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02节
虽然在皇城的日常采购上,一群王八蛋已经尽力上下其手,给自己捞好处了。
可是每年却有海量的进项,再加上从永乐帝开始,皇家就没什么铺张浪费的习惯,所以这些钱根本就花不完。
这么多年积累下来,内库的金银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进一步查实,王振才明白,这些钱从何而来。
都是那个无处不在的四海商会进献的。
而这个商会除了皇家外,最大的股东,明面上是总会长唐达,实际上却是越王徐闻!
王振还没当太监有进宫之前,就听说过徐家权势滔天。
光是一个活着的异姓王,就属大明朝开国以来第一遭。
但他没想到,徐家是如此有钱!
简直富可敌国!
顺着这条线查下去,王振越看越心惊。
天下第一商会的四海商会。
天下第一的情报组织暗卫。
以及战舰战船遍布全球的大明海军。
全都受越王府节制!
知道这些后,王振对越王府越发的心怀畏惧。
也难怪自己的大靠山,小皇帝朱祁镇,对待越王徐闻都是毕恭毕敬。
现在手头这份情报就提到几年前的那场叛乱旧事。
那时整个海军,十多万人齐齐动员起来,就为了肃反。
这样的动员能力,还有武力,让王振如何不心惊?
报告中虽然没有具体提及海军的情况,但王振也不笨。
想象得到,当永乐帝授予大明海军自主权,宣德年间进一步加强后,这股力量就不可抑制了。
它们和沿海的海商,还有南洋众多种植园捆绑在一起,这是一股多么庞大的力量。
皇家现在也要依靠由大明海军保护的四海商会利润来维持,就现在内侍们的捞钱程度。
没了这笔主要收入,可能马上就会产生亏空。
而且一时半会王振还找不到对海军的下手机会,自己手边根本就没有懂海战的啊。
而且经过上次肃反后,整个海军改善了自己的制度,严查各种违规行为,自己另成一个系统,就连现在的小皇帝都插不上手。
因此对于徐谦这个现在徐家明面上的代表人物,王振只能顺着。
反正只要不惹徐家,还有大把下手的机会。
这件事情之后,大家也都明白两个道理。
第一,现在的王公公已经是朝堂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哪怕是徐谦徐阁老,也要对人客客气气;
第二,徐家哪怕是越王不在,以徐阁老和武国公两位,家族威望尤在。
双方可谓各取所需,谁都没输,皆大欢喜。
内阁依旧把持着帝国的大方向不会走歪。
至于其他的细节部分,内阁侯府杨士奇也没有徐闻那种压制力。
加之年岁已大,他根本就管不过来,这也就给了王振施展的空间。
靠着皇帝朱祁镇的支持,王振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
这当然也是小皇帝逐渐长大后,夺回皇帝权力的一个过程。
正统七年。
太皇太后张氏病故。
内宫之中的唯一稳定因素,彻底消失了。
十六岁的朱祁镇,身上的枷锁一重重被打开。
张太后在世时,虽然疼爱自己的乖孙,但还没有到溺爱的程度,在有些方面还是对朱祁镇起到了制止作用。
这让王振哪怕是坐到了内相这个位置,真正当家作主的还是张太后。
王公公实际上就是一个朱祁镇的帮闲。
如今,能压住孙猴子的老佛爷没了,主仆二人彻底放飞自我。
王振作为皇帝的第一忠犬,行事也更加肆无忌惮。
反正出什么事情,都有皇帝兜着。
他只要把自己的主子服侍好就行,其他的事情,朱祁镇根本就懒得管。
那么多奴才,只要有一个最听话,自己能够控制就行,他也算弄清楚了这个道理。
正统九年。
大明官场再度迎来一场大动荡。
三杨之首,一代名臣,内阁首辅杨士奇病故。
内阁中三杨配二徐的局面,在正统朝坚持了这么些年后,终于土崩瓦解。
站在亦师亦友的灵位前,徐谦心中满是悲凉。
如今的他,也是四旬之龄的中年人。
眼看着陪伴自己一路走来的永乐、宣德朝的老臣,杨士奇,杨荣,夏元吉,蹇义他们一个个的离世。
徐谦心里堵堵的。
回到越王府,呆呆看着空荡荡的主屋,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就连父亲也是说走就走,毫不留恋。
说什么要走遍大明的大好河山,现在都不知道旅游到哪去了。
父亲快古稀的人了,身体感觉比自己这个儿子还要硬朗。
杨士奇病故数日后,皇帝命内阁推选首辅。
徐谦毫无意外的全票当选。
这让想搞事情的朱祁镇闷闷不乐,十分不爽。
却只能亲自下旨,任命徐谦为新任内阁首辅。
毕竟,徐谦如今是帝师,即便朱祁镇再不爽,也不能当众说自己老师的不是。
更何况还是所有阁臣一致推举的。
内阁中。
一身大红绯袍的徐谦,并没有荣升首辅的喜悦。
如今内阁中,宣德时期的阁臣,就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
不仅如此,内阁中又有新成员了,是皇帝下旨塞进来的。
两年前,朱祁镇就到了亲征的年龄。
张太后病逝后,小皇帝正式亲政,有资格任命内阁大臣。
朱祁镇也是长大了,没有像以前那样迫不及待的发展自己的势力,而是徐徐图之。
趁着内阁少一人,名正言顺的任命新的内阁大臣补进来。
第二年,又补进来一个。
第三年,再任命两个。
第853章 越王归来
徐谦接任内阁首辅后,逐渐体会到了什么叫作独木难支。
近些年新补进来的其他阁老,再也不会有当年那种同心合力。
宣德朝时,在朱瞻基的放权下,有老爹当作核心,大家共同为大明的发展的盛况。
论能力,能够进内阁,基本不会差到哪去,都是万里挑一的人精。
如今的内阁,资格不深的阿猫阿狗都能进来了,开始立山头,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小九九。
原本有杨士奇和徐谦这两位首辅和次辅撑着,情况还不会太糟,两人商量着来,还能够把控大明前进的方向。
可如今,内阁人心渐散,政见也时常不合,吵吵闹闹。
尤其皇帝还不时的来插一脚,搅乱内阁。
对于徐谦的各种建议,朱祁镇总是会指出很多问题,然后提出一大堆不切实际的要求,让徐谦不厌其烦。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