑容。

  “嗬嗬!”

  他努力想说些什么,但是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拼命抬起右手,将那块玉佩递到皇甫嵩的面前。

  “啪!”

  君侯失去了全身的力气,那块玉佩从他手中滑落,掉在地上摔成了几块。

  皇甫嵩见状,心中狠狠抽搐了几下,右眼皮不停跳动着。

  都说玉佩有灵,随身玉佩碎掉了就代表了将有祸事发生。皇甫嵩虽然不信这些,但是心中却蒙上了一层阴影。

  官兵阵营之中,自从那个君侯自刎而死以后,皇甫嵩想要剿灭黄巾军的愿望,就变得更加强烈了。

  他集结了两万五千官兵,南下迎向陈旭的三千骑兵。

  行驶了几日,官兵已经到达了临平,眼看距离黄巾军越来越近,斥候却失去了陈旭等人的行踪。

  巨鹿郡与安平国的分界线,基本都是以漳水为准。

  陈旭一众骑兵沿着漳水西岸,不断向北行驶而去,如此过了几日。

  就在所有人以为渠帅会继续北上,与皇甫嵩决一死战的时候。陈旭却下令三军渡过漳河,再次进入了安平国境内。

  众人对于渠帅的命令虽然感到无比疑惑,但是却并没有人有异议。

  就这样,陈旭带着三千骑兵,人不卸甲,马不离鞍,奔袭数日,终于来到了安平国的首府——信都。

  自从安平国的兵曹掾史与尉曹掾史身死,数千郡国兵被消灭以后,安平国国相每日惶恐不安,心中对于黄巾军,更是惧怕不已。

  他骤然看到黄巾军来到城下,大惊失色,连忙调集郡国兵与豪强私兵前来守城。

  却不想黄巾军并不攻城,只是以骑兵分散围困城池,而后不断派人在信都的四周巡逻,捕杀官兵的斥候、信使。

  黄巾军每日在城下耀武扬威,高声呐喊,一连持续了几日。

  皇甫嵩失去陈旭这伙黄巾军的消息以后,更是每日派遣大量斥候前去侦查。

  这一日,又一个斥候急急忙忙地跑到皇甫嵩面前,大声喊道:“将军,将军,黄巾贼进入安平国,正在攻打信都。”

  皇甫嵩闻言,大吃一惊,问道:“战况如何?”

  斥候答道:“战况究竟如何,小人亦是不知。那黄巾军每日派遣大量斥候,我等若是稍微靠近,就会被贼人捕杀。小人也是拼了性命才逃了出来。”

  皇甫嵩默然不语。

  经县的那场战争,使得安平国损失了三千人马,如今安平国可谓是空虚无比。

  虽说聚集整个安平国的郡国兵,官兵的兵力仍是黄巾军的几倍。

  但是,黄巾军都是骑兵,一般来讲,步卒难敌抵挡。更何况,安平国下辖十三个县城,每个县城都要留守一部分兵力,防止黄巾军趁机奔袭其他城池。

  这样算来,安平国首府能够用来守城的兵卒,也只有两千左右。
首节 上一节 201/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