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965节

  原来,袁术的反击不是这一下,袁绍深入敌境,补给多有赖水路支撑。

  而袁术的寿春正好位于淮水与其支流沘水的交汇之处。

  早先,袁绍攻击渡河时,袁术按兵不动,等到伏击发动时,袁术水师也同时发难。

  袁绍退守的六县,就正在沘水东岸(今安徽六安),袁术水师溯流而上,迅猛地冲向袁绍的运粮船队。

  他们的战船船头装有尖锐的撞角,如同一头头凶猛的巨兽,轻易地撞毁了袁绍那些防护薄弱的粮船。一时间,河面上木屑横飞,粮船纷纷倾斜、下沉,一艘艘满载粮草的运输船就被直接摧毁。

  袁绍的大军不但失去了后方的补给,同时也被困在了这沘水东岸。

  六县城头。

  袁绍看着城外水上耀武扬威的敌军水师,狠狠地将手中佩剑砸向地面。

  “见鬼!”

  “袁公路,你这卑鄙小人敢算计我,待我脱困,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一旁的逢纪见状,心急如焚,他快步上前,捡起地上的佩剑,双手递还给袁绍,苦劝道:

  “袁将军息怒,此刻当务之急还是寻得脱困之策啊。”

  脱困之策?

  袁绍抓过佩剑,紧紧攥在手中,怒火翻涌,听到这句话后直接干脆的就反问了回去:

  “汝乃谋士,你且告我,眼下我军又该如何脱困?”

  逢纪被袁绍这一问,顿时语塞,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支吾片刻,终究没能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是啊,现在哪还有什么办法?

  讲道理,他们南阳军其实也是有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师的。

  但问题是,他们的水师是控制汉水的,根本开不到这淮河之上。

  这一次他们之所以能够渡过淮水过来,乃是因为借用的是汝南郡的水师力量,辅助运输。

  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本以为早已在自己掌控中的汝南水师,竟然被袁术悄悄渗透,诱降了一个副将。

  那副将见袁绍陆战兵败,竟然临阵倒戈,与袁术水师配合一举剿灭了他们护航的水师队伍。

  这一下子,袁绍的运粮船队失去庇护,被袁术水师肆意屠戮,竟然落了个全军覆没的悲惨下场。

  而失去了对水道的控制,他们突围的道路只剩下逃入大别山或沿岸北上直取寿春的打法。

  显然,对于如今遭逢大败的袁绍军队来说,这两个选择不吝于虎口拔牙,实乃自取灭亡之道。

  眼见逢纪拿不出办法,还在那叨叨叨叨的劝他息怒个没完,袁绍怒哼一声,悲呼道:

  “倘若子远在此,断不至于让我落到如此下场啊!”

  袁绍那个痛啊。

  到了这时,他才想起了许攸的好。

  那个家伙虽然为人不太地道,但智谋确实出众,总能在绝境中想出奇招。

  更关键的是,倘若有他在,自己的计划一定能做到更周密一些,也许就不至于被袁术钻了这么大的空子。

  然而,再痛那也没用。

  不但许攸昔日得罪了苏曜,被其抓获,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连郭图都被苏曜斩杀

  如今的袁绍,手上谋士不过区区逢纪和陈琳二人,谋士不足的结果就是如今这般模样。

  “为今之计,只有等待皇甫老将军的援军了。”

  逢纪咬牙献策道:

  “听闻大将军调兵遣将,还征调了青徐与辽东的水师助力。”

  “只要等到朝廷水师赶到,我军便可与皇甫老将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袁术水师,重新打通粮道!”

  “等?等多久?!”

  袁绍怒极反笑:

  “这撮饵县城粮草仅够我大军半月之用,朝廷又一向看我不爽,还是我卖了女儿才换来了这出兵的资格。”

  “如今,皇甫嵩那老匹夫磨磨蹭蹭,怕是巴不得见我跟袁术两败俱伤,等他到了,我军怕是早就饿得都提不动刀了!”

第886章 换个方向

  朝廷的大军怕是很难指望上了。

  逢纪等人闻言不由得都低下了头。

  袁绍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六县城小粮少,数万大军驻扎于此,粮草消耗极快。

  而他们又为了抢功提前出击,就算朝廷不针对自己,征发水陆大军那也不是一时片刻就能做好的。

  袁术难道能给他们这么多时间吗?

  果然,次日清晨,探马来报:

  寿春方向又出一股大军,正逆沘水而上,向六县逼近!

  袁绍闻言,脸色骤变。他深知以目前军心不稳的状况,若被袁术大军围城,后果不堪设想。

  “传令全军,即刻备战!“袁绍咬牙下令,“可有人敢率部出击,在城外为我大军拒敌?“

  “将军不可啊!”逢纪急忙劝阻:“我军新败,士气低落,若贸然出战,恐有不测啊!“

  “不出战?“袁绍冷笑,“难道坐等袁公路那厮将我困死城中?“

  袁绍的话得到了颜良的支持。

  在敌人大军合围之前,他们若想长期坚守下去,就必须在城外保持一支敢战的力量,与城池中的守军相互呼应,不时发起反击,让围城的敌军有所忌惮。

  否则,一旦敌军大兵围拢,他们困守孤城,那就只能任人宰割。

  不说挖掘地道之类,就光是敌军抵近城池,垒土筑墙就能从容的抵消掉他们城池的防守优势。

  届时,攻守之势异也,他们被围得水泄不通,粮草耗尽举手投降只是时间问题。

  “将军,末将愿率部出城,为我大军羽翼!”

  颜良当即抱拳请战,声若洪钟,眼中燃烧着熊熊战意。

  紧接着,文丑也不甘示弱,大吼一声跟进请战。

  在颜良、文丑请战的激昂呼声中,袁绍的目光在这两位猛将身上来回游移,心中似在权衡利弊。最终,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好!颜良、文丑听令,本将军命你二人各率三千精锐出城,互为犄角之势,务必阻挡袁术贼军,为我军争取时间!”

  “末将领命!”颜良、文丑齐声应道,声如洪钟,响彻城头。

  二人领命后,迅速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下城楼,开始点兵出征。

  面对嚣张的袁术,袁绍军背水一战,当夜趁着术军援军未至的时机,发起夜袭。

  纪灵等人猝不及防,没想到袁绍残兵败将竟然还能反击,一时间陷入混乱,围城大军被迫退却二十余里,丢弃粮草辎重无数。

  袁绍军见好就收,并没有穷追不舍,而是收拾了部分辎重补给后就退回城去,颜良和文丑两人各自在城池东南与东北扎营,呈品字形拱卫六县。

  这一夜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袁绍军的士气,城中将士们一扫往日的阴霾,对颜良、文丑的英勇赞叹不已,也对未来的坚守多了几分信心。

  然而,袁绍深知这不过是暂时的喘息之机,袁术怎会善罢甘休,更大规模的进攻必然还在后头。

  果不其然,几日后,寿春的袁术便亲率大军抵达,与纪灵张勋部会合,准备对袁绍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

  袁术站在帅旗下,望着那紧闭的六县城门,眼中满是怨毒之色:

  “本初小儿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袁术大手一挥,麾下数万大军便如潮水般发起攻击。

  不过,由于城外营地的存在,袁术只能先一个个拔出袁绍的外围防线。

  故而,虽然袁术嘴上狠话不停的放,但实际打起来却远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且说袁术麾下的大军如汹涌的潮水,向着袁绍军城外的营地铺天盖地般涌去。

  他们前排的士兵手持长盾,紧密相连,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移动壁垒,缓缓向前推进。

  后排的弓箭手则弯弓搭箭,射出遮天蔽日的箭雨。

  虽然袁绍军已有防备,但面对这汹涌的攻势还是被打的狼狈不堪,一时间,军营地内尘土飞扬,营帐纷纷被箭矢射穿,不少士兵中箭倒地,发出痛苦的惨叫。

  箭雨过后,双方又展开惨烈的肉搏战,颜良文丑各领所部,依托营垒坚决反击,双方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鲜血染红大地,尸体层层叠叠,仿佛一片人间炼狱。

  “皇甫将军,不行啊,这边也有贼兵战船巡弋!”

  负责探路的小校满脸焦急,向皇甫嵩汇报着最新情况。

  皇甫嵩面色凝重,望着眼前波涛汹涌的淮水,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虽然袁绍对皇甫嵩不怎么抱有希望,笃定朝廷要作壁上观,看他送死。

  但实际上皇甫嵩为人正直,绝没有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打算。

  之所以坐看袁绍被困十数日,唯一的原因就在此处——他根本过不去这淮水。

  皇甫嵩问:“太史将军那边战况如何?朝廷水师何时能到?”

首节 上一节 965/11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