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856节
他顿了顿:“还有,你手上的汗太多,刺杀前,过于紧张了。”、
观心咬紧下唇,眼中泪光盈动,声音颤抖却不服气:“你……你明知道我会行刺,为何还让我靠近?”
徐闻负手而立,语调一如既往的冷静:“因为我想看看,你有没有那个胆子。”
观心闭上眼,坚定道:“我杀不了你……但我不后悔!要杀要剐随便来!”
“是山名宗全派你来的?”徐闻问。
观心没有应声,脸上没有动摇,沉默是她最后的尊严。
帐中陷入短暂的寂静。
旁边暗卫询问道:“王爷,该如何处置此女?”
徐闻看了一眼姿色可人的日本皇女,笑了笑道:“别浪费了,带下去排队吧!”
暗卫一怔,随即露出一缕笑容。
若是寻常女子,他们根本看不上眼,但面前这位,可是日本天皇之女,不管身份地位,还是姿色,都有资格被暗卫征服。
观心女王被押住,挣脱不得,却猛地转头,双目含怒,直视徐闻。
“徐闻!”
得知自己的命运,她声音颤抖大骂道:“你这堂堂一国之王侯,竟设下圈套诱我前来,再以权谋羞辱于我!你不但无耻,还无德无道!”
她眼中泪光闪烁,并非委屈,而是带着恨意:“你以为胜者就能为所欲为?你不配为王,不配为人!”
帐中气氛顿时凝重。
徐闻不怒反笑,缓缓起身,目光冰冷,望着这个日本皇女的模样,就像在看一个已经失去价值的棋子。
“你竟有脸骂老夫无耻?”
徐闻喝道:“我大明堂堂行军、光明正大,与你国议和三次,皆被虚言欺瞒,你们说议和,却又暗送毒簪,要刺本王?”
他冷笑,拂袖而立,眼神森寒如霜:“真正无耻的,是你们这群倭寇!身为君子之邦,却以伪和为名,行暗杀之实;自称礼仪之国,却遣皇女为刀,欲在床榻之间行刺杀之举!”
“还有你!身为皇女,竟以身体为诱,简直下贱!”
观心咬牙不语,身躯颤抖,既是羞愤,也是绝望。
徐闻不屑地扫了她一眼,冷声道:“你们这些倭寇,从不懂什么叫德行!今日敢行刺之事,明日便敢背盟叛约,对你们这种披着礼义之皮的狼,我徐闻从不心软!”
“至于你!”他看着观心,冷然一笑:“你还活着,只因为你还有用!能让本王的部下找到一丝成就感,仅此而已!”
“胆敢刺杀本王,我会让你后悔活着!”
说罢,徐闻拂袖,然暗卫将人拖出去法办。
观心女王咬牙切齿,泪水再一次滚落,因为恐惧,也是因为国破家亡的无力和愤怒。
徐闻回到榻上,重新坐下。
窗外的夜风仍旧吹动营帐,灯火摇曳。
他伸手将落下的战报翻开,淡然道:“连刺杀都使出来了,看来他们是急了!”
第1024章 进军京都
翌日,清晨。
徐闻下令将昨夜观心女王行刺一事宣告,斥责日本无信,胆敢屡屡挑衅大明。
于是决定出兵京都。
徐闻下达军令,只留一万人加伤兵固守其地,其余三军,明晨出发,直取京都!
军议之中,不少随军参谋、赞画官出言劝阻,应当缓缓推进。
他们理性分析:觉得大军深入,补给线拉长,倘若敌军从背后偷袭,前后受敌,风险不小。
“京都虽近,但敌军大本营亦在其周边,如今贸然进击,恐为强弩之末。”
徐闻听完只是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后淡淡一笑:“京都距此不过百里,三日必至,我们不动,他们调兵,我们一动,他们手忙脚乱。”
他缓缓站起,眼中闪过精光,“以我明军之势,直击心脏,三日之内夺其城池,天皇震恐,大局自破。”
将领们听罢,齐声应诺。
军令一出,次日拂晓,明军数万人如狂风掠地,铁骑如潮,自营中奔涌而出,战旗猎猎,旌甲如云。
京都百里之地,瞬间笼罩在兵锋之下。
就在日头跃出地平线的那一刻,明军主力,开始了他们最后一段进军,直指日本千年帝都。
京都,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城市。
自桓武天皇于794年迁都此地以来,这里就是日本权力的象征,历任天皇居住于此。
直到未来的十九世纪,日本发生倒幕运动大政奉还后,明治天皇才将国都迁往江户,改名为东京。
京都,在日本人心中,是帝王之城、神社之地、贵族之家、礼法之根。
这里是日本的“长安”,神赐的地方。
而今,这神赐之地即将被一支来自大明的铁流踩在脚下。
进军途中,果不其然,已有数股日本大名率兵前来支援京都。
这些援军来得匆忙,多为各地大名自发响应幕府号召,企图凭军功换得更高封赏。
他们兵力不弱,士气亦足,自认为可以阻明军锋芒。
但很快,他们明白了什么叫“误判”。
徐闻没有绕行,也不布阵,只是一句命令:
“冲!”
明军一往无前。
火铳、长刀、重甲步兵,层层推进,如潮水般涌入敌阵。
战场之上,明军毫不留情。
第一战,伏见南郊,遭遇赤松家的两万勤王兵。
对方刚列阵,尚未完成鼓声,便被明军火器三轮轰击,溃不成军。
第二战,宇治川边,长曾我部亲征一万五千人,全军列舟登陆。
结果刚一靠岸,被火箭雨扫中粮船,炸成水火两重天,主将战死,尸浮半河。
第三战,草津近郊,一支小藩混编部队想来偷袭夜营,反被夜哨提前察觉,明军引其入林中设伏,重铳夹击,斩首过半。
接下来的两日内,明军连续七战七捷,斩敌六万,简直如割稻草一般轻松。
一些勤王大名匆忙驰援,本想着“挽救国难、封赏可期”,结果像“肯德基宅急送”一样,一个接一个地送上门,结果一个比一个死得快。
原本嚷嚷着“抵抗到底”的地方武士头领,一看这战损比,脸都绿了。
明军每战几乎零损伤,己方却尸横遍野。
许多大名冷汗直流,暗骂幕府扯虎皮扯得太狠,竟敢拿他们去堵这支凶神恶煞般的部队。
“我们拼光了部下,回去拿啥守地盘?”
这些部下都是他自己领地的武士,一旦拼光了,这些大名就啥也不是了。
于是。
开始有人撤兵,有人开溜,有人干脆跑路换装,扮成农民躲进山林。
京都沿途的阻击一下少了一大半。
此时,明军距京都不过三十里。
胜利仿佛唾手可得,战鼓在远处隐隐作响,杀气如刀穿云。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飞马而至,翻身下马,跪地禀报:
“启禀越王!后方军需补给遭袭,原本投诚的大名佐藤家,突然背叛,纵兵焚烧粮道,意图截断大军粮草!”
众将一惊。
徐闻闻言,却没有立刻发怒,而是缓缓坐下,拿起案上茶盏,轻轻喝了一口,眼神里没有惊慌,只有森冷的笑意。
“我就知道,狗,改不了吃屎。”
他缓缓道:“一个刚低头求饶没多久的家伙,就敢在背后动刀?很好!”
徐闻早就料到了会有今天,也正想来个杀鸡儆猴。
他立刻下令:“全军暂停进攻,防线稳定即可,命嫡孙徐林带三万兵马回援后方,务必在三日内平叛,片叶不留!”
“徐昭随军,观战见习。”
徐昭是他的曾孙,十五岁,初临战场,这是个机会,也是考验。
徐林领命,火速驰援。
......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