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371节
郑和一看到徐闻归来,急忙上前一脸讨好的笑着行礼。
“好了圣旨我给你要来了,以后你手中也算是有实权了,另外陛下的意思是让咱们去景德镇一趟,看一看景德镇那边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实在不行的话也可以杀一儆百,让官窑的生产速度提升一些。”
徐闻随手就把圣旨扔给了郑和,有些郁闷的笑着说道。
这一次如果不是景德镇那边不给力,他怎么会跑那么远呢?所以此时徐闻看在景德镇的那些人已经有几分不爽了。
而且大明王朝的官员是个什么品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次过去他的尚方宝剑说不得要见血的。
郑和一听,眉头皱了一下,随后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说道:“亲自去一趟也行,也能够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毕竟最近这官窑的产量实在是太低了,而且质量也只是勉强过关,跟以往的相比差距很大。”
“走吧,我那边跟陛下已经说了,你这边有没有事,没事咱们就早去早回好了。”
徐闻看着郑和无奈的苦笑着说道,但凡是有选择,他是一点都不想去。这种事绝对是吃力不讨好。
似乎也能够感受到徐闻心中的不爽,急忙点头讨好的笑着说道:“可以的,我这边随时都可以出发。”
徐闻见状也不客气,直接起身就朝着外面走去。
郑和也不敢磨叽,紧随其后,毕竟就是几百里的路程,如果赶得快的话,根本不需要带什么东西。
门口徐闻看着岳冲一脸无奈的苦笑道:“这一次要出差去景德镇知道路吗?”
岳冲一听顿时眼睛一瞪愣了一下,“没去过那个地方啊。”
紧随其后的郑和急忙伸着脑袋笑着说道:“我知道路线怎么走,您只管在前面赶马车就行了。”
岳冲一听,顿时一脸无所谓的笑着说道。
第429章 出发景德镇
“你要是知道路,那就没事,上车。”
随后三人就在岳冲的带领之下,直接朝着景德镇出发。
这一路上徐闻跟郑和几乎没怎么下马车,除了必要的吃喝之外,两人就一直在马车上商讨有关下西洋的一些细节问题。虽然徐闻也没有下过西洋,可他知道的东西毕竟要比郑和多。
特别是一些自己的经验,对于郑和来说那可都是非常稀有的宝贝,所以徐闻也毫不吝啬。
但凡是觉得对郑和有用的,他几乎一股脑的全部都告诉了对方,并且也把自己的一些担忧都说了出来。
而郑和也同样把徐闻当成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可以说是无话不谈。两人一路上一直在商讨着有关下西洋的一切事物,在这种情况下赶路似乎也变得不那么枯燥了。
第三天的上午,马车停在了景德镇的城门口。
作为千年古镇,景德镇的城墙修建的也十分漂亮,而且这里的繁华程度也十分的夸张。商贾络绎不绝,一辆辆装满了精美瓷器的马车也不断的进进出出。
徐闻的眉头也紧紧的皱在了一起,随后直接跳下了马车,看着一旁的岳冲说道:“就把马车放在外面吧,咱们一起走进去。”
对于徐闻的命令岳冲自然不会有丝毫的迟疑,马上就乖巧的把马车找了个地方停了下来。
随后三人一起便朝着城里面走去。
只是郑和跟徐闻的脸色却有些难看。
这里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瓷器在售卖在被转运出去。
可郑和那边却一直都没有办法收到瓷器,这可实在是有些怪异了。
“郑和你有没有发现这里似乎跟你知道的情况不太一样?”
徐闻面色凝重地问道。
如果这里的情况跟他想象中一样的话,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说轻一点那叫欺上瞒下说严重一点,那是连皇帝的命令都没有放在眼里呀。
郑和此时的脸色也同样无比的凝重,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说道:“看出来了,这些马车上不少拉着的都是精美的官窑瓷器,按照正常情况,这些瓷器都应该运送到商船之上才对。可现在明显是有人在私底下售卖这些瓷器,从而导致了商船一直没有办法收到足够多的瓷器。”
“这些人真是好大的胆子,简直是无法无天了。还好咱们今天过来了,否则的话恐怕一直要被蒙在鼓里。”
徐闻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眼神冰冷的说道:“这些人真是该死呀,为了钱财,为了利益,连国家的未来都不顾了。”
他徐闻也很喜欢钱财,也知道钱财对于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耗费心思去建造一个四海商会,更不会建设那么多的工厂了。
可人赚钱总要有一个底线啊。现如今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好处,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都是无法形容的。
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郑和下西洋赚的钱财,大明王朝的寿命恐怕会缩短数百年。
而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这些人不想着为国出力,竟然还在私底下中饱私囊。甚至连皇帝的圣旨都不放在眼里。
说一句该死,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郑和也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附和道:“公爷,这些人既然敢明目张胆的做这种事情,我想其中绝对有人撑腰,不如您先在客栈休息片刻,我呢一个人去官窑那边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等打探清楚之后,咱们再做打算如何?”
徐闻一听却笑着摇了摇头,拒绝了郑和的好意。
他知道郑和是怕他遇到了危险,却浑然没有想过自己只是一个太监手无缚鸡之力,那真要是遇到危险。岂不是更加麻烦,相反他带着岳冲就算是遇到麻烦,也能够都选一样。
不过郑和的这一番提醒倒是让他明白自己应该做一些措施了,毕竟丧心病狂的人可不少,而且这群人现在所犯的错误,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保不齐有人铤而走险,真要是跟他们拼命,就凭他们三个人想要活着离开恐怕也有些困难。
“你一个人去,那跟送死没有什么区别,肯定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不过在去之前也的确是要做一些手段。”
徐闻说完私下看了一眼,随后便神秘地说道:“你们两个跟我一起来,咱们先去这里的分会。”
此话一出,郑和顿时眼睛一亮笑着说道:“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呢?四海商会遍布全国各地,在这种繁华的地方肯定有分会,有他们的帮忙,咱们做事肯定会更加轻松简单一些。”
徐闻得意的笑着点了点头,这同样也是四海商会疯狂扩张带给他的好处之一。随后三人在街上溜达了一会儿,就找到了四海商会的分会。
自从经历过周青的事情之后,整个四海商会明显比之前要好很多,三人刚刚走进去,马上就有服务员一脸笑容的走了上来。
“请问三位需要买点什么?”
服务员恭敬地说道,不但态度不错,而且笑容诚恳,让人有种跟朋友交谈的感觉。
徐闻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这一次过来是送东西的。麻烦把你们的掌柜叫出来一下。”
服务员一听竟然是送东西的,顿时愣了一下,不过马上就笑着说道:“既然这样,还请两位跟我来,我们这里专门有接待室,三位可以在里面喝茶,稍等片刻,我去通知掌柜的。”
“好。”
徐闻点头笑着说道,随后在对方的带领之下就来到了一个单独的小房间,房间虽然不大,只放了一张长条桌子,不过倒是能够坐五六个人,而且准备的还有茶水以及一些简单的点心。倒也算是别有用心了。
“茶水跟桌子上的东西你们都可以随意的享用,我很快就回来。”
服务员说完便急忙转身离开。
郑和随手拿起了一块点心,咬了一口之后笑着说道:“公爷,难怪您的商会生意这么好,这种服务态度我也喜欢的很呢。”
第430章 拜见东家
“而且我听说你们还提供上门服务,坐在家里都能够挑选到自己心仪的东西。就这种商业模式,放眼整个大明王朝,恐怕也没人能够跟你们竞争了。”
徐闻一听,也有些得意的笑着说道:“没办法,生意不好做呀。如果不注重服务的话,你再好的商品也很难卖出去的。”
“不过四海商会的商品质量那也是顶呱呱的,同样不是别人能够相比的,毕竟现在四海商会的渠道已经做出来了。”
“这才是四海商会最大的杀手锏,只要四海商会的渠道还在,那么其他人就永远不可能超越。”
徐闻的声音之中充满了自信,这也是他能够步步领先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以现如今大明王朝的市场以及消费能力,根本就不可能再诞生第二个四海商会。
除非朱棣对四海商会动手,否则的话四海商会将会如一座大山一样永远的盘踞。在所有商人的头顶之上。
正当两人闲聊的时候,房门推开一名身材有些肥胖看起来十分精明的胖子走了进来,伸着脑袋笑嘻嘻的说道:“不知道几位贵客有什么东西送给我呢?”
徐闻看了对方一眼,便从腰间拿出了一块令牌,直接放在了桌子上令牌上面刻画着一些复杂的图形。
原本笑嘻嘻的胖子一看到令牌顿时眼睛一瞪,神色瞬间就变得无比谄媚,随后急忙上前,双手拿起了令牌,仔细的看了一番之后,便小心翼翼的放到了徐闻的面前,恭敬的问道:“您是东家?”
徐闻收起令牌,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胖子见状,急忙恭敬的说道:“四海商会景德镇分会会长吴有德,拜见东家!”
“你就是吴有德?”
徐闻一听顿时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可是不止一次听过。
在四海商会之中吴有德都算是比较有才华的有能力的一个。
吴有德见徐闻一脸震惊,急忙笑着说道:“正是属下,东家听过我的名字?”
徐闻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可不止一次听过你的名字,都说你很能干。”
吴有德顿时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那都是东家教的好,而且四海商会的福利待遇以及晋升机制都十分的透明,所以每一个人都很有干劲。”
“要不是东家给机会,就我这肥胖的身材出去找个刷盘子的工作都有些难,不知东家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徐闻看了一眼门口之后才小声说道:“景德镇官窑你了不了解?另外这一位是郑和郑大人。”
吴有德一听急忙对着郑和行礼之后才看着徐闻说道:“官窑的情况咱们一直没有敢过多的打探,毕竟背景深厚,不是咱们这些商人能够招惹的,不知东家想要询问哪些方面的消息呢?”
“瓷器这一块。”
徐闻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吴有德一听顿时脸色微微一变,显然也知道些什么,随后神色凝重的小声说道:“东家是因为商船采购的事情吧?”
徐闻点了点头。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