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324节

这么一来朱棣就算是想要找他的麻烦都没有借口了啊,酒楼人家都不要了,你还能说什么呢?

而且这件事儿也不是他汉王做的,可以说,汉王直接把自己的责任撇的一干二净,还顺带做了个人情。

这酒楼装修不错,占地面积也不小,造价绝对低不了,毕竟这里可是京师。

哪怕将来他们迁都,这酒楼也能卖不少钱。

“公爷?”

朱高煦见徐闻没有说话,低着头,小声的喊道。

徐闻一听,笑着说道:“我都行,不说了嘛你处理就好了!”

朱高煦闻言,脸上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说道:“那行,稍后我派人把房契给您送过来。”

“这样会不会不太好呢?让别人知道了,还以为我抢你的酒楼呢?”

徐闻迟疑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试探朱高煦,笑着问道。

可朱高煦一听,却马上义正言辞的笑着说道:“不存在,我心甘情愿的啊,这事儿就翻篇儿了,咱不说了,我先回去,今天家里有客人,改天我请您喝酒给您道歉!”

说着,汉王便匆匆离开。

徐闻盯着朱高煦的背影,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随后看着周昆说道:“既然他要给,咱们也没有不要的道理,到时候你安排一下接收了。”

周昆忙弯腰称是。

徐闻这才起身看着岳冲说道:“走吧,去郑和那那里一趟,问问最近的进度,陛下关心这事儿,咱不能大意啊!”

说着便起身离开。

自从郑和负责出海的事情之后,整个人也明显忙了起来,毕竟要准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别的不说,光是上船要带的人跟食物,都是一个十分头疼的事情。

所以在没有什么事情的情况下,郑和跟王景弘几乎不外出,两人完全可以说是废寝忘食的在工作。

毕竟他们也清楚,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以至于连徐闻走到面前都没有注意到。

徐闻看着旁边放着的烧饼,也十分满意两人的工作态度,笑着问道:“你们两个就吃这个啊?”

说着拿起了桌子上的烧饼。

烧饼显然放的时间有点长了,已经如鞋底子一般。

徐闻随意的咬了一口,又冷又柴,简直无从下口,很难想象两人是怎么吃下去的。

“公爷!”

两人一看到徐闻忙起身行礼。

只是因为坐的太久,坐起来气血不畅,竟然差点摔倒。

徐闻忙上前搀扶住了两人,笑着说道:“无需多礼,快坐下吧!”

“多谢公爷!”

两人也矫情,略带尴尬的坐了下去。

徐闻看了一眼桌子上的图纸之后,笑着问道:“最近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

两人一听,互相看了一眼之后,郑和才笑着说道:“我们两个也是新手,平时除了去船厂查看进度之外,就是去找一些有经验的渔民请教打探一下他们的生存经验,目前还没有遇到什么特别大的麻烦,如果非要说有的话还是人员问题。”

“人员问题?怎么了?”

徐闻笑着问道。

郑和嘴唇动了一下,似乎有些难以启齿,稍微迟疑了片刻之后才开口说道:“公爷知道,我们两个都,都不能算是正常男人,所以在考虑这船上要不要带女人。”

第363章 相邀

郑和想了想,继续道:“按照那些渔民所说,以及我们的规划,这出去一趟的话最少,最少需要数年之久,如果不太女人的话会不会有点不方便呢?”

王景弘急忙在一旁附和道:“要是带了女人,万一怀孕的话也是很麻烦的,公爷也知道,那可是茫茫无际的大海,在没有上岸的时候条件很差,而且带了女人还要带产婆,并且还有一定的风险!”

徐闻点了点头,明白王景弘的担忧,毕竟女人有就一定会有纷争。

特别是一年半载不下船的话,那女人很有可能会引起祸端。

这一点是在所难免的。

“就只有这个问题吗?”

徐闻再度开口问道,同时心里也开始思索对策。

两人同时点了点头。

郑和也看着徐闻再度恭敬的说道:“如果公爷方便的话,也可以指点一下我们,应该带什么货物出去,回来又带什么货物,公爷的四海商会现在可是日进斗金,有您的提点,我们肯定能赚的更多!”

徐闻微微颔首,笑着说道:“女人呢我觉得暂时不带了,如果非要带的话,就带一些老人吧!”

“带老女人上船?”

郑和跟王景弘一听同时愣了一下,不明白徐闻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并且这样年纪的女人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要是有点伤风感冒这种小毛病,她们也能够用一些土帮你们治疗,也不需要担心她们带来麻烦,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徐闻淡淡的笑着说道。

乍一听用这些上了年纪的女人似乎有些残忍。

可时代不同,在这个时代,这些女人的价值非常低,甚至可能会成为一个家庭的累赘。

可徐闻的这个建议,不但能够让他们衣食无忧,还能够让他们离开家庭,甚至成为家庭的骄傲。

这一次是出海,所以每个人的工钱都是十分可观的,不但解决了这些老人的养老难题,也可以让郑和多一些人手使用。

最重要的是生存经验,这些老人都活了大半辈子了,她们的生活经验绝非一般人能够相比的。

这些经验更是有钱都买不来的。

到时候再配上一些年轻人,这班底基本上就能够敲定了。

郑和跟王景弘听着徐闻的分析,也都一脸的震惊之色。

他们两人之前一直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年轻力壮的人身上,完全没有想过老人竟然也可以有这么大的作用。

这么一来,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也算的得到了解决。

“多谢公爷,您这可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麻烦啊!”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异口同声的看着徐闻笑着说道,那是真的感激啊!

因为他们的身体原因他们根本无法搞清楚到底要不要带女人,而且这事儿他们也不方便去询问外人。

而徐闻的这一番讲解,却是让两人心中最大的疑惑彻底的消失,可以没有了这个困惑,接下来他们做事儿可就要轻松很多了。

“造船厂那边有没有什么异常?”

徐闻笑着问道。

郑和忙说道:“没有,一切都很正常,我们有空也是去看看,另外也在长乐等地方开始招募年轻力壮的水手。”

“那个地方有的人很多从小都会水,经验也比较丰富,有他们带着能省下不少的麻烦,可以说人员的事情已经得到了解决!”

虽然徐闻的四海商会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可毕竟放眼整个大明王朝,四海商会依旧不过是沧海一粟,依旧有不少人没有工作,或者是收入不稳定。

而出海却不同了,朝廷给钱,他们不用有丝毫的担心,只管安心干活就行了。

并且这一次出海也不是打仗,几乎不用担心生命安全问题,此时的大明王朝还是比较有底气的。

徐闻见郑和跟王景弘都心里有数,这也不那么担心了,说道:“多的我就不说了,还是那句话,有需要的地方就来找我,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帮你们。”

“这一次出海,不但对你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同样,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希望你们好好把握,别错过了这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次!”

这话徐闻可是说的一点都不夸张,现在明朝的财政问题已经出现了。

如果不是郑和带着几万人一直在外海奔波赚取了大量的钱财,朱棣想要北伐那就是痴心妄想。

这打仗可是最消耗钱财的,没有钱财粮草,任你有通天的手段也是白瞎。

可以说郑和这事儿要是做不成,那他的四海商会怕是就要倒霉了。

当年的沈万三不就是因为太有钱,遭到了朱元璋的嫉妒,以至于落的一个凄惨的下场。

这也是为什么,徐闻一直在督促这件事儿,这件事儿办成了,那就等于他的四海商会多了一个护身符。

他也能够高枕无忧,否则,他就要考虑是不是要主动把四海商会送给朱棣了,自己送那还能算是个人情,可要是等着别人来拿,那兴致可就不一样了。

说着,徐闻又从身上掏出了一张纸递给了郑和,笑着说道:“你之前不是想要让商会帮忙推荐一些带的货物以及采购单吗?这是我让人准备的,你自己看看有什么需要添加的可以自己做主决定,另外有空的话时常去陛下那里汇报一下,也免得他老找我询问出海的事情!”

郑和一听,顿时有些受宠若惊,急忙接过纸张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看着徐闻笑着说道:“公爷放心,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徐闻点了点头,便起身说道:“那行,你们两个忙吧,注意自己的身体!”

“公爷,难得出来一趟,要不咱们去雅集转转,刚好我们两个也有几天没出门了!”

郑和一看徐闻要起身离开,急忙上前笑着说道。

“雅集?”

徐闻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想起来了,这是一种文人之间的聚会,也有不少文官喜欢参与。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兰亭集会,不过徐闻对这倒是没什么兴趣,一群文人墨客在一起摇头晃脑的他实在懒得去。

首节 上一节 324/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