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129节
在这种良性的发展之下,整个大兴县的发展那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样,每天不但街道上的贩夫走卒络绎不绝。
就连县城的客栈,酒楼,也都是爆满。
并且所有的衙役都在徐闻的授意之下不准干扰商人的经营,除非他们违法,在这种情况下,商人们也是如鱼得水。
甚至不少老头老太太都开始当起了“倒爷”赚点外快,补贴家用。
农民手里有钱了,那第一件事儿自然就是进城消费,购买衣服,食物。
如此一来,整个县城彻底被盘活。
朝廷在朱允炆的削藩之下,氛围也越发的压抑。
而徐闻在这种偏僻之地,倒是落的了一个清净。
没事儿的时候就跟岳盈盈,吴婉儿切磋一下,再无聊就逗逗自己的两个儿子,倒是过的如神仙一般。
并且情报部门的发展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虽然他不在朝堂之上,可朝堂之上的一切,却尽收眼底。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朝廷将北平的文武官员全部换掉。
朱允炆任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监视燕王府。
受朝廷削藩影响,燕王朱棣越发焦虑,于是和姚广孝出去骑马散心。
只是当经过大兴县的时候,朱棣明显发现了这里的不寻常。
街道干净整洁,行人匆匆,可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笑容,甚至连普通的农民一个个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这大兴县他也不是第一次来了,可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
“我记得这大兴县的经济好像很差,人们过的很苦啊,难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否则,为何大家都这么高兴呢?”
朱棣皱着眉头看向了旁边那名穿着黑色长袍的和尚,正是名震整个华夏的妖僧姚广孝。
姚广孝见状笑着说道:“燕王想要知道原因,随便拦住一人问问不就好了。”
“呵呵,要是!”
朱棣微微一笑,便拉住了一人,笑着问道:“老乡你好,我想问一下这大兴县怎么了啊?”
“没怎么啊?很好啊!”
被拦住的农民,笑着说道。
“不是,今天是过节?还是什么特殊的日子?你看这街上个个穿的光鲜亮丽,吃的满面红光,以前我来大兴县的时候可没这么好啊!”
朱棣笑着说道。
“哎,你问这事儿啊,这可都要多谢我们的知县大人,如果不是徐大人,再过一百年我们都未必能够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呢。”
“可不是,自从徐大人来了之后,先是杀了几个为富不仁的富户,随后修路,开山,帮我们卖东西,吸引了大批的商户进入,我们这些人也都跟着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现在只要你肯干,随便找个活儿都能够养活一家子了,而且街上的活儿可多的干不完呢。”
“就是,我家是山里的,以前一下雨都没办法出门,可徐大人给我们村修了路,现在不管刮风下雨,我们都能够外出干活,也可以把一些山货拿出来售卖,这日子好着呢。”
周围的村民一听到朱棣在询问大兴县的事情,一个个也都伸长了脖子,笑着说道。
毕竟徐闻给他们的帮助实在太大了,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每个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而且商人也同样是赚的钵满盆满,大兴县的名字也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不断地在传开,甚至不少的山货,在徐闻的帮助下都成了大兴县的招牌。
弄的外面的人一想要购买东西,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兴县。
再加上徐闻的长远战略发展,物资,特产虽然珍贵,可售卖的价格并不算太高,绝对称得上是物美价廉,弄的周围几个县城不少商人都专门来这里采购。
很多人商人只需要坐在家里收购农副产品,根本不需要出门,就能够轻松的赚取足够多的利润。
“哦?不知道这徐大人叫什么名字,竟然有如此惊人的本事?”
朱棣是越发的好奇了。
大兴县他还是知道的,那可是出了名的穷,不但如此,民风彪悍,野性难驯,根本没人能够管理的好。
再加上本地商人从中作梗,大兴县几乎成为了官员们的坟场,从没有人哪一个官员能够在大兴县得到好处,更何况是把大兴县治理的如此井井有条,这等手段堪称逆天。
朱棣心中也充满了好奇。
“徐大人啊,听说这徐大人可不一般啊,曾经在朝廷上顶撞过皇上,所以才被发配到了咱们这个地方!”
“嘿嘿,这也算是皇帝给我们大兴县做了一件好事,如果不是徐大人来这里,我们还在吃苦呢。”
围观众人纷纷笑着说道。
“徐大人?”
朱棣眉头一皱,拱手抱拳说了一句谢谢,随后看向了跟在一旁的姚广孝笑着说道:“今日既然是出来散心,也不着急回去,不如去见见这位徐大人如何?”
第127章 姚广孝的肯定
“燕王说的是,贫僧作陪便是了,贫僧也想要看看这位徐大人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手段!”
姚广孝笑着说道,大兴县的名声他也有所耳闻,能够把一个县城在极短的时间内打造成这样,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好!走了,去县衙!”
朱棣笑着说道。
随后两人骑马,直接来到了衙门。
经过徐闻的整治之后,这衙门也是焕然一新。
并且王力等人的培训也没有停止,所以站在门口的衙役,一个个也是龙精虎猛,散发着强大的气息。
“嗯,不俗,光是这两个守卫都不一般啊,我对这徐大人可是越发的好奇了!”
朱棣跳下战马满意的点头笑着说道。
姚广孝也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观这两人的气息,神采,如果是在军队上的话,怎么也是个小将领吧!”
“不错,身材魁梧挺拔,双目炯炯有神,当个小将领倒也不难!”
朱棣笑着说道,随后走上前看着衙役笑着取下自己的腰牌,递给了衙役说道:“把这个给你们知县大人看看,他就明白了!”
衙役眉头一皱,他们虽然经过训练,已经懂规矩,实力也更强。
可在文化方面,徐闻倒是还没有来及得加强,稍微迟疑一下了,衙役便点了点头,拿着令牌走进了后堂。
“大人,门口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一个穿着黑色僧服的和尚,他给了我这么一块腰牌,说您看了就明白了!”
衙役说着,拿出了腰牌,递到了徐闻的面前。
当看到腰牌上那大大的两个字,再联想到黑色僧衣,徐闻几乎在瞬间就明白了两人的身份。
“快请!”
说着,徐闻便朝着外面走去。
但见一位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留着长须的汉子挺立在那,身旁还跟着一个黑袍老和尚。
不用说,此人便是燕王朱棣,未来的永乐大帝!
徐闻快步上前,准备行礼。
“好了徐大人,我们二人今日是来游玩的,没有必要行礼!”
朱棣上前一步,宽厚的手掌抓住徐闻的小胳膊,笑着说道。
感受到对方磅礴的力量,徐闻恭敬点头:“是!”
“不请我们进去坐坐吗?”
一旁的黑袍僧人姚广孝打量着徐闻,笑着调侃道。
“哦,两位里面请!”
徐闻这才回过神儿,急忙讪笑道,而后看着旁边的守卫说道:“今日有贵客,其他人一律不准进后衙!”
“是,大人!”
衙役有些诧异,徐闻在他们眼中那可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啊!
却不曾想,眼前这两人竟然他让如此的恭敬,一时间他们对朱棣跟姚广孝的身份也有些好奇,不过却没人敢开口询问。
进入后衙内堂,徐闻亲自倒茶。
“燕王殿下请用茶!”
“大师请用茶!”
“嗯,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朱棣笑着问道。
“下官徐闻,北平府右参议,兼任大兴知县。”徐闻答道。
“徐闻?你就是我那两个孩儿口中的探花郎徐闻?”
朱棣眼睛一瞪,想起了自己两个儿子跟他提及的奇人。
朱高炽曾在信中屡屡提及徐闻,称其才华横溢,少年英雄,不畏强权,甚至当庭大骂皇帝,实为当代奇人!
朱高煦则在信中说,徐闻此人不仅文采惊人,武略亦是不俗。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