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抖音通万朝,老祖宗兴奋麻了 第97节
再看,
没错,就是他的崽……
“朱重八……这就是你跟老娘保证的,咱家标儿没遗憾?”
“说……老娘死后,你干了啥?老娘就说嘛,标儿年纪轻轻怎么可能活不过你这老东西!”
老朱看着自家妹子双手插腰这架势,明显有些慌了,嗫嚅着:“妹子,这……这肯定有啥误会,标儿咋会成最遗憾太子呢。”
可天幕上朱标的身影清晰无比,容不得他否认。
马皇后怒从心头起,一把揪住老朱的耳朵,用力一拧:“朱重八,你给我好好交代,是不是你没照顾好标儿!”
老朱疼得龇牙咧嘴,连忙讨饶:“妹子,疼疼疼!咱真没干啥,咱对标儿那是掏心掏肺啊。”
“妹子,你松手,孩子还在呢!”老朱一把拨开马皇后的手!
同时他心里也很疑惑……自己家标儿怎么就成了最遗憾的太子了?
怎么就遗憾了?
朱标此时也很郁闷,看天幕这架势,自己好像更惨吧!
还有他爹,那嘴是当和尚时来过光咋滴?
说啥来啥,妥妥的乌鸦嘴!
之前说,大明断无造反之人,然后他四弟,点头yeS摇头NO奉天靖难gO gO gO!
接着又说……没有昏君,然后出了个大明战神,差点给自己送走,让太医好一顿忙活才算是救过来。
现在又说……他,这……这他还能好了???
老朱此时看着一脸郁闷的朱标,满脸疑惑的走到朱标身前。
“标儿……来、来,你告诉爹,你那遗憾了?”
“你怎么就是最遗憾的太子了?你告诉咱?你遗憾在哪了?”
朱标没有回答老朱的问题,哭丧个脸说道:“爹!要不你还是别说话了吧?您这嘴太灵验了……”
老朱:???
“啥……你说啥?你给咱再说一遍??”
老朱还想再说话,马皇后上去朝着老朱头就是一下子。
“说啥?你耳聋是吧?耳聋是吧……闭嘴!没听见标让你闭嘴啊!”
……
老朱委屈极了……
与此同时天幕之上,旁白响起。
「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是史上最稳太子爷,史上最牛小爹专业户!大明,懿文太子朱标!」
“拿下!压下去八十军棍,狠狠的打,狠狠的打!”画面中朱标身穿蟒袍,霸气无比!
紧接着画面在天幕上不停切换!
霸气的BGM也随之响起。
“一家哭总好过百家哭,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
“国家自有法度,孤便是要整理纲纪!”
“孤就是要惩治这些人,让天下人都看看,我朱家的天下没有贪官污吏的容身之所!”
“你们是孤的弟弟,要么为大明做一个戍守边关的塞王!”
“要么做一个京城圈养起来的潇洒王爷!”
“这是孤给你们的两条路!”
……
小太监:“皇上旨意,诛九族……”
朱标摆了摆手,“慢着……给孤改成夷三族!”
罪臣:“太子仁慈!”
……
老朱看着天幕上朱标那霸气的模样,那是越看越满意!
这种成就感比老朱干啥都带劲,亲手培养的太子,就是像咱。
“哈哈哈……妹子你看,咱家标儿多霸气,多威武!”
“好一句“一家哭好过百家哭,百官哭好过百姓哭!”好、好啊!”
“好啊!咱的标儿长大了!哈哈……”
朱标:“然后就死了!”
马皇后看着哈哈大笑道老朱,手指了指大殿的墙角“朱重八……给老娘去那墙角蹲着!”
而其他位面的人看到这都懵逼了。
你管这叫遗憾?
有没有搞错?这叫遗憾?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登基大典呢……
大汉。
刘据此时开始有些怀疑人生了。
啥时候太子权力这么大了?
他当了这么多年,他咋不知道?
还能改圣旨?还能处置百官?
这……天幕你不会是看我是个憨厚、正直的老实人,诓骗于我吧?
……
隋朝。
此时的杨勇有话说!
“轮遗憾、轮悲惨那个能比的上我啊!”
“本以为自己二弟杨广干的事被亲爹看见,自己的太子之位稳了!”
“结果……第二天他爹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抱着一个小孩对百官说这是大隋未来的接班人……”
“谁有我惨啊!好好地啥都没做就被废了!”
看着自己爹抱着不知道哪来的小孩,正逗的不亦乐乎,杨勇默默的擦掉了眼角的泪水,把委屈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第103 章 刘据、李承乾:这样的爹请给我来一箩筐!
杨坚此时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儿子那幽怨的小眼神!
正逗着怀里的杨世民咯咯乱笑。
自从获得天幕上边那个血脉继承奖励以后,他与杨世民就有了种特殊的联系!
可以说现在……这小世民比亲儿子还亲。
……
大唐。
李二此时看着天幕眉头一皱,“这……是太子?”
“这能是太子能有的气势?”
李承乾在一旁听到李二的话,心中五味杂陈。
此时天幕之上旁白响起。
「朱标,可以说是所有封建王朝中太子之位最稳的和太子中权利最大的人!」
「号称明朝二皇帝,甚至说他想要造反当皇帝,他爹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心甘情愿的把皇位让给他。」
「就这么说吧,假如朱标造反,只需要跟他爹说一声我想当皇帝!」
「他爹老朱会立刻让人准备登基仪式,他娘马皇后会连夜为儿子做好龙袍。」
「他的弟弟们会来上一句,大哥……天冷了……加衣吧!」
「如果想削藩,他那些弟弟们会一个个排着队主动交出兵权!」
「也是唯一一个历史上和老爹共用一套班底,弟弟们都服他,老爹极度信任他,自身能力又极其强悍,最关键的还是朝堂所有人都认可这位太子。」
「造成这样的原因无他,就是有了一个好爹,亲爹给的底气!」
天幕下。
大明。
上一篇: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