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1004节

  “张德容本人,亦是得到了当地百姓深深的爱戴。”

  文昭听见陈群的话,有些愕然地问道:“既有此事?”

  陈群颔首道:“确有此事。”

  文昭皱着眉头,终于想起来了这件事情。

  由于有着后世的记忆,故此文昭挑选人才的时候,都比较依赖这种记忆。只不过他对于张既并没有印象,所以当初才并不看重此人。

  其实张既此人乃当世大才,能文能武,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赫赫威名。

  张既领兵平过叛乱,败过马超,退过羌人,破过氐人。

  他最重要的功绩,还是替曹魏稳定凉州、雍州,政绩斐然,被曹丕称为“国之良臣”;还被陈寿评价为“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甚至于,后有人将魏晋时期,“贾诩之筹策”、“程昱之智勇”、以及“张既之政能”并称,以赞誉此三人在各自领域内的成就。

  张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贾诩、程昱并列,可见此人的不凡。

  文昭虽然现在不知道这些,却也感受到了自己冷落了一位大才。像这种大才,想要让他们真心出仕,不能以一纸文书征辟,非要亲自前往相邀才行。

  他懊恼着拍了拍自己脑袋,跌足顿首地说道:“如此大才,吾既然如此薄待,真乃吾之过也。”

  话毕,陈旭在屋内来回走动了几圈,而后驻足说道:“吾欲亲往新丰县城,邀请张德容担任要职,长文以为若何?”

  陈群闻言大喜过望,说道:“主公若能将张德容请来,吾日后处理政务,定不会如此吃力。”

  陈群不是一个气量狭小,不能容忍之辈。

  相反,他知道纵然自己名义上乃是文昭族兄,却也不能真的就一手把持关中政务。

  若是张既能够前来助他,不仅可以为陈群分担很多压力,还能够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这对于陈群的明哲保身,却是十分有益;对于关中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啊。

  不要以为连续四年政绩被评为三辅第一,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三辅之地,加起来共有三十八个县城,其中的县令、县长之中,不乏才能出众之辈。

  连续四年,在众多县令之中脱颖而出,哪怕让陈群前去担任新丰县令,也不见得能够比张既做得更好。

  最起码,在文昭的治下,莫说三辅之地,恐怕就是一个郡国之内,某个县令连续四年政绩第一,也从未有过此事。

  文昭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些,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位大才,就准备亲自前去邀请张既,前来蒲坂任职。

第605章 鸿门亭

  文昭从来都是一个雷厉风行之人,既然已经决定前去亲自征辟张既,他就轻装上阵,只带领了一百个侍卫,就星夜兼程往新丰赶去。

  新丰县城,位于京兆尹境内,距离长安亦不是太远;文昭等人从蒲坂出发,一直往西奔驰而去。

  这一日,文昭等人行军累了,就到达一个亭子歇脚。这个亭子相比起其他长亭,却显得尤为气派。

  文昭心中大奇,忍不住向左右问道:“此乃何地,为何这个长亭如此大气?”

  典韦、典满、关平等人,对于此地都不甚了解,故此也根本答不上话来。

  却说这里的亭长,看到文昭等人鲜衣怒马,甲胄精良,人人如龙,就知道遇到了大人物。特别是为首那一人,很有可能是一位将军。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让人将亭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文昭等人迎了进去。

  此时听见为陈旭之言,他急忙说道:“阁下有所不知,此亭乃鸿门亭是也。当初西楚霸王项羽和高祖会于鸿门,这个亭子也跟着出名了起来。”

  “及至后来,高祖得天下,本地官吏就将鸿门亭修建得极为壮阔。”

  文昭心中暗暗思量:“看来当初的鸿门宴,应该就发生在这一带了。”

  想了一阵,他才再度对鸿门亭亭长问道:“我等此去想要赶往新丰县城,不知此地离新丰还有多远?”

  鸿门亭亭长闻言,急忙答道:“过了鸿门亭,就已经抵达新丰境内。”

  文昭心中大喜,想到将要看见张既,当即感觉神清气爽。他让典韦安顿好麾下亲兵,就开始与鸿门亭长,天南地北的扯了起来。

  这次出来,文昭不仅想要见见张既,还准备好好散散心,故此就问道:“此地可有什么名胜古迹,可以供人游览?”

  鸿门亭亭长亦是刻意讨好文昭,当即说道:“要说新丰县城之内,最出名的莫过于骊山。”

  “骊山高耸入云,景色秀丽,山上遍布着烽火台等各种景观。自周、秦、汉以来,这里一直都是皇家园林,离宫别墅亦是极多。”

  鸿门亭亭长十分健谈,说起骊山的时候亦是滔滔不绝。

  “上古时期,女娲娘娘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烽火戏诸侯’;秦始皇更是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

  不得不说,骊山有着极其厚重的文化历史。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文昭还知道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也在骊山之下;而且盛唐时期,唐玄宗与杨贵妃,也在此地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

  及至后来,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之上;张学良和杨虎城,就在此发动兵谏,迫使老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首节 上一节 1004/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