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28节
那汉子上前一一行礼,不敢怠慢。
吴老爷瞥他一眼,不冷不热道:“是唐捕头啊,你也来祝贺的?”
原来这汉子是县衙捕头,他来作甚?
徐闻也是好奇,压根不认得此人。
捕头,地位还不如典史,连小吏都算不上。
而且在大明朝,捕快是贱业,地位低下,甚至和奴仆、娼优、乞丐等相提并论,子孙三代都不能参加科举。
所以唐捕头一来就挨个行礼,不敢怠慢。
“吴老爷说笑了,小人地位低微,哪里配登门祝贺?”
唐捕头笑容可掬,对着徐闻深深施礼,道:“小人奉县尊大人之命,专门来此邀请举人徐老爷于明日赴县衙一聚,县尊大人亲自备宴为徐老爷庆祝!”
在座众人皆是一惊。
没想到知县老爷竟亲自接见徐闻。
众人无不羡慕。
里长魏逻更是辛酸,轮任里长快一年了,他连知县老爷啥样子都没见过。
徐闻微微点头,脸上没有得意忘形。
当年自己考上省状元,亦是见过当地县长......
他如此淡定,在旁人看来,徐老爷不仅学富五车,还是个沉稳之人,这般少年老成,当真不简单!
“辛苦唐捕头跑一趟,坐下喝杯茶吧。”徐闻伸手示意看座,仪态自若。
随着身份地位变高,他的心境也随之提高,这几日应酬中,不知不觉已养出几分官气。
“谢徐老爷!”
唐捕头神态异常恭敬,只坐了半个屁股,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
在体制内,能混出名堂的,个个都是人精。
闲聊几句后,唐捕头便起身告辞离开。
礼节一如既往的无可挑剔。
第23章 蜉蝣见青天
第二天。
在岳盈盈的服侍下,徐闻身穿一身崭新的举人青袍,头戴四方平定巾,脚踏皂靴。
英俊潇洒,实在太年轻了!
他不是第一次去清平县城。
此前参加县试和岁考来过几次。
县衙位于城中东北部,城东门是大仓库,东南则是文庙和县学。
徐闻乘轿入城,守城的差役不敢怠慢,亲自清街相迎。
然而他并未前往县衙,而是第一时间去县学拜访训导老师。
大明尊师重道尤为昌盛,两年前国子监有个学生,侮辱师长,被朱元璋下令斩首示众,脑袋挂在国子监大门口。
县学训导是位年过花甲的老先生,得知自己学生中了举人,高兴的连连称好。
同时开始质疑自己的水平。
心想自己不过是个屡试不中的秀才,怎么突然就教出一个举人?
这不科学啊!
随后,老先生当众表示,徐闻是他带过的诸多学生中,最出色的一位。(压根没教出几个秀才,更别说举人)
徐闻笑着表示,都是老师教的好。
闲坐了一会儿,他便起身告辞,言说县尊大人有请,改日再来看望老师。
老先生忙起身相送,说不能误了县尊大人的时辰。
在县学一众师生的目送下,徐闻乘轿而行,观之十分气派。
老先生不知不觉中流下了泪水,哽咽道:“老朽执教四十余年,终于教出个大人物,此生无憾!”
县学师生们忙上前安慰,继以鼓励,老先生则地位愈高,深受敬重。
很快来到县衙。
大明各地县衙规模基本一个样式,前面是牌坊,照壁,大门呈现“八”字形。
轿子在牌坊前停下,徐闻只身来到大门前。
两个看门的衙役瞧见来人英俊潇洒,玉树临风,问都没问一句,匆匆进去禀报。
很快一个蓄着八字胡的中年慌忙迎了出来,点头哈腰道:“可是举人徐老爷?在下姓屈,县尊大人的师爷。”
徐闻含笑点头:“原来是屈师爷,正是徐某。”
“徐老爷雄姿英发,气宇轩昂,一看便知!”屈师爷拍了一通马屁,很快侧过身去:“快快请进!”
进入仪门后,一行人沿着中轴线走,映入眼前的便是大堂,也就是升堂的地方。
堂前旁边矗立着戒石亭,石碑上刻着十六个大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大堂两侧有着两排厢房署廨,仿六部的六房,左边是吏、户、礼三房,右侧兵、刑、工三房。
整个县衙的官吏基本在这六房中工作。
看到屈师爷带着一位年轻人进来,又一副讨好模样,一众官吏皆好奇的伸头探来,上下打量着徐闻,互相打听着。
“这位是谁啊?”
“看他如此年轻,应该便是咱们清平县的新晋举人。”
“就是那位年仅十七岁的乡试解元?”
“可不是嘛。”
“乖乖,前途无量啊!”
“又一个豪强家族要产生了......”
大堂之后便是二堂和三堂等建筑,最右边是县狱。
屈师爷直接将徐闻带到了三堂。
三堂也被称为后堂,是知县老爷起居办公的地方,家属也在此居住。
徐闻落座后,进来两个门子侍茶。
众人喝茶等待知县。
茶水喝了一半,从屏风后转进来两人。
一个是身穿七品官服的中年男子,一个穿着儒衫的年轻公子。
瞧他二人长相相似,徐闻一看便知是周知县父子二人。
据他了解,知县老爷名叫周会来,直隶淮安府人士,洪武五年举人。
周知县待人和善,很少滋扰百姓,但每每遇到大案,就会大发雷霆,变脸如翻书。
“晚生徐闻,见过县尊大人。”徐闻起身施礼。
旁边的岳冲和岳盈盈,则是跪拜见礼。
徐闻后世翻看史书,看惯了皇帝王爷一二品重臣的故事。
每每看到知县等官职,便会鄙夷一二,觉得芝麻大点官而已。
殊不知,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没见过七品知县。
便是后世,又有几人见过县委书记?
此时半只脚踏入仕途,他方知为官不易,往上爬更不容易。
周知县笑道:“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果然后生可畏!”
转身向后,对那年轻人道:“聪儿,还不见礼?”
他的儿子名为周聪,长得蛮英俊的,就是头比普通人要大上一圈。
“学生见过徐先生。”周聪上前行礼,不卑不亢,面上毫无敬佩之色。
他是县学的禀膳生,秀才中的一等,由官府提供膳食补助,每月廪米六斗。
拿补助,不是因为穷。
而是因为太优秀!
自开国以来,整个清平县只有二十个禀膳生名额。
当初连徐闻都不是禀膳生,只是二等增生。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