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368节
“卑职不敢!”
郑和神色惶恐的说道。
徐闻见状松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好了,跟你开个玩笑,至于这么认真吗?起来吧,有什么难点说出来。”
“这件事儿跟能力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这是一个谁都没有做过的事情,遇到麻烦那纯属正常,没有麻烦才不正常呢,我心里有数,陛下心里也有数,否则我不会在这个时候过来!”
徐闻笑着安慰道。
没办法,就算是让他来,他也不敢保证比郑和做的更好啊!
别的不说,光是几百艘船上要采购的物资,这都是一个让人无比头疼的事情。
虽然借助四海商会强大的销售渠道,给他了一份名单,可采购,质量的把关,依旧还是让人无比头疼的。
特别是在价格上也需要一定的控制,一旦采购的数量太多,太大的话,必然会引起市场轰动,甚至出现暴涨的情况。
若是价格太高,长途跋涉没有惊人的利润,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另外,几万人的生活起居,饮食,也都是让人无比头疼的事情。
郑和听着徐闻的安慰,这心情也好了一些,起身看着徐闻说道:“造船的工期一直都非常的不错,只是,只是采购的货物却不行,特别是瓷器,丝绸这些东西的生产力根本就不行啊!”
“而这两样东西也是公爷指明要多带的,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恐怕等到开船的时候,都筹备不齐!”
郑和哭丧着一张脸,惭愧的看着徐闻说道。
徐闻一听眉头皱了一下问道:“都差这么多吗?”
郑和一脸为难的说道:“瓷器跟丝绸的生产速度都太慢了,特别是瓷器的生产很多时候质量不过关都要重新烧制。”
“偏偏瓷器这东西又是占据采购的大头,我这几天是焦头烂额,睡都睡不好啊,丝绸的缺口也同样惊人,特别是高端丝绸的制作,也是极为耗费时间的!”
徐闻一听眉头皱了一下,正如郑和所言,这两件东西对于质量的要求都非常高。
稍有不慎,就没有办法使用,更何况是上船出海了。
而且时间上更没有办法加快,哪怕是徐闻都没有把精力放在这两种东西上面。
特别是陶瓷的烧纸,在这个时代成败几乎全凭老师傅的实力。
只要有一个地方没做好,随时都是全军覆没的局面。
徐闻皱着眉头暗暗的思考,突然他的眼睛一亮,急忙说道:“你是不是找官窑定制的?”
郑和不明白徐闻为何如此激动,不过还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说道:“全部都是从景德镇定制的,您也知道官窑的质量一定是最好的,而且景德镇的瓷器也是全国文明,宫里用的东西也多都是从景德镇运送过来的。”
“这样的东西只要运出去,用您的话来说那妥妥的就是奢侈品,绝对能够卖出高价。”
徐闻闻言,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笑着说道:“民间的呢?你没有去试试?”
郑和愣了一下,有些质疑的说道:“民窑的质量恐怕参差不齐啊,更何况这么精美的东西,想要烧制出来,不但需要老师傅,泥土的选择也十分的重要!”
“没事儿,你先试试,也算是多一个尝试的方向,我明天上早朝去找陛下,让他想办法让官窑提高产量。”
徐闻笑着说道。
郑和闻言,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毕竟现在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又不是神仙能够凭空变出这些东西。
“不过这个丝绸倒是有些难搞了!”
徐闻说完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丝绸的制作那就更麻烦了,稍微有一点失误,搞不好好几天都白忙活了。
最重要的是丝绸的制作也同样是一个技术活,还是要求非常高的那种,就算是想要现在培养也来不及啊!
几百艘船啊,需要的数量是何等的恐怖啊!
“收购都收不到吗?”
徐闻皱着眉头盯着郑和问道。
郑和一脸苦涩的摇了摇头,“所有的老板几乎都在赶工,可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啊!简直是杯水车薪。”
第425五章 亲自解决
“如果不是您的四海商会一直从全国各地不断地运送丝绸跟瓷器过来,恐怕,恐怕我都不敢让陛下再继续造船了,我怕到时候装不满啊!”
郑和说着,那沮丧的神情彷佛都要哭出来了。
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交给他了,朝廷也开始疯狂的造船。
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现在他这边出了问题,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
一旦朱棣问责,那后果谁也承受不起啊!
最重要的是,这种失败的感觉,无能的感觉让郑和接受不了啊!
作为一名太监,能够让他感兴趣的东西已经很少了。
可徐闻给了他一个新的方向,他几乎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
本以为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可谁曾想这艘大船还没有开始远航,就要搁浅了,这几乎要把他整个人击垮。
如果不是徐闻到来,今天他怕是都忍不住要发飙骂人了。
徐闻自然是知晓郑和的压力跟心中的担忧,轻声笑着说道:“你呢尽力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剩下的我来安排就好了!”
郑和闻言眼睛猛的一亮,有些激动的看着徐闻问道:“工业,这这真的能够解决吗?”
徐闻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得意的说道:“这天底下貌似就没有你公爷解决不了的事情。”
此话一出,郑和阴郁的脸色顿时浮现了一抹激动的笑容,说道:“要是没有您,我这怕是都活不下去了!”
“哈哈,不用这么担心,先做你能做的,我现在就去解决这两件事儿!”
徐闻说着,便起身离开。
“我送您!”
郑和有些惭愧的笑着说道。
徐闻给了他一飞冲天的机会,可他却把握不住,反而还经常需要徐闻的帮忙。
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徐闻的帮忙,这活儿他早就干砸了。
徐闻看着惭愧不安的郑和,停下脚步,笑着说道:“行了,不用送了,你忙就行了,我既然选择了你,自然是相信你的能力,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了,几万人的管理,还有这么多的货物采购,你一个人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郑和急忙用力的点了点头,一脸真挚的看着徐闻保证道:“公爷您放心,只要我不死,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一定会干好这件事儿的!”
“我相信你!”
徐闻微微一笑起身离开。
“咱们去哪儿?”
岳冲笑着问道。
徐闻想了一下,笑着说道:“先回去,我换身衣服,然后去皇宫吧,这事儿得找陛下要一道圣旨,郑和的权利还是太小了!”
这一次郑和之所以如此的无助,如此的绝望,归根结底,还是权力太小,很多人都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否则的话,哪里会如此的委屈呢?
只要他的权力足够大,到时候所有人都要配合他,都需要巴结他。
他做事自然就更加的轻松简单。
下西洋的事情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夸张的说,如果郑和不能下西洋,那大明王朝的危机可就大了去了。
现在朝廷已经是穷的揭不开锅了。
他必须要尽快的促成这件事儿,不管是为国为民,还是为他徐闻自己,都必须要去一趟皇宫。
“好!”
岳冲没有废话,带着徐闻就回到了国公府,匆匆换了一套衣服之后,两人就马不停蹄的来到了皇宫。
只是还没有到御书房,却遇到了徐皇后。
徐皇后一看到徐闻,也是有些意外,急忙上前热络的笑道:“驸马怎么这会儿出现在这里?”
“见过皇后,下西洋的准备有点问题,所以想要找陛下要一道圣旨!”
徐闻笑着说道。
并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他跟徐皇后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徐皇后他还是有几分信任的。
而且徐皇后不但贤良淑德,也颇有见识,在对外辅佐朱棣治理朝政,对内安抚宫廷,甚至还曾经写过几本对后世非常有影响的书。
再加上之前当王妃的时候对他都不错,徐闻实在是不好意思欺骗对方。
徐皇后一听,顿时眉头皱了一下,随后笑着问道:“有什么麻烦?陛下对下西洋的事情可是非常在意的,我曾经不止一次听他提起过下西洋的事情,你说说看,说不定我就能够帮你解决了呢?”
徐闻迟疑了一下,便开口说道:“现在造船进行的非常顺利,就是瓷器的烧制有些麻烦,官窑那边似乎有些不太给力,还有就是丝绸的制作也有点慢了。”
“您也知道,这一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所以这几百艘船肯定是要装满货物的,现在货物短缺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出海的时间。”
“我想找陛下要一道圣旨给郑和,虽然不能继续升他的官职,但是可以给他权利,让其他部门全力配合,这样的话就没有人敢懈怠了。”
“到时候我的商会再继续从全国各地收购丝绸瓷器,这样估摸着能够按时出发,不至于耽误了大事。”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