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577节
“陛下,管他那么多作甚,您直接下旨,微臣带领一队人马前去要银子,一家一家的去,只要银子到手不就行了,管他们有什么阴谋!”
他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脸上满是豪爽的神情,仿佛这件事在他眼中不过是小事一桩。
这话一出,百里中君、方长青、贾文毅三人都愣住了。
一时间,御书房内安静得针落可闻,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赵平,仿佛在重新审视这位平日里只知冲锋陷阵的武将。
是啊,仔细想想,他们此番所作所为,为的不就是银子嘛?
只要银子到手了,还管其他做什么?
这个看似简单粗暴的办法,却在这一瞬间让众人都陷入了思索。
百里中君先是一愣,随即哑然失笑,他忍不住大笑道:
“哈哈哈,果然还是赵将军直接了当啊!”他的笑声在御书房内回荡,缓解了几分紧张的气氛。
方长青也是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道:
“赵将军说的不无道理,只不过怕的是他们跟大雍的探子勾结。”
“如今我们已经决定要跟大雍对立了,那从现在开始,就不应该泄露任何的消息!”
“所以,银子我们要,人我们也要控制住!”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谨慎和担忧,在肯定赵平提议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潜在的风险。
贾文毅一直沉默不语,此时他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
“陛下,微臣觉得方大人所言极是。我们既要确保银子顺利到手,又要防范他们与大雍勾结,以免节外生枝。”
“不妨先派人暗中监视那些大臣,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待时机成熟,再一举行动,这样既能拿到银子,又能避免潜在的危险。”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提出了一个相对周全的方案。
百里中君听着三位大臣的话语,心中暗自权衡。
他深知,此事关乎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赵平的提议虽然直接,但过于冒险;方长青和贾文毅的建议虽然周全,但实施起来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他缓缓站起身来,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上。
龙袍的下摆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许久,他终于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说道:
“此事就按贾爱卿所言,先派人暗中监视那些大臣。赵将军,你先做好准备,一旦时机成熟,立刻带人前去收缴银子。”
“方爱卿,你负责收集更多关于大雍的情报,以防他们趁机捣乱。”他的话语简洁有力,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任务。
三位大臣纷纷领命,齐声说道:
“遵旨!”
声音响彻御书房,仿佛在宣告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
......
.......
第642章 安排
永昌城。
表面上风平浪静,每日清晨,集市按时开市,街道上车水马龙,百姓们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街边的摊贩叫卖着新鲜的果蔬、精美的手工艺品,茶馆里坐满了喝茶聊天的人们,似乎世间的一切纷争都与这座城无关。
然而,在这看似祥和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汹涌的暗流。
无数探子、暗桩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触角,无时无刻不在疯狂运行。
这些眼线隶属于不同的势力,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酒楼客栈,或是扮作普通的百姓,或是伪装成行商过客,收集着各种情报,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他们捕捉的信息。
羌帝百里中君为了维护羌国的势力范围,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永昌城布下了众多耳目。
他妄图掌握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寻找时机突破防线,蚕食群臣的财产。
而大雍的不良人,作为大雍皇帝李九天最为隐秘的情报组织,自然也不会视若无物。
他们以维护大雍的国家安全为己任,与羌国的探子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除此之外,羌国朝堂上的各个大臣,出于各自的政治目的,也纷纷在永昌城插满暗桩。
有的大臣想要通过获取情报来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有的则希望利用这些情报来打击政敌,谋取私利。
每个不同的势力都有自己的打算,而且几路势力之间根本没有利益共同体。
羌帝百里中君一心想着守护国土,大雍的不良人则全力对羌国进行内部瓦解,大臣们又各怀鬼胎。
他们各自谋划着自己的全盘计划,殊不知,一场针对羌国的风暴,已经悄然形成。
...........
大雍京都,宏伟壮丽的皇宫内,李九天身居御书房。
此时,在李九天的面前,正是西厂提督雨化田。
雨化田身着华丽的官服,面白无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犀利与精明。
李九天缓缓地展开手中那封刚刚送达的信件,信纸的质地柔软,上面的字迹清晰而工整。
他的目光扫过信纸上的每一行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这微笑中蕴含着多种情绪,既有对当前局势的掌控感,又有对即将展开布局的兴奋与期待。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事情发展的方向,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李九天将信件轻轻地放在桌上,然后抬起头,目光落在雨化田身上。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立即给怀英飞书,告诉他做好充分准备。一旦羌国有任何异动,他无需上奏请示,可以自行决断应对!”
雨化田闻言,连忙拱手应道:
“微臣领旨,定当速速传达旨意。”
李九天微微颔首,表示满意。
接着,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再传书于谦,从现在开始,羌国边境线全面封锁,任何活物都不得过境!”
于谦掌控着整个云泽的边境,这道命令一下达,就意味着大雍已经对羌国展开了全面的封锁。
这不仅是一种军事上的策略,更是一种政治上的表态,显示出大雍对羌国的高度警惕和强硬态度。
雨化田再次拱手,高声回应道:
“微臣遵命,立刻传书于谦大人!”
李九天点点头,补充道:
“去吧,同时让西厂的探子们,还有千牛卫,都给朕动起来。确保所有的消息都能在第一时间传回,不得有丝毫延误!”
雨化田再次拱手,应道:
“是,陛下!”
随后,他恭敬地行礼,缓缓退出了御书房。
等雨化田走后,李九天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他随意地挥了挥手。
站在一旁的狗娃见状,立刻心领神会,快步上前,跪地行礼道:
“陛下!”
李九天端坐在龙椅上,面沉似水,不紧不慢地说道:
“传朕旨意,宣文武大臣到御书房议事!”
狗娃不敢怠慢,连忙应道:
“是,陛下!”
说罢,他像离弦的箭一般飞奔而出,去传达旨意。
大约一刻钟的时间,文武大臣们便急匆匆地赶来。
这一次,大臣们的表情与往日大不相同,每个人的脸上都明显流露出一些兴奋之色。
走在最前面的是诸葛亮和白起,他们二人一左一右,并肩而行。
诸葛亮手持羽扇,纶巾羽衣,风度翩翩,气宇轩昂,脸上始终挂着自信的微笑,仿佛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而白起则一脸冷峻,不苟言笑,他的眼神犀利如刀,透露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杀气,不愧是大雍的战神。
在他们身后,蓝玉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快步上前,压低声音向诸葛亮问道:
“丞相,陛下这次突然召集咱们这些武将,莫不是羌国那边有什么情况了?”
蓝玉自从回来后,整天闲着,除了练兵,本没有其他事做,已经快憋疯了!
而平日里李九天叫大臣议事,基本都是丞相他们这些文官,这次连武将都叫来了,这让蓝玉敏锐地察觉到可能要有动兵的打算了。
诸葛亮听到这话,当即哈哈一笑,他边走边说道: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