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255节

徐闻一听,一脸轻松的笑着说道:“之前因为保密的原因,所以一直没有告诉王爷,从这一刻开始这些都是王爷的,别说看一看了,王爷想怎么样都行。”

“另外我在北平还有工厂也会在暗中继续生产更厉害的火器,一旦能够批量生产出来,装备大军后, 到时候王爷自然是所向披靡。”

朱棣一听顿时喜上眉梢看向徐闻的眼神也越发的喜欢。

本来在来的路上听到了虎樽炮的恐怖更可怕,之后它还有一些迟疑,为什么之前他不知道这件事?

可现在徐闻竟然没有任何迟疑,就要把这些虎樽炮全部都交给他,足以表明了徐闻忠心。

朱棣忙笑着说道:“我只是有些好奇,这东西在你手里能够发挥出多大的威力,还是你掌控吧,走去我的营帐,咱们好好聊一聊接下来的规划。”

徐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跟着朱棣一起进入了营帐内。

此时营帐内还有一些燕军的骨干力量,一看到徐闻,都纷纷起身慌忙行礼。

毕竟人家这仗打的太漂亮了,几乎是一路横扫!

要知道,南直隶乃是大明京师腹地!

居然被徐闻带着仅仅三万人,一路横推到长江边!

燕军主力在后面紧赶,都追不上!

哪怕燕军之中有不少都是老将军,此时也同样起身行礼。

“诸位不要这么客气了,都是一家人坐吧。”

朱棣看着众人笑着说道,随后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手指击打着椅把,说道:“现在咱们遥望南京城,我想朝廷那边应该也已经得到消息,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今天就商量出一个结果。”

此话一出,众人也都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可却没有人开口。

毕竟这些都是武将让他们领兵打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个个都称得上是身经百战。

可让他们分析眼前的局势或者说是对接下来局势的一些看法,这群人倒是有些为难了。

再者说这里有徐闻跟姚广孝,他们哪里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呢?

朱棣见状也知道众人心中的顾虑,无奈的看着姚广孝说道:“你可是咱的军师,有没有什么建议说出来大家探讨一下。”

姚广孝忙看着朱棣说道:“现在的情况,朝廷那边肯定会做出反应,如果是贫僧的话,可以考虑暂时休整,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

“毕竟咱们贸然动手的话,多多少少也有点被动,而且现在的局势也不是那么的明朗。”

说完姚广孝又看向了徐闻笑着问道:“徐先生有没有什么看法?”

徐闻一听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军师的这个说法跟我不谋而合,我也觉得可以不那么着急,朝廷肯定会率先找咱们。”

说完徐闻也就不再说话,而是转身看向了朱棣。

如果朱棣想要名正言顺,那就不能太过激进。

这也是姚广孝心中的担忧。

而且朝廷绝对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朱棣就拒守在这里,一定会作出反应。

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上上之选。

朱棣一听自己两大谋臣都这么说了,也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既然这样,咱们就休整一晚上,顺便派人探查一下朝廷的动向吧。”

“你们几个都跟我一起去吃饭,今天晚上不醉不归。”

朱棣笑着说道,随后便带着众人一起走了出去。

第281章 拟诏勤王

燕军打到长江的消息传至京师,整个都城吏民惊骇不已。

朝廷是彻底炸锅了!

不是说朝廷有百万大军吗?

朝廷不是宣告平安将军都打到北平了吗?

怎么叛军突然兵临城下了?

底层官吏和老百姓实在想不通。

但庙堂之上的朝廷重臣们,却是心知肚明!

这一次他们可以说是把所有的家底都拿出来了,本以为能够有所成效,可谁曾想竟然败的这么快。

朱允炆的脸上更是充满了愤怒与茫然,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四叔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打到他的面前的?

要知道,起初的燕王府只有八百人啊?

可现在这才过去了多长时间,竟然就已经兵临城下了!

朱允炆想不明白,死去多年的朱元璋更想不明白。

老朱在天上,饶是抽了三包华子也没搞不懂,自己明明留下了百万雄师,怎么就被干翻了?

整个大明王朝的资源全部给了孙子,天命加身,九五之尊,文臣武将任凭调遣。

虽说杀了蓝玉等大将,但大明朝能打仗的老将也不少,参加过立国之战和征讨北元的,哪个是省油的灯?

自己明明都把老四削的只剩下王府,就几百人的护卫,连北平府的城防都是你朱允炆的人。

这都能输?

太菜了吧!

奉天殿。

朱允炆坐在龙椅之上,愤怒的盯着满朝大臣质问道:“这都能输?朕对你们信任有加,现在叛军都快打到京师了,你们御敌的本事呢?”

可这满朝文武大臣在这一刻却没有一个人敢开口。

大家都不是傻子,也许他们办事的能力不是很强,可对于局势的把控,对于心机这一块,他们还是玩的十分透彻的。

此时,朱棣已经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且麾下强者如云,气势更是势如破竹。

想要挡住朱棣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这个时候任何的建议都会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甚至有可能把自己送上断头台。

所以宁愿是挨骂,他们也不敢开口。

朱允炆见状更是气的一巴掌拍在了龙椅的扶手之上,盯着众人愤怒的咆哮道:“满朝文武,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给朕出个主意吗?”

“怎么了?平日里一个个不都是能言善辩的吗?现在需要你们的时候了,一个个都哑巴了吗?”

说着朱允炆忍不住怒极而笑。

他是做梦都想不到平日里这些高谈阔论的大臣,在这关键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出来为他出谋划策。

看着朱允炆那落寞的神情,不少人心底也微微有些触动。

随后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看着朱允炆轻声说道:“陛下,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适合继续开战了,平安带走了我们大部分的火器,就这都挡不住燕王的进攻,足以证明燕王的恐怖更可怕。”

“所以微臣斗胆建议陛下和谈?实在不行就给他划上一块封地,让他自立为王,反正弄来弄去还是老朱家的,这麻烦事就交给后人处理好了,总比咱们继续跟他硬磕下去要强的多。”

此话一出,瞬间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陛下为臣也觉得这个建议不错。”

“是啊,和谈和谈是最好的,这样也不用动干戈,毕竟打来打去死掉的都是咱们大明王朝的儿郎。”

“微臣也建议和谈。”

朱允炆看着一众大臣都赞同和谈,心中有些动容。

毕竟现在家底被打的七七八八了,也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来的将领,也只有和谈这一条路了。

正当此时,忽然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大喝道:“议和可以,但绝不能裂土封国!”

说话之人,乃是方孝孺。

“燕王叛乱,若是裂土封国,其他诸王怎么想?只怕也会效仿作乱!”

“方大人的意思是?”

方孝孺道:“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请陛下征兵勤王,诏令各地都司、布政司及诸府卫文武之臣,率忠勇之士入京勤王,以扶持宗社!”

朱允炆眼睛一亮,他何尝不想挣扎一下?

只是一直没人牵头,事很难成。

“方卿,你可愿意拟诏勤王?”

方孝孺文采斐然,又是南方士子之首,由他起草诏书,定然会有成效。

“无论何人,只要入京勤王,论功封赏,朕无所吝惜!”朱允炆激动道。

“遵旨!”方孝孺点头应下,当即起草诏书。

写完诏书,朱允炆忙派遣御史大夫练子宁、刑部右侍郎金有声、工部右侍郎张显宗等人到各地征兵。,

下诏勤王需要时间,而燕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方孝孺建议道:“陛下可使缓兵之计!”

他的意思是,继续议和,派人去到燕军大营,找朱棣谈判,许以各地请和。

首节 上一节 255/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