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1158节

  又一个东州官吏说道:“陈文昭大军未至,只是派遣两员大将,就将益州搅得天翻地覆。”

  “双方仅仅交战两个月,主公麾下大军便伤亡数万,严颜将军被俘生死不知,刘璝、冷苞、杨怀、高沛这些巴蜀名将,全都先后战死。”

  “如今将心胆寒,士卒畏惧,如何能够守住益州?”

  “况且大将军奉天子以征四方,占据大义名分,主公乃汉室宗亲,又岂能抵挡朝廷天兵?”

  “若主公此时举城纳降,料想大将军定会厚待主公。若执意抵抗朝廷大军,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啊!”

  此人刚刚说完话,益州从事王累当即勃然大怒,将手中竹简扔过去砸在了那人脸上,满脸怒容。

  那个被砸中的官吏,指着王累骂道:“主公在此,又岂容得你来放肆!”

  王累厉声喝道:“食君之禄不为主分忧,反而劝说主公献城投降,汝心当诛!当诛!”

  随后,他来到刘璋面前喝道:“那陈旭虽然窃居大将军职位,实乃国之奸贼是也,其狼子野心天下皆知。主公若降陈旭,又岂能好过自己割据一方?”

  “益州诸人皆可降陈,纵然陈文昭占据巴蜀之地,他们也能够继续官复原职,没有丝毫损失。”

  “主公投降,最多也不过分配到一座宅子,几个佣人,而后一生都会被监视起来。若那陈文昭猜忌之心太重,主公投降之后很有可能性命不保。”

  “今巴蜀之地人杰地灵,沃野千里,城池、道路异常险峻,纵然数败于关中兵,元气未伤。”

  “只要主公能够重用才能之士,紧守关隘,纵然陈文昭倾尽关中大军来攻,又有何妨?”

  “蜀道难,粮草运输极其不易,主公只需与关中军相持数月,陈文昭必定领兵退去,益州之危自解矣!”

  “还亲主公先斩此妖言惑众、动摇军心之人,再谴精兵良将与关中军交战!”

  那人听闻王累之言又惊又怒,喝道:“你这腐儒懂什么军事?数员大将尽皆战死沙场,巴蜀之地还有何人能够担当重任?”

  “若执意与大将军为敌,劳民伤财尚且不说,若是最终没能抵挡住关中大军,岂不累得益州百姓受苦。”

  “那时,汝不但陷主公于不仁不义,还会为益州百姓召来祸端。”

  “汝一力劝谏主公以卵击石,也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名声,而置巴蜀之地数百万民众性命于不顾罢了!”

  “汝这等腐儒,又怎敢在主公面前妄言!”

  王累被骂得脸色涨红,指着那个东州官吏气得说不出话来。

  此时,不少东州官吏也都纷纷出言应和,劝说刘璋投降陈旭,好使益州免除战祸。

  郑度乃是刘璋麾下少有的名士,在益州文武之中也颇有威望,他听到这里以后,脸色亦是涨得通红。

  撸起了袖子,郑度胡子向上一翘一翘,不顾形象大声喝道:“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尔等如此劝说主公投降陈旭,是何居心?”

  面对王累的时候,那些东州官吏还敢出言不逊,可是换成郑度以后,却没有人敢出声。

  郑度发泄了一阵,转头对刘璋说道:“益州乃是老主公留下的基业,如今汉室倾颓,主公身为汉室宗亲,自当担起重振汉室的重任,又岂能投降陈旭?”

  刘璋对于郑度亦是十分敬重,当即问道:“依先生之见,当如何御敌?”

  郑度还没有说话,大殿之中忽然响起了一道洪亮的声音。

  “此事何难,某有一计,定可使得关中群敌环伺,自身难保,不敢再染指益州矣!”

  众人急忙抬头观看,才发现说话之人乃是主薄黄权。

第710章 阴雨将至

  却说黄权在大殿之内口出狂言,可以使得关中军变得四面楚歌,益州之危可以轻易解决,众人都有些不太相信。

  饶是如此,刘璋仍旧宛若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急忙起身说道:“公衡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黄权摆了摆自己的衣袖,说道:“陈文昭虽然看似强大,实则危机重重,只要有人能够在关中添上一把火,很有可能会将陈文昭烧得粉身碎骨。”

  刘璋急忙问道:“还请公衡详细道来!”

  黄权侃侃而谈:“陈文昭妄杀大儒孔融、太学儒生,威逼朝中百官,欺压天子,许多忠于汉室之人,必定对其恨之入骨。”

  “如今凉州羌患尚未完全平息,冀州袁本初又与陈文昭交恶,徐州曹孟德乃忠于汉室之人,荆州刘景升更是汉室宗亲。”

  “假使主公派遣使者,前往这四路诸侯那里晓以利害关系,相约诸侯伐陈。此事若成,纵然关中军再如何强大,面对天下诸侯的讨伐,稍有不慎亦会万劫不复矣。”

  “那个时候,陈文昭又岂有不撤兵之理?”

  “关中军若退,主公便可派遣良将复夺巴郡,甚至于攻下汉中,占据整个益州之地。”

  刘璋听到这里当即大喜过望,问道:“何人能够出使凉州、荆州、徐州、冀州?”

  ……

  文昭带领关中大军已经抵达阆中,此时城内旌旗遮天蔽日,关中士卒虽然十分疲惫,脸上却也带着跃跃欲试的表情。

  开疆拓域,建功立业是每个男人都渴望的事情。

  徐晃与甘宁两路兵马大破益州军的消息,已经先后传了过来,关中士卒闻言更是士气大振,信心爆棚。
首节 上一节 1158/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