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551节
安成公主漂亮的大眼睛微微一瞪,有些诧异。
“陛下又要北伐了!”
徐闻无奈的说道。
“什么?又要北伐了?”
安成公主的眼睛也猛的一瞪,同样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啊!
“不是,边境又出乱子了吗?”
安成公主忙问道。
“没有,这是他的心结,我估计还不止这一次呢,酒楼这两年的收入还行吧?”
徐闻苦笑着问道。
虽然经过这几年的修生养息,朝廷应该是能够凑齐这一次北伐的粮草跟钱财,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也必须要提前做一些准备。
夫妻一场,安成公主已经隐约猜到了徐闻的想法,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说道:“还行,有不少结余!”
“那好,那一部分的结余暂时不要动,以备不时之需吧,用不上最好,万一用上了,也能应急,走吧,吃饭!”
徐闻笑着说道。
安成公主闻言顿时乖巧的点了点头,她自然知道徐闻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朱棣,可同样何尝不是因为她呢?
第二天,徐闻正在睡懒觉,敲门声却突然响起。
这可让一向懒散习惯的徐闻顿时有些不舒服了,抬头呵斥道:“什么事?”
“公爷,宫里来人了,陛下请你过去!”
王力小声的在门口喊道。
“我丢,有没有说什么事情?怎么这么早呢?”
徐闻不爽的嘟囔道。
他是一万个不想起啊!
对于习惯睡懒觉的人来说,早起,简直就是杀人啊!
王力一听徐闻那不爽的声音,神色也越发的惶恐,忙谄媚的笑道:“没说,不过宫里的小太监意思是陛下一晚上没休息,似乎在思考什么,所以叫你过去商量一下!”
“我去,他不一晚上不休息,我也不能休息了?我是卖给他了啊?”
徐闻不爽的抱怨道。
王力闻言,神色却是越发的尴尬,只能站在原地。
宫里的人他惹不起,可徐闻他也同样惹不起啊!
“好了,我知道了,一会儿出发!”
徐闻不满的嘟囔道。
随后在夫人的帮助下快速洗漱离开。
御书房,灯火通明,老远都能够看到朱棣正在烛光下来回的走动。
徐闻见状这心里的怨气倒是减少了不少,毕竟一个皇帝都如此的勤劳辛苦,他作为臣子的也的确是没有继续睡懒觉的意义了。
虽然朱棣北伐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的心结,可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也同样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至少在徐闻看来,这十分符合他“以战止战”的核心目标。
对待敌人,仁慈是没有用的,只有打,打的对方怕了,打的对方怕到骨子里,才能够老实下去。
也许北伐会消耗大明王朝的资源跟力量,可同样,对于北方各大势力来说也是极为致命的。
如果朱棣不做这件事儿,一旦给北方那些残存势力足够多的时间成长起来,到时候他们一样会进攻。
而那个时候,朱棣已经老了,甚至不在了,以朱高炽的性格,恐怕抵挡不住。
可以说朱棣的北伐,不但是为了自己,为了大明王朝,同样也是一个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在承担着一切。
只是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一般人根本想不到,便如同那些在朝的大臣,他们考虑的更多的还是眼前的利益跟得失,根本想不到那么远。
所以当时徐闻根本没有开口阻拦。
因为谁也挡不住朱棣要北伐的决心。
“陛下,越国公来了!”
小太监上前,小声的喊道。
朱棣闻言,下意识的扭头看了过去,“来的挺早啊?”
“呵呵,微臣自然是跟陛下比不了!”
徐闻上前尴尬的笑着说道。
“对了,你为什么在朝堂之上不反对我北伐,难道不怕我找你借钱?”
朱棣突然想到了什么,看着徐闻笑着问道。
“我的就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说什么借不借的?”
徐闻一脸轻松的笑着说道。
此话一出,朱棣顿时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越国公啊越国公,你可真是神人,竟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好了,不跟你废话了,这一次北伐我一定要打出大明王朝的威严,我要让四海臣服。”
“所以我一直没有着急动手,甚至蛰伏了这么多年,现在财力上应该是没多大问题了,所以在人选上,我希望你帮我出出主意吧,看看安排谁去比较合适,我要大明王朝的阵容!”
朱棣目光坚定的看着徐闻说道。
上一次他着实是没有打爽。
所以这一次,他要集合自己麾下所有的力量,不动手则已,一动手就是雷霆手段。
这一次,他绝对不能跟上次一样了。
徐闻看着朱棣深吸了一口气,随后从身上掏出了一份名单递到了朱棣的面前,说道:“微臣知道陛下心意已决定然会出发,所以昨天睡觉之前也拟定了一份推荐名单,陛下可以看看是否满意。”
朱棣一听,徐闻竟然提前做了准备,顿时眼睛一亮,下意识的接过了名单仔细的看了起来。
第664章 出征名单
只是当看到最后徐闻跟他儿子的名字时,朱棣明显愣了一下.
他不敢置信的看着徐闻说道:“你也要去?还要带上你的两个儿子?”
徐闻嘿嘿一笑,说道:“这几年老待在家里,也闲得慌,再说了,这两个小子年纪也不小了,老看书也不行啊。”
“这老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我想带着他们一起去战场上见识一下,也顺便考验一下他们这些年所学,我可不想让人笑我徐闻的两个儿子是酒囊饭袋!”
再者说,这一次朱棣集结了麾下最强大的阵容,这一战必然是妥妥的,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虽然他也心疼自己的儿子,可作为男人,将来注定是要血洒战场的,留在家里想要出人头地很难。
而作为老子的他,也会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死死的压在他两个儿子的心头,让他们一辈子都要承受那种不舒服的感觉。
可以说如果他的两个儿子不能有自己的事业,成就的话,这一辈子他们会过的很辛苦。
也只有自己有了成就,有了底气,才能够不受他徐闻的名气打压,才能够活出自己的自信。
而且作为他徐闻的儿子,上战场也是早晚的事情,便如同朱棣想要为太子扫清障碍一般,作为父亲的徐闻,也同样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够在他的羽翼之下安全成长。
跟着他徐闻,建功立业,保全性命,还有比这个更合适的吗?
朱棣闻言却是眉头皱了一下,有几分无奈的叹息道:“我这还准备北伐之后,让你协助太子监国呢,你这一弄,我倒是乱了阵脚啊!”
“另外,这份名单上怎么没有皇太孙?他的年纪跟你儿子差不多,应该也可以出征了吧,我听说你传授了他不少的经验跟兵法,甚至在你那个学校的考核之中,都是名列前茅?”
徐闻闻言,微微一笑说道:“皇太孙的成绩的确不错,能力也很强,这一点甚至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期,不过他毕竟是皇太孙,我作为臣子的不敢贸然推荐,规矩始终不能坏了嘛!”
朱棣一听顿时呵呵一笑,深吸了一口气,盯着徐闻有些感慨的说道:“有的时候我真的想要撬开你的脑袋看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古往今来,你这个位置上还能够如此谦逊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啊!”
“所以能够善终的人也不多!”
徐闻淡淡笑道。
除非他有做皇帝的想法,否则的话,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得意忘形,一旦得意忘形,那就离死不远了。
以纪纲的能力,说句不好听的,他要是不膨胀,要是有徐闻的这个态度,朱棣怎么可能会要他的命吗?
培养一个心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纪纲也十分了解朱棣的性格跟喜好,用起来也更加的得心应手。
可偏偏自视过高,从而给自己招惹了杀身之祸。
这种错误历历在目,徐闻怎么会犯呢?
朱棣看着徐闻那淡定从容的样子,忍不住笑着说道:“所以啊,放眼整个朝堂,朕最放心的也就是你了,罢了,你既然想去,那就去吧,监国的事情我另做安排吧!”
“多谢陛下!”
徐闻弯腰抱拳,恭敬的笑着说道。
朱棣见状也不再废话,拿起纸笔,就在徐闻推荐的名单上划掉了一些名字,随后又增加了一下名字,删删减减,足足折腾了一炷香的时间,才满意的放下了手中的笔,看着徐闻说道:“你看看这份名单如何。”
说着一旁的小太监就急忙拿起那份名单恭敬的走到了徐闻面前,笑着说道:“国公请!”
徐闻点了点头,接过名单看了起来。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