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101节
“这里面是崇山侯的罪证,立即将崇山候抄家!锦衣卫先审,审完再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复审!”
朱元璋的声音冰冷而决绝。
此前,他心中尚存几分愧疚。
毕竟崇山候跟随他二十余年,立下汗马功劳。
再加上老兄弟所剩无几,朱元璋心情复杂,甚至昨夜都难以入眠。
然而,徐闻的一番话,却让他心中的阴霾瞬间消散,重拾往日的冷酷与决绝。
“遵命!”
锦衣卫指挥使宋忠面无表情,如同无情的杀戮机器,捡起地上的罪证后,便匆匆转身离去。
这货他可太熟悉了。
半天不到,崇山侯李新被抄家,被打入诏狱,锦衣卫套餐走了几个立马招供,承认罪状属实。
经刑部和大理寺官员复审,确认崇山侯李新贪赃枉法,草菅人命。
第二日,朱元璋下旨,诛杀崇山侯李新。
同时,将崇山候的罪证公之于众,以正国法,告慰逝者之灵!
消息传开,满朝震惊。
竟然又一个开国勋贵被杀!
不同的是,这次的竟不是冤杀!
走了刑部和大理寺流程,说明证据确凿。
大臣们开始打听,是谁这么大胆弹劾的崇山侯?
得知是翰林院编修徐闻,众人这才恍然,原来是他!
这就能理解了。
敢如此大胆勇于弹劾勋贵的,恐怕也只有徐闻了。
“徐闻,你屡次立功,此次咱该赏你何物呢?”
文化殿中,朱元璋深饶有兴致地盯着徐闻笑道。
“陛下,微臣办事但求无愧于心,不敢奢求奖赏。”
徐闻急忙抱拳,一脸正色地说道:“任何有良知的官员,都应勇于举报不法之事,唯有如此,我大明王朝方能千秋万代,大明子民方能安居乐业!”
此言一出,朱元璋的神色明显温和了许多,笑道:“你屡次立功,朕若不奖赏你,岂不让人笑话?若其他官员见此事只得罪人,无好处可得,以后谁还愿帮朕检举揭发呢?”
徐闻闻言,心中顿时明了,这个狡黠的帝王又在考验他了。他稍作迟疑,便看着朱元璋,不自然地笑道:“陛下,此事微臣实在难以启齿。”
“哦?有何难以启齿的?”
朱元璋饶有兴致地盯着徐闻问道。
“陛下,若微臣所求甚少,自己会觉得无趣,陛下或许还会认为微臣虚伪。但若微臣所求过多,陛下又可能会认为微臣是个贪财的小人。此事微臣无论如何回答都不妥,还请陛下定夺。”
徐闻一脸无奈,苦笑道。
这个老狐狸,最喜欢将问题抛给别人,然后自己在一旁静观其变。
若表现得好,或许会给予奖赏;但若表现不佳,则必会遭受致命一击。
对于这样的人,徐闻也懒得与其周旋,索性直言不讳。
朱元璋听后,愣了一下,没想到徐闻竟如此直白,一时间竟有些尴尬。
“朕只是想与你商量一下,你就没什么想要的吗?”
他仍不死心,瞪大眼睛再次问道。
“没有,微臣吃得饱,穿得暖,生活顺心。最近还有位女子找到了微臣,为微臣诞下一子。微臣现在别无所求,只愿平平安安地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徐闻咧嘴一笑,轻松地说道。
这番话半真半假,让朱元璋这个老狐狸一时也看不透徐闻的心思。
“好吧,你小子倒是给朕出了个难题。既然如此,此事朕来考虑吧。你暂且在此等候。”
朱元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随后便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过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朱元璋终于做出了决定。他看着徐闻,神色严肃地说道:“徐闻,上前听封!”
“微臣在!”
徐闻急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弯腰行礼。
“鉴于徐闻敢于直谏,朕亲笔御赐‘刚正’二字,并将其调任都察院正四品右佥都御史。”
朱元璋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与此同时,一个小太监拿着写有“刚正”二字的墨宝,送到了徐闻的面前。
“恭喜徐大人,连升六级!”
小太监笑着说道。
徐闻也有些懵然,完全没想到朱元璋竟然如此大方。
正四品啊,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而且有了朱元璋亲赐的“刚正”二字,就如同有了免死金牌。
以后无论多大的官员想要动他徐闻,都得先掂量掂量朱元璋的分量。
因为像徐闻这样的人若被陷害致死,朱元璋一定会知晓。
“等等,这个老狐狸,原来早就给我准备好了赏赐。故意将问题抛给我,恐怕也是为了观察我的表现。
若我的表现不能让他满意,恐怕这正四品的赏赐就要被他藏起来了!还好我没上当!”
徐闻心有余悸地看向朱元璋。
“呵呵,是不是很惊喜呢?”
朱元璋看着徐闻,神情似乎有些不自然,笑着问道。
“的确惊喜,没想到微臣的升迁之路竟然会如此顺利!”
徐闻由衷地感叹道。
第99章 声名鹊起
徐闻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那笑容中藏着几分得意与狡黠。
他的话语同样半真半假,混杂着谦逊与自豪。
以他如此年轻的岁数,能攀升至从五品已属罕见。
而今一跃成为正四品,更是前途无量,预示着未来有无数可能等待着他去探索。
甚至,权倾朝野的荣耀,也未必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或许,你小子真是鸿运当头,你揭发的那两人,皆是罪大恶极之辈,除去他们,既震慑了众人,又挽回了不少损失,咱若赏你微薄,岂不让天下人耻笑?去吧,这是你的奖赏!”
朱元璋轻轻摆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多谢陛下隆恩!”
徐闻心中美滋滋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恭敬地行了个礼,随后缓缓退出大殿。
与此同时,徐闻升任都察院正四品右佥御史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京师传开。
听闻此讯的人,无不震惊得合不拢嘴。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一个人的晋升速度竟能如此惊人。
连升六级,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壮举!
更何况,徐闻还只是一名探花郎,并非状元之尊。
“徐闻”这个名字,仿佛被赋予了某种神奇的魔力,迅速在京师的大街小巷传颂开来。
“少爷,少爷!都察院的杨大人来访!”
岳冲急匆匆地冲进院子,一脸激动地向徐闻禀报。
这位杨靖杨大人可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一把手大佬,地位尊贵,人脉广布,连六部尚书都要礼让三分。
如今,他竟主动来访,足见徐闻如今的地位何等显赫。
“徐大人,老朽不请自来,还望勿怪!”杨御史笑呵呵地走进屋来。
“翰林院刘大人来访!”
“户部郎中张大人、刑部郎中周大人、礼部主事李大人来访!”
门口不断传来通报声。
大量官员前来拜访,以都察院和翰林院的官员居多。
徐闻忙不迭地起身迎接,热情招待。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