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05节

当时在这位越王面前,自己可是生怕行差踏错,话都尽量少说,怕做错什么,又会惹来徐闻的训斥。

离京数年后,现在这个自己命中注定的克星又回来!

朱祁镇也只能愤愤地说道:“不是说告老还乡,就此隐退吗,还来北京干什么?难不成要朕给他老家再修个越王府,他要是愿意回去,朕也不是不能修啊!”

只要徐闻不在京师,哪怕是给徐闻修座皇宫,朱祁镇也是乐意的。

他是真害怕见到徐闻。

即便现在已经亲政了。

“是是是!他还回来作甚......”

论起对徐闻的心理阴影,王振可不比朱祁镇小,两人也算是难兄难弟。

当年王振可是差点被越王直接弄死,所以皇帝的话他表示万分的赞同。

“就是,你说他徐闻已经做到人臣巅峰,该有的都有了,识相的就窝在自己老家,不要出来碍眼了,怎么就是不识相了?”

朱祁镇来回踱步,心急如焚。

“王伴伴,你说徐闻要是要宫内觐见怎么办?”

“这个.......”

王振也想过这个问题,而且很慌。

那位越王身上被各位先皇加持了太多的东西,剑履上殿不说,御赐尚方宝剑可都在对方手上。

从理论上来说,徐闻带着尚方宝剑上朝,冒着和皇室决裂的风险,直接把王振给砍了,朱祁镇当时也不方便说什么。

毕竟这是老朱家给人的东西,皇帝也不敢不认啊!

在没有想办法剥夺对方这些权利之前,看到这位越王,王振就感觉有点脊背发凉。

徐闻这位能文能武的顶尖强者,说要诛杀国贼的话,王振觉得他是真会动手的。

那国贼是谁了?有点难猜啊。

“他一个致仕官员,也没理由来紫禁城,没事的。”

虽然自己心中害怕,王振还是在尽力安抚朱祁镇。

其实他有意把一个关键点忽略了,那就是名义上,朱月蓉是他的姑奶奶,那徐闻就是他姑爷爷,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走下亲戚来说很正常吧。

徐闻当然不会闲得无聊,去找朱祁镇。

当初就是因为不想看到这倒霉孩子,自己才不干的。

现在哪会拿热脸贴冷屁股,安成公主也懒得去。

宫中自己唯一的熟人,张太后已经没了。

对于现在皇宫的主人,朱月蓉表示那就是个有点血缘关系的年轻人,真不熟。

第856章 全都老实了

越王回京,原本热闹腾腾的京师官场,突然静了下来。

不久前,王振还带着他的狗腿子们围攻越王府一派官员,甚至将矛头对准了首辅徐谦。

如今那些攀附司礼监的狗腿子官员,个个默不作声,装死充楞。

就连正统皇帝朱祁镇,也不敢找徐谦的茬,内阁所奏票拟,一律通过。

这段时间,内阁的工作出奇的顺利,可谓政通人和。

徐谦直接无语。

老爹的影响力简直太大了,只是回京,甚至都没当众露脸,便能震慑一众宵小,简直可怕!

自己身为内阁首辅,大明第一人臣,还差得远呐!

鉴于各方的识相,徐闻并未入朝。

不过,却下了一道邀请,请越王府一系的一干重臣,赴王府宴会。

至于是何理由?

没有任何理由。

单纯的聚一聚。

徐闻此举,无非是想让皇帝和王振知道,这些大臣是他越王的人。

敢动他们一根毛,自己便会入宫,找他们好好说道说道!

如此明目张胆的宴会,朝中居然无一人出言弹劾。

放在以前,管他什么勋贵,非得喷死他不可!

英国公张辅又如何?

若胆敢私自设宴邀请大臣,照样弹劾,照样喷!

王振养了那么多御史言官,面对越王这种出格的举动,竟出奇的一个个装死!

平时牛逼轰轰那股子劲呢?

还以为个个都刚正不阿呢,原来也是看人下菜碟。

无耻!

越王回京的轰动,在京城中折腾了半个月后,朱祁镇和王振这两个人的提心吊胆中,慢慢归于平静。

接待完门生故旧,和那些日常的礼尚往来后,徐闻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此刻他已经踏上了久违的巡边道路。

这条路以前他不知道走了多少遍,就是为了调研边镇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

可自己隐退才多久,就听到那些制度已经开始慢慢被破坏。

徐闻就是想看看,究竟崩坏到什么程度。

考虑到这次北巡的环境并不好,甚至还有些危险,所以徐闻三代之中,只带上了已经成人。

以后注定要接过武国公担子的徐林,其他人感觉没那个必要。

徐欣当然还是吵着要去,但都被徐闻拒绝。

重走以前道路,徐闻的第一感觉,至少这条官道维持的还是不错。

想了想也正常,朝中现在不缺钱,朱祁镇虽然亲政,可是政务主要还是由内阁处理。

作为首辅的徐谦,从小就被徐闻耳提面命,当然清楚道路的重要性,所以相关维护费用还是能保证的。

下面具体办事官员,拿点该拿的,事情还是都干了。

此次的第一站,就是新宣府镇,除了名字继承了这个宣府,实际的兵镇,已经跳出长城范围,执行积极防御政策。

往北扩了两百多里地,快北伸到后世的内蒙古境内了,也就是囊括了现在部分漠北草原。

一路上,徐闻还敏锐地察觉到,往来的赶着牛羊的商队是不是多了点。

十多年前,也是这条路巡边时,可没这么多商队。

而且朱棣令下,所有的边镇执行严格的互市制度,牧民用牛羊肉来交易铁器和盐茶是允许的。

但是数量和品类均被控制,他们只能买一些粗铁制成的铁锅,铁壶,其他能作为军事用途的,想都别想。

如此控制之下,自然牛羊肉的交易也不太多。

但大明无所谓,北伐之后已经控制的很大面积的草场。

洪武年间困扰帝国的缺马,牛羊肉短缺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缓解。

苦的是草原上的牧民,蒙元残余势力消失后,他们既没有冶炼的技术,被大明管控,也没有原料。

就连部落之间的冲突,都已经快退化到用骨箭头。

大明当然乐见其成,对于中原腹地来说,不闹腾的牧民,才是好牧民。

现在徐闻看到这些牛羊数量,已经大大地超过了互市的范围,事有反常必有妖。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徐闻出行,虽然还是车队,但没有搞特殊化。

用的都是从其他车马行调来,和其他行商无异的马车,驽马也都是普通配置。

这次微服私访,化作行商车队,更接地气。

没有徐欣和安成公主两位女眷,一行男人行事方便多了。

包括护卫的暗卫,大家都是糙汉子,和普通人一样,遇店打尖,野外扎营便是。

远离朝堂这么些年,徐闻身上的官味也渐渐褪去。

配上身上的员外府,活脱脱就是一个富商。

而徐林跟在身边,则是认真学习,准备接班的少当家。

加上整个商队都是精壮小伙,又乐于助人,很快就围绕着他,聚齐了一堆车队,竟然隐隐形成一个庞大的商队。

大家都很喜欢徐闻这个健谈,爽朗的老头,看上去就是个老行商了。

首节 上一节 705/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