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385节
“多谢母后!”
安成公主幸福的笑着说道。
徐闻倒是没有拒绝,毕竟这样徐皇后也能够放心一些,随后亲自送徐皇后离开。
接下来的日子,徐闻那叫一个忙碌,不但要照顾安成公主母子,而且还要经常应对一些学生,朝中的官员拜访。
毕竟现在的他跟以前不同了,门生遍地。
自己的学生知道他添丁前来拜访,他实在是不好意思把人拒之门外啊!
再者说了,这些学生平时也难得见他一面,他就更加不好意思驳他们的面子了。
至于那些官员,他虽然能够挡住一部分,可也有不少是朋友一般的存在,如纪纲等人,这要是都挡住也有些太不近人情了。
以至于他这些日子几乎忙的跟狗一样。
这一日,徐闻刚刚坐下,门外的仆人就又匆匆走了进来。
“不见了,不见了,我累了!”
徐闻摆了摆手,有些疲惫的说道。
这一上午,他的嘴巴都没有停过。
此时那真是一句话都不想说了,只想好好的休息休息,去跟自己的小儿子玩。
仆人一听,点了点头,笑道:“那我去跟郑大人说一声,让他改天再来!”
“嗯!”
徐闻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只是下一秒,他又猛的抬头看向了仆人的背影喊道:“那个郑大人啊?”
仆人停下脚步,扭头恭敬的看着徐闻说道:“就是负责造船的那个郑和郑大人!”
徐闻一听,急忙抬手说道:“让他进来,其他的人一律不见了,就说我休息了,有什么事情改天再说吧!”
“是!”
仆人有些诧异,不过却不敢多说什么,点了点头,便转身走了出去。
很快郑和便跟王景弘一起走了进来。
“拜见公爷,恭喜公爷!”
两人同时行礼,笑着说道。
徐闻看着两人开心的笑道:“好了,你们两个怎么也学会这一套了,坐吧!”
两人点了点头,便在一旁坐下。
等仆人倒茶之后,徐闻才再度开口笑着问道:“你们两个过来不会只是为了给我道喜这么简单吧?”
郑和跟王景弘一听,互相看了一眼之后,郑和才开口笑着说道:“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住公爷,的确不是这么简单,这一次除了前来恭喜公爷之外,就是想要告诉您,事情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什么?你说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徐闻一听,顿时眼睛一瞪,激动的尖叫了起来。
这可是他跟朱棣期盼已久的啊!
只要这第一次下西洋能够成功,那么大明王朝就能够在继续撑下去,朱棣也能够好过很多。
第449章 朱棣挑日子
甚至连带着百姓都能够跟着吃口包饭啊!
毕竟几万人有了生计,有能够售卖出去那么多珍贵的特产,瓷器,丝绸等物件儿。
只要不是特别懒的人,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想要赚点钱吃饭糊口那可实在是太简单了啊!
两人见徐闻如此激动,也笑着点了点头。
郑和同样神色有些唏嘘的说道:“如果不是公爷跟四海商会鼎力支持,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发,的确是不可能。”
“万幸我遇到了公爷,遇到了四海商会这么庞大的商会帮忙,还有陛下也是一直在无条件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两个若是还不能把事情办好,那可就太没用了!”
王景弘也在一旁,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可不是,没有您跟陛下的鼎力相助,单凭我们两个恐怕再给两年时间都未必能够准备好!”
徐闻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笑着说道:“好,这一次你们两个可是头功,我一定会跟陛下说明的,有没有看什么时间出发?”
郑和一听,急忙笑着说道:“本来是想要来麻烦您给看个时间,可您最近添了小公子,我想着比较忙,就自己定了几个时间段,公爷可以看看哪天比较合适,咱们就哪天出发!”
说着,郑和就把自己看好的时间递给了徐闻。
徐闻看了一眼白纸上写的几个时间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可以的,这几个时间都挺不错的,这样好了,你们跟我一起进宫面圣,让陛下定夺吧,我想陛下肯定也想要见你们两个!”
两人一听,都乖巧的点了点头。
虽然朱棣也给与了不少的帮助,可毕竟是九五之尊所以一直都没有去见过两人,他们倒也想要在出发前见一下朱棣。
“稍等,我跟公主说一声就出发!”
徐闻说完,收起时间表就起身走了出去。
很快两人就在徐闻的带领之下直接来到了御书房。
作为当朝身份地位最尊贵的人之一,徐闻早就已经不需要通报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一进入御书房,徐闻就激动的大声笑道。
朱棣闻言,放下了手中的奏折,不在徐皇后那里,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可以说朱棣不管是能力,还是办事处理,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之中都算得上是佼佼者。
只是当看到郑和跟王景弘的时候,朱棣明显愣了一下。
徐闻急忙说道:“陛下,他们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能够出发!”
“什么?你说都准备好了?”
朱棣一听顿时眼睛一瞪,神色也有些激动的尖叫了起来。
郑和两人急忙弯腰异口同声的说道。
“启禀陛下,都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
徐闻则上前把郑和准备好的时间表放在了朱棣面前,笑着说道:“这是郑和他们准备的时间,您看一下那个合适,挑选一个时间,就能够出发了!”
徐闻神色唏嘘唏嘘,为了这一天,他们都做了很多的准备,包括眼前的这个帝王。
朱棣闻言,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随后便接过纸条仔细的查看了起来,片刻之后,才开口说道:“从刘家港出发派人去勘察了吗?”
郑和闻言急忙上前一步,恭敬的说道“启禀陛下,已经提前派人勘察过,没有任何的问题,水域一切良好,而且我还派人在那里守着,绝对能够保证正常出发!”
朱棣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稍微沉吟了一下之后,笑着说道:“就定在七月十一日吧,到时候朕亲自率领文武百官给你送行。”
郑和跟王景弘一听,顿时一脸惶恐急忙跪在了地上。
“谢陛下隆恩!”
两人激动的说道。
皇帝亲自送行,这面子可是给的足足的啊!
正如徐闻之前给他讲的那样,流芳百世那是稳稳的啊!
毕竟皇帝亲自相送,这事儿肯定是要记载在史册上的。
“你们也不必客气,这些日子你们的辛苦朕都看在眼里,只要这一次顺利归来,你们就是整个大明王朝的功臣!”
朱棣满意的笑着说道。
“我等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两人匍匐在地上,一脸恭敬的说道。
朱棣的目光也落在了徐闻的身上,笑着说道:“你的点子比较多,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你就帮忙给弄一下。”
徐闻忙行礼说道:“应该没什么了,到时候我再送一些虎樽炮给他,让打带在船上,这样就算是在海外遇到麻烦,也不用担心。”
毕竟这一次足足有几万人,其中也有不少的精兵强将,一般的小国家还真不敢轻易的动手。
朱棣闻言,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说道:“行,你安排就行,我会通知文武百官,到时候一起送行,你们也回去准备准备吧,需要什么东西直接找驸马爷要就是了,他有钱,不需要省着!”
“是!”
郑和两人再度行礼。
可徐闻的面皮却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他这个便宜岳父可是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啊!
“走吧两位,回去!”
徐闻有些不满的调侃道。
两人一听,顿时一脸尴尬,再度给朱棣行礼之后,才跟着徐闻一起退出了大殿。
路上。
徐闻看着两人说道:“作战士兵够吗?”
郑和忙弯腰说道:“应该差不多,我准备了一些,另外,船上的水手以及青年劳动力我也都在训练他们,一旦有什么意外,他们随时都能够参战!”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