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129节

  然而,黄巾军的身份,就早已注定,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前来投奔。黄巾军自己的将领,大多都是一些出身低微的平民百姓。

  平民百姓,虽然不见得就没有有才华的人。

  但是,缺乏教育的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那些士子、名士相提并论。莫说这些人,他们可能连一些豪强家中的子弟,都可能比不上。

  一个人的聪慧毕竟有限,若是不接受教育,成就不见得会很高。

  因此,张梁才会对陈旭刮目相待。

  张角把这个计策告诉他的时候,他拍案叫绝。对于自己的兄长,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今,陈旭年纪轻轻,就能由此见识,可见他的不凡。

  张梁不是傻瓜,他深知黄巾军缺乏优秀的统帅,没有智谋之士。

  千里马之所以不被人重用,那是因为别人不认识他是千里马。若是千里马,能够展示出了他的潜质,自然会被人重用。

  张梁亲自来到陈旭的营帐之中,再三向他致歉,而后向陈旭询问攻打丘县事宜。这才有了黄巾军假扮官兵,夺取丘县之事。

  黄巾军击退华雄,俘虏三百余人,那员前来诈城的君侯,正是黄巾军俘虏的一人。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他只好答应帮黄巾军赚开城池。

  丘县县衙,张梁龙行虎步走了进来,黝黑的脸上满是兴奋。

  黄巾军识字之人并不太多,他就把清点县衙物资、处理县衙琐事的任务,都交给了陈旭与王延。

  张梁走到陈旭面前,一把揽住他的肩膀,高兴地说道:“这次夺取丘县,多亏了文昭。若非有文昭妙计,我们不见得能够这么快就攻破县城。”

  “不仅如此,这次兄弟们也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张梁出身低微,没有学过贵族的礼仪,作揖什么的他也觉得太过客套。所以,但凡与人亲近,就会勾肩搭背。

  陈旭看着张梁挤眉弄眼的样子,突然感到一阵熟悉。

  此时,他不由想起了前世的一些损友。与他们交往,往往是勾肩搭背、脏话连篇。越是关系好的兄弟在一起,越是随意。

  张梁的动作,不禁让陈旭感到一阵温馨、一丝感动。

  感动之后,陈旭挣脱张梁的手臂,向他施了一礼,说道:“此战之所以能够胜利,全赖人公将军运筹帷幄,诸位渠帅亲临前线,以及众位兄弟奋勇杀敌,旭不敢贪功。”

  陈旭深知,他只是一个新来的外人,相比起那些老资格的渠帅,也太过年轻。自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若是他表现太过抢眼,难免不会遭人记恨。

  果然,陈旭说完话以后,张梁身后的众人,脸色都变得好看起来。他们看向陈旭的眼神,也更加柔和。

  却不想,张梁脸色一板,说道:“我等虽为义军,却也是赏罚分明。功便是功,过便是过。文昭立下如此功劳,又岂能不赏?”

  张梁环顾身后众人,向他们询问:“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些黄巾军渠帅,以前大多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户,身心淳朴。他们也都知道,这次若不是陈旭的计策,想要攻下丘县,绝对会是一场恶战。

  众人见张梁问话,都小鸡啄米般点头应道:“是极,是极!文昭既然立下大功,自然应当奖赏!”

  得到肯定的答复,张梁才转头看向陈旭,说道:“文昭年少有为,我还听说你曾与桥公学兵法,得到桥公真传。”

  “我虽然没什么见识,却也听闻桥公之名。本来见文昭年轻,我还心存轻视,如今想来,真是羞愧难当!”

  “我黄巾军虽众,却缺乏统兵之才。文昭既然有此才能,决不可埋没于此。我意立你为渠帅,调拨三千人,与你本部人马合在一起,归你管辖,不知文昭是否愿意?”

  张梁脸色真诚,没有一丝虚伪,坦然说到自己曾经因为年龄的缘故,而轻视陈旭。这种作态,无疑给陈旭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他这段时间,仔细打听了陈旭以前的事情,了解的越多,他越感到惊讶。陈旭年龄虽然不大,但是他以往的行事,都显示出自身的不凡。

  如此才俊前来投奔黄巾,他如何不会重用?

  他的一举一动,虽然出人意料,却能让人感动,这也许就是农民义军首领的魅力!

  调拨三千人马,再加上陈旭的本部的五百人,就是三千五百人马。再封给一个渠帅的称号,这种赏赐,可是实实在在的重赏。

  要知道,张角只交给张梁两万人马。

  前翻攻破曲周,以及与华雄相持交战,已经损失了五千人。就算加上王延与陈旭带来的三千人马,也不过一万八千。

  他留守在曲周的有八千人,带来攻打丘县的人马,只有一万人。这些兵马以前都是一些渠帅的部下,突然分出三千人,无疑会让其他渠帅手下的人马变少。

  如此,其他渠帅又会是什么想法?

  陈旭不想引起他人的反感,连忙推辞道:“旭资历尚浅,眼前有许多前辈英雄,才能胜吾十倍。我如何敢坐渠帅之位,与诸位前辈并列?”

  其余渠帅听说,要调拨三千人马给陈旭,脸色也都不大好看。毕竟,黄巾兵力就只有这么多,陈旭带兵多了,他们的部下就变少了。

  这些人虽然淳朴,却也有自己的心思。

  张梁既然见识过陈旭的才能,已经开了口,自然不会让陈旭轻易推迟掉。

  他对着身后四个说道:“你们每人出七百人,我再把自己的亲兵,调拨两百到文昭帐下,这样就凑够了三千人马。”

  那四个渠帅,听说连张梁自己都会出两百亲兵,都大惊失色,连忙说道:“人公将军不可!将军亲兵负责你的安全,如何能够消减?”
首节 上一节 129/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