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23节
“唉,看走眼了,真是看走眼了!”吴老爷无奈地摇了摇头。
“父亲,试试吧,万一能行呢?”吴万再次劝说道。
“也罢,为父便陪你赌上一把!去把婉儿叫来!”吴老爷终于下定决心。
“父亲......我一直在。”
厅外,吴婉儿一袭绣花长裙,容颜清秀,此刻却面色苍白,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父亲,与赵家悔婚,徐哥哥他会接受我么.......”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对未来仍有渴望。
吴老爷沉默片刻,最终摇了摇头,神色凝重。
“世事如棋,落子无悔,如今,徐闻已非池中之物,我们吴家虽有心弥补,但也要看他是否愿意接受。”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备上一份厚礼,前去祝贺,至少,要表达出我们的诚意与悔意。”
吴婉儿手中紧绞着一块手帕,仿佛要将心中的不甘与懊悔都绞碎在这方寸之间。
想起与徐闻儿时的点点滴滴,那时他虽家境贫寒,却志向远大,对她温柔以待。
如今,这一切都被自己亲手葬送,只因家族的压力和对富贵的盲目追求。
“爹,我好后悔!”
吴婉儿再也忍不住,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看着女儿如此,吴老爷心中更痛。
“婉儿,是为父短视了,徐闻此子,才华横溢,又心性坚韧,实乃人中龙凤,是我们,被眼前的浮华蒙蔽了双眼,错失了良缘。”
说罢,他长叹一声,心中五味杂陈,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父亲,明天.......我便去找他。”吴婉儿终于鼓起勇气,声音虽轻,却坚定无比。
吴老爷闻言,目光一闪,沉默片刻后,缓缓点了点头:“去吧,或许,这是我们能做的唯一补救了。”
永宁街,唐家当铺。
“什么?徐相公中举了?”
这消息如春风般拂过唐达的心田,让他喜上眉梢。
“哈哈哈,我就说我唐达眼光毒辣,不会看错人!”
唐达放肆大笑,格外开心,仿佛赚了一万两银子。
他兴奋地挥着手,大声吩咐道:“来人,将徐老爷的欠条找出!”
账房伙计吓了一跳,忙道:“老爷,此时可不兴讨债啊!”
“讨个屁的债!”唐达瞪了他一眼,斥道:“将那两个欠条全部撕了!”
“哈哈哈,我好兴奋!”唐达手舞足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他投资最成功的时刻。
以后有位举人老爷当后台,唐家何愁不发?
自十五岁入行贩夫走卒,唐达经商二十余载,凭借着自己的敏锐洞察力,一步步崛起。
相比之下,吴老爷那识人不明的短浅眼光,以及种种令人费解的骚操作,家族终将败落。
“来人,准备三百两银子,我要进城一趟!”
仆人提醒道:“老爷,天都黑了,您进城干嘛呀?”
“老爷我要给徐举人准备一份大礼!”
唐达双手叉腰,如同一只肥胖的螃蟹:“哈哈哈,风雪压我二十年,我笑风轻雪如棉!”
他哼着小曲,心情格外舒畅。
第19章 衣锦还乡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
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大地上,温暖人心。
曲折的官道上,一辆蓝蓬马车呼啸而过。
告别城池喧嚣的骏马,撒开四蹄欢快踏出。
马车内,徐闻身着崭新的文士长袍,侧卧在软榻上,不时吃着时鲜瓜果。
车内铺设的软垫恰到好处地支撑着身体
一旁的岳盈盈轻轻靠在柔软的靠背上,双眼迷离,仍不敢相信眼前是真的。
半月前,她陪少爷离家赴考,乘坐着一辆简陋驴车。
一路颠簸,差点把骨头都颠散架。
此番回去,居然乘坐如此舒服的马车,过弯过坎,竟无丝毫颠簸之感,仿佛行驶在云端之上,平稳而惬意。
她深知,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少爷勤奋苦读、不懈努力的结果。
岳盈盈轻轻侧过头,目光温柔地落在了徐闻的身上。
她的眼神中,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情与敬佩。
少爷不仅英俊潇洒,而且才华横溢。
如此优秀的男人,真让人着迷!
从南面进入清平县,只有一条官道。
沿途的风景在马车外缓缓流淌,翠绿的田野、潺潺的溪流、还有那些熟悉的村舍,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而美好。
行至界碑路口,但见前面涌出一行人。
在前面赶车的岳冲一惊,以为对方是劫匪,忙跳下马车护在前面,顺手从道路边大树上拽了一截手臂粗的枝丫,紧紧握在手中。
今天甭管对面是哪个山头的劫匪,敢向自家少爷下手,说什么也要弄死一两个,威慑一二!
身为徐闻的书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还是懂得。
他如此想着,忽然听到旁边树林中响起一阵吹吹打打的声音。
紧接着一群人围了过来,敲锣打鼓的往这边来。
“哎呀!徐老爷,您终于回来了!”
“乡亲们可想死你们了!”
“......”
众人七嘴八舌,满脸堆笑。
“你们是......”岳冲感觉对面很眼熟,但又叫不上名字。
“岳兄弟,我是小魏啊!先前徐老爷买地,咱们有过一面之缘!”
原来是永宁乡的里长魏逻,还有几个甲首他们,以及乡里的几个地主。
“小魏.......”岳冲有些凌乱,对方比自己足足大了十几岁,居然自称小魏?
“你们这是干啥?”
“当然是迎徐老爷回乡!”
魏逻客套一句,直奔后面驴车:“哎呦喂,我的徐老爷,您可算衣锦还乡了!咱们可是足足等了一天一夜啊!”
......
进入永宁乡,徐闻坐上了高头大马上,胸前戴着大红花,连衣服也换了一身红,如同新郎官似的。
这是里长和乡里一众地主的意思,请解元公游街。
徐闻本想低调,奈何对方实在过于客气。
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的场面,还有一队啦啦队,他想跑也跑不掉。
而且高中后回乡游街是传统,可以鼓励带动当地求学风气,促进家乡发展。
“徐老爷是咱们永宁乡第一位解元公!”
“不,是整个清平县!”
“我看是整个东昌府独一份!必须隆重!”
出发前,里长魏逻特别交代,通知全乡迎接,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人来迎接!
有小孩的带小孩,热闹为主!
很快,有会骑马的甲首,飞马向乡里奔去,通报消息。
一行人吹吹打打一路向北,不多时,永宁乡牌坊出现在眼前。
牌坊附近挤满了百姓,响亮的鞭炮声中,伴随着一声声欢呼。
永宁乡是穷乡僻壤,老百姓都很穷,大多数人身上打着补丁,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缝缝又三年。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