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1546节

  台下陈旭听到这里,却是暗暗点头。

  教育普及程度,百姓整体素质,哪怕在后世都没有完全解决。

  在后世的华夏,很多人都大声呼喊着自由、民主,可十几亿民众素质参差不齐,贸然向一些其他国家盲目学习,无异于自掘坟墓。

  当然,并非陈旭不向往这些,只能说大势所趋,时候未到,言之过早。

  至于李砺所说的百姓盲从心理,陈旭更是深有体会。

  后世有些新闻上面公布了一些消息,在某些人的刻意引导下,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都会炒作得沸沸扬扬,挑动百姓情绪。

  真要有些理智的人,仔细思索一下,就会觉得这种炒作十分幼稚。

  前世的陈旭也喜欢看网络小说,当一本书被一万个人追捧的时候,哪怕这本书真的不值一提,也会被说的神乎其神。

  纵然去观看的时候,也会带着一种朝圣心理。

  当一本书被十个人批判的时候,哪怕很多人根本没看过这本书,也会在后面跟风谩骂。

  而且这些人,纵然后面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也会带着有色眼镜,抱着挑刺的心理前来阅读。

  如此一来,再多闪光的地方,他们也都看不到了。

  李砺看着沉默不语的方攸,一直板着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他继续说道:“人有本性,虽然相近,却有差距。拥有独一无二的人格,也正是人存在的真谛。”

  “可一国之中民众无数,许多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与见解,也许对待某一件事情,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人格的迥异,也就会使得矛盾不断,若只想以教化平息矛盾,岂不十分可笑?”

  陈旭听到这里,却是暗暗点头,每个人思索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

  比如后世看小说的时候,就好像是同一本书,有些人看得如痴如醉,认为这部小说乃惊世神作。

  然而,还有些人看了却不屑一顾,认为是垃圾中的战斗机。

  事实上,不同年龄段,不同阅历,不同知识层面的人,看相同一本小说,给出的评价却是截然不同。

  哪怕是相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看同一本书,感觉也会不一样。

  故此,你认为好的不见得真好,你认为差的也不见得真差。

  一个理性的人,遇到这种事情以后只是会心一笑,不会因为自己觉得不好,就去肆无忌惮地批判。

  也不会看到自己好的小说,就一定要把这种好强加在别人身上,让所有人都觉得好。

  然而,现实世界中,理性的人毕竟乃是少数。

  李砺神色一肃,继续说道:“面对人性本恶,面对百姓们的盲从心理,面对迥然各异的人格,如果听之任之,终究只会酿成大祸。”

  台下众人听到这里,亦是鸦雀无声。

  今日能够进入稷下酒肆的人,都是长安的精英人士,他们自然有着自己的思想,以及判断能力。

  虽说李砺的言论有些激烈,却也直指人心,直指本质。

  换成以前,很多遵崇儒家的士子听见这番言论,定然会勃然大怒,而后与进行唇枪舌战。

  可是关中这么多年,思想碰撞已经初见成效,关中士子的包容心理,也变得更为广阔。

  故此,哪怕李砺的言论有些尖锐,他们仍旧能够理解。

  李砺环顾众人,而后昂首挺胸,大声喝道:“人有恶念,有欲望,性格有差距,只会导致秩序的混乱。”

  “妄图教化万民,在如今这种状况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正如孟子所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天下百姓而言,律法即是规矩。”

  “以律法约束,因恶念、欲望犯法者依法处置,有了这层外在约束,有了律法作为底线,纵然人性迥异,他们却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如此一来,就能约束百姓的行为,使得天下更有秩序。”

  “更何况,如今正逢乱世,诸侯并起,虎视天下。乱世用重典,若一味讲究什么仁义,不过是自掘坟墓罢了!”

  方攸闻言脸色大变,喝道:“就连秦王曾经都说过,百姓如水,君王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若一味实行酷政,岂不让天下寒心!”

  不曾想,李砺闻言却是大笑起来,继而不屑地说道:“推广律法,规范百姓并不代表就是酷政,反而会给百姓创造一个良好、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对于百姓而言,有房住,有饭吃,生活安定,没有盗匪,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说到这里,李砺停顿了一下,继而说道:“当然,推行仁政、轻徭薄赋这些事情,自然也应该实行。”

  “只不过却要等待天下统一之后,才能实行这些政策。”

  李砺在论战台上慷慨陈词,不停阐述着律法的重要性,台下许多士人亦是听得如痴如醉。
首节 上一节 1546/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