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9节

“绝情?”徐闻被气笑了:“你特么的脑子有泡吧?人是你们抓的,又是你们以此为借口威胁于我,还有脸说我绝情?”

他大声嘲笑:“你等书香门第出来的人,莫非连脸都不要了?”

“你!”吴万面色一沉。

徐闻不与他理论,转身看向吴老爷:“世伯,你叔父去世,怎的不在家守孝,反而带着一家老小前来退婚,真当是读书人所为?”

吴老爷登时脸色铁青。

吴万喝道:“莫要胡说,我叔公一直在家,身体硬朗的很!”

徐闻心中一动,说道:“果然,岳冲劫棺,是你们设下的圈套!”

“前日你们退婚不成,便言语激我,想让我轻生。”

“又派村头张麻子来探视,确认我是否轻生了,不巧张麻子回去后碰到岳冲。”

“应该说是刻意碰到,你们算好了岳冲回家的时间!”

“岳冲每日去做苦力,下班很准时。”

“张麻子以言语刺激岳冲,恰好你吴家运送棺材的队伍出现,令他生出抢棺的举动。”

徐闻大脑飞转,一顿分析,听得众人目瞪口呆。

“徐闻,你的故事编的不错!”吴老爷双眼微眯。

心中却是惊讶,此事居然让这小子猜出个七七八八了!

吴家的确在下套,不然也不会选择今日再来退婚。

不过即便被揭开,也不能承认,否则传出去对吴家的声誉影响颇大......

“甭废话!”吴典史阴恻恻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岳冲已然犯下大案,你能保得了他不成?”

我是不能保他,但你吴家可以......徐闻呵呵一笑:“此事你们要是愿意和解,退婚之事徐某亦可退让一步。”

说着,从怀中掏出婚书,夹在手中晃了晃:“赔偿金,便降到一千两,不能再少了!”

他故意展开,露出婚书上刺眼的几行字,以及一堆令人窒息的名字。

正经合法的婚书,上面不仅要写着男女双方的名字、生辰,还要写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以及双方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名字等等。

两家皆是书香门第,上面两代做过官,个个都是本县有头有脸的人物。

扫过名单,吴老爷彷佛看到了自己的太爷,他沉声道:“事到如今,你还敢狮子大开口!”

徐闻道:“徐某一介秀才的脸面,岂能不值千金?”

“话已至此,世伯若是不答应,那便准备让婉儿来徐家吃糠犁地吧!”

说着,故作感叹:“家里穷的要紧,干粗活的仆人又被抓走了,婉儿嫁过来多个人也能多双手干活。”

“下个月便成婚!不能再等了!你们回去好生准备吧!”

既然你们耍阴的,抓我的软肋,别怪我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捅你们的腰子!

“爹!”吴婉儿急了,哭出了声。

她自幼过惯了小姐生活,一心想着要嫁给官人,如何能吃得了苦?

“你这小子!”吴老爷咬牙切齿,恨不能踹徐闻两脚。

但对方有婚书,掌握着主动权。

为了女儿下半辈子的幸福,最终吴老爷长叹一口气,只得点头同意。

“一千两便一千两,自此吴徐两家姻亲断绝,不复来往!望你以后莫要纠缠!”

“此事也作罢?”徐闻指了指棺木。

吴老爷冷哼一声:“作罢!”

“世伯爽快!婚书与银子,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岳冲被放回,旁人被清退,院门关闭,准备交易事宜。

很快,吴家取来一个木箱,里面全是五十两的大银锭,足足二十个!

在场诸人,除了吴老爷和吴典史,余者皆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银子,纷纷张大嘴巴。

徐闻亦是大开眼界。

那些影视里吃顿饭动不动甩出几十两银子的场面,是纯扯淡!

谁家好人随便吃顿饭,结账给人扔十几万现金,说句不用找了?

就这一枚五十两的银锭,放后世至少能卖二十万,若是经过权威机构评级,高至五十多万!

这二十个,便是一千万......

徐闻两眼放光,忍不住握起一个掂了掂。

富贵的沉重感扑面而来!

他的表情被吴家看在眼里,便是仆人也面露鄙夷之色。

鄙视归鄙视,但若银子在自己手中,那就另当别论了。

收了银子,徐闻指了指院中那口棺木:“还请吴伯父把棺木带走。”

吴老爷瞥了一眼,不冷不热道:“留着吧,下月乡试,祝你升官发财。”

徐闻笑道:“谢了!但徐某升官发财,不靠吴家,你们还是带走吧!”

吴老爷冷哼一声,命人抬走。

吴家之人悻悻离去,吴婉儿回首望来,如释重负,不复先前娇滴滴的模样。

这场退亲闹剧,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收场,很快传遍整个永宁乡。

第8章 不当兄弟当仆人

夜幕降临,天已擦黑。

徐闻躺在床板上,透过窗户仰望皎皎明月。

穿越不过三日,便发了一笔财,徐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

一千两银子的巨款,该怎么花呢?

欠唐达的几百两先不急着还,还有半年期限。

去经商?

利用现代知识制造肥皂、玻璃等物品赚钱?

大明立国不久,商人的地位处于历史最低点,只怕前脚经商,后脚就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而且下个月就是乡试,自己还得挑灯夜读,备考举人,哪有那么多时间搞发明创造?

不经商的话,这么多银子惹人眼热,只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徐闻思索良久,决定先投资,把银子花出去。

古代投资什么硬通货稳赚不赔?

土地!

当地主!

一大早,徐闻便带着岳家兄妹前往里长家。

田地买卖,由永宁乡的里长负责管理。

大明的行政划分,从中央朝廷往下,为省、府、州、县,县以下则实行里甲制。

以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从中推选丁粮多的十户,轮流担任里长,一家干一年,十年一周转。

剩下的一百户,分为十甲,每甲十户。

和推选里长一样,根据粮食多寡,每户轮流担任甲首。

里甲制如同后世的乡镇制度,甲首如同村长,里长如同乡长。

二者不算官吏,因此靠下面推举,凭本事上位,谁家粮多谁先当。

里长魏逻颇有家资,是本地小地主,住在小镇上,永宁乡最繁华的地带。

周围一片古代城镇的情景,建筑风格和影视剧里武大郎家附近颇为相似......

今日逢集,街上十分热闹。

乡民们穿着朴素却整洁的衣裳,或肩挑手扛,或推车挽篮,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到。

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没有喇叭呼喝的时代,有着独特的乡村烟火味。

徐闻头戴四方平定巾,一身读书人打扮,颇受关注,拥挤的道路上自觉让道,百姓们眼中充满尊敬。

也有认识他的,在背后指指点点,似是议论吴家退婚之事。

背后议论,徐闻自然听不到,带着岳盈盈和岳冲左顾右看,想要消费。

首节 上一节 9/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