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32节

也是也先挺能逃的,才没有被抓住。

对方既然愿意来朝贡,那就让它帮大明放牧草原吧。

正好大明对草原的控制力有限,养条狗来看门也是不错的。

朝贡请求被大明同意后,也先乔装打扮,混进使团中。

他想看看能够轻松击败自己的大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虽然那些商人给他描绘过,可很多东西,不是言语能够形容,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真正感受到。

这也正是也先进入到大明后的想法。

那一望无际的农田,宽阔笔直的官道,富足悠闲的百姓,巍峨的城墙,盔甲鲜明的边塞军人。

无不证明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帝国。

而且正处于它的壮年期,敢于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这些发现也让也先庆幸自己的举措得当,及时的向大明称臣。

接引使团的礼部官员,在被塞够了红包后,也很好说话。

对于他们一路上刺探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这群草原土包子就没有见过这么壮丽的山河。

到达京师,他们带来的贡品被锦衣卫接收,点选。

瓦剌使团出手大方的名声,已经传到了京城。

这个接待使团的肥差被人争抢,最后当然落到了王振的亲侄儿,王峰手中。

点检贡品时,王峰一眼就看中那匹照夜玉狮子。

高大神骏,浑身上下雪白没有一根杂毛。

平日里也先对它也是精心照顾,让它油光水亮,在阳光下,整匹马都熠熠生辉,让人目光看到后,就离不开了。

想着自家叔叔不是缺一匹好马,司礼监掌印太监,堂堂的内相,当然要有符合他身份的座驾。

这匹马就很不错,适合献给他。

至于这是不是贡品,完全不在王峰的考虑范围内。

献给皇上的东西,最后还不是落到自家叔叔手中,自己这不过是提前拿到罢了。

第889章 请求和亲?

北京。

紫禁城。

奉天殿。

瓦剌使团一行十余人跪伏在殿门外。

也先身着蒙古贵族服饰,低眉顺目地跟在正使身后。

他借着行礼的间隙,悄悄抬眼打量殿内情形。

年轻的皇帝朱祁镇端坐在金漆雕龙的宝座之上,面容清秀却透着几分倦怠。

在他身后,一个白面无须的中年太监垂手而立,眉眼间尽是精明之色。

想必这就是那位权倾朝野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也先暗自盘算着。

临行前,往来关内的晋商就曾特意提点:这位王公公最是贪财,若不先行打点,朝贡之事必生波折。

为此,也先特意备下了厚礼。

他在草原上摸爬滚打多年,深知舍得金银,方能谋得更大的利益。

目光左移,文官队列最前方站着一位身着绯袍的官员,气度不凡。

也先瞳孔微缩,暗道此人必是当朝首辅徐谦,武国公徐华的二弟。

看到徐谦,也先不由想起前段时间在草原上,被徐华追得狼狈逃窜时的日子。

实在太苦了!

徐家几人的样貌特征,也先牢牢记在心中。

冗长的朝贡仪式开始了。

瓦剌正使跪行上前,双手呈上称臣表文。

礼部官员抑扬顿挫地宣读着贡品清单:“瓦剌部进献良马五十匹、貂皮二百张、鹿茸.........”

也先的眉头突然一跳。

他敏锐地注意到,清单中竟没有他那匹照夜玉狮子!

那可是瓦剌部世代相传的宝马,是整个瓦剌部在草原立足的根本。

靠着这匹神驹的血脉,部落培育出的战马总是比其他部族更胜一筹,无论是追击还是逃命都占尽先机。

而这匹照夜玉狮子,更是这一代马群中最出色的种马。

也先此次忍痛割爱,就是指望能讨得大明皇帝的欢心。

如今宝马怎么没在贡品清单上?

也先强压下心头疑惑,保持着恭顺的姿态,没敢打断仪式。

朱祁镇听着礼部官员宣读的贡品清单,龙颜大悦。

他轻抚龙椅扶手,朗声道:“今日瓦剌部归顺,实乃大明之福,着礼部即刻拟定规制,封瓦剌首领也先为瓦剌都总兵,赐漠北草场,署理漠北诸事。”

跪在殿中的也先闻言,心头一松。

虽然宝马之事仍让他耿耿于怀,但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然达成。

有了大明朝廷的正式册封,他的部落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在漠北立足。

看来送给王振的那些金银果然没有白费,日后还要多多打点才是。

使团团长见皇帝心情甚好,壮着胆子又上前一步,结结巴巴地说道:“臣...臣代我部大王,恳请迎娶大明贵女,结......结为秦晋之好。”

这番文绉绉的说辞,是那些往来关内的晋商教了许久才学会的,此刻说得磕磕绊绊。

此言一出,殿内欢快的气氛骤然凝固。

朱祁镇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冰冷的眼神如刀般刺向使者。

这位年轻的帝王虽然平日优柔寡断,但此刻端坐在龙椅上,却代表着这个庞大帝国的威严。

使者被他盯得浑身发抖,额头渗出冷汗,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说错了什么。

这些话可都是大明商人教自己说的啊,他们大明人不应该最懂大明人么,怎么会变成这样。

“尔等这是要大明和亲?”

一直沉默的首辅徐谦突然开口,声音冷峻。

作为朝中重臣,在对外事务上他必须与皇帝保持一致立场。

使者猛然想起商人的叮嘱,慌忙解释:“不不不,绝无此意!我部纯粹是仰慕汉家文化,草原各部向来有联姻结盟的传统......”

收了厚礼的王振见状,也赶紧帮腔:“启禀陛下,老奴听锦衣卫禀报过,瓦剌部确实有此习俗,当年他们能在草原崛起,正是靠联姻结盟,他们此举,想必是真心想要示好。”

说着,他偷眼观察皇帝的脸色,生怕自己的说情适得其反。

殿中气氛一时凝重。

文官队列中已有御史跃跃欲试,想要出列弹劾;

武将那边更是有人按剑怒目。

也先跪在地上,心跳如鼓,暗骂那些晋商误导了自己。

早知如此,就不该提这个要求!

徐谦冷眼旁观,见王振竟为瓦剌使团说话,心中顿时了然。

这瓦剌人怕是下了血本,才买通了这位贪财的司礼监掌印。

如今父亲徐闻远征中南,兄长徐华镇守边关,朝中唯有他独撑大局。

作为首辅,他必须谨言慎行,既要维护朝廷体统,又不能与王振正面冲突。

“不管是谁教你们,在朝堂之上提出此等要求,尔等都需谨记!”

徐谦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我大明自太祖重光汉室以来,便为洗刷数百年来异族侵扰之耻,我朝自开国至今,从无和亲之事!”

徐谦每说一句,就向前一步,气势逼人。

“永乐帝两次挥师北伐,就是要彻底扫除北元余孽,永绝后患,尔等今日竟敢妄提和亲,莫非是要我大明重蹈弱宋覆辙?”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砸在瓦剌使团心头。

也先跪伏在地,心中已将那些出馊主意的晋商骂了千百遍。

看徐首辅这架势,若再纠缠此事,怕是要被当场逐出朝堂。

首节 上一节 732/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