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903节
他们不是脸色惨白,就是面色如土,或浑身颤抖,或东张西望。
危急,大危机,这真是末日将至啊!
原因嘛,自然也很简单。
在座众人都知道,幽州,作为汉地抵御胡虏的重地,其防线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其山关城塞全部在北方,领地以南则是一马平川的平原。
在平时,防御匈奴与鲜卑和乌桓等草原异族的时候,这片平原那可以说是幽州的宝贝,这片腹地平原的存在给了幽州极大的纵深和人力与财富基础。
但是,与此相对的,幽州也就很难抵御自南向北的攻击。
尤其是当下,为了防御辽东成廉刘备等人与北方的关羽张飞等人,他们将几乎全部兵力都投入燕山北方的关隘防线中去,把背后的腹地交给了盟友韩馥来保卫。
如今,韩馥自顾不暇,公孙瓒破南皮,不但彻底在南方撕开了他们的防御缺口,还再次增兵,直指卢龙塞。
“阻止他,必须要阻止他们!”
魏攸急促道:
“公孙瓒在辽西故旧甚广,若让他到了辽西,卢龙塞被前后夹击必破无疑。”
“届时,十万胡贼随辽东军入关,我幽州亡矣,天下亡矣!”
第834章 满堂皆惊,名将说客登门
“必须阻止他们没错,但咱们哪里还能调兵呢?”
刘虞脸色煞白,来回踱步:
“如今燕山防线兵力紧张,居庸关和卢龙塞都有强敌需要防御,总不能把幽州城最后的这一万多人派出去吧?”
“这可是咱们的压舱石,一旦有失,幽州城也就不用再守了。”刘虞的声音中带着丝绝望。
“征兵,紧急征兵!”
程绪急促道:
“使君,趁着还有时间,咱们当立刻再从附近郡县紧急抽调人力。”
“如今正是冬季农闲时期,还有大把农夫可用。”
“什么?你难道要让我派农夫去对抗公孙瓒的精兵吗?”
刘虞大惊失色。
心中直呼这出的是什么馊主意。
即便是不擅长军事作战的刘虞也能看得出来,自己之所以开战以来打的这么被动,那就是手中兵将能力太弱,根本无法在野战中战胜朝廷的大军。
他们的兵力,据城死守还算可以,但若是出城野战,那简直就是去送死,动不动就是一个惨案。
因此,公孙瓒的军队一突进来,刘虞顿时觉得天都塌了。
即便渤海距离辽西还有渔阳和右北平两郡阻隔,但南方那么大一片平原,公孙瓒完全可以绕过不管,直冲卢龙塞城下。
完了,一切都完了。
“使君,不能放弃啊!”
程绪焦急说:
“那些农夫出城野战也许不行,但是让他们上墙防守,问题应是不大。”
“咱们就用这些人来把城中还有关隘上经过训练的战士替换出去,以精锐对精锐,前去拦截公孙瓒。”
“如此就算不能剿灭他们,总之只要拼死拦住,不让他去辽西威胁卢龙塞就好了嘛。”
刘虞听着程绪的话,眉头紧皱,心中天人交战。
他深知如今局势危急,若不采取措施,幽州必亡,但让农夫上城防守,精锐出城拦截公孙瓒,这其中风险实在太大。
就说调集精兵,除了城中的万余后备军外,其余各关隘距离幽州的远近各有不同,等他征发命令过去,再进行军士轮换,一来一回要花多少时间?
公孙瓒能给他这个机会吗?
“此权宜之计也。”魏攸叹了口气,说“但是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该如何抉择,全看使君的了。”
刘虞闭上双眼,深深吸了口气,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他的双手微微颤抖,脸上满是痛苦之色。幽州的存亡,万千百姓的性命,此刻都系于他的这一决定。
良久,刘虞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罢了,就依你二人所言。”
“程绪,我命你即刻派人前往附近郡县征召农夫,务必晓以利害,让他们尽快赶来幽州城。”
“魏攸,你则去安排城中及各关隘的精锐士卒轮换事宜,动作要快,不可有丝毫懈怠!”
“诺!”程绪和魏攸同时抱拳领命,匆匆离去执行任务。
每个人都面色沉重,他们知道这是最后一搏,不成功便成仁。
不过,就在这时,就在两人刚刚踏出议事厅的大门时,突然一个人影挡在二人面前:
“刘使君,莫非您就真打算就这么把最后的家底都给赔进去吗?”
“那白马将军何许人也?幽州谁人不识?如此风雨漂泊之时你派战士们去送死,就不怕他们临阵倒戈吗?”
“什么?!”
“来者何人??”
程绪和魏攸一脸懵逼的看着眼前的陌生来客,不知郡府中何曾有如此人物。
那是一位身披黑色大氅、面容刚毅的老者。
其目光如炬,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郡守府中的卫兵在他面前竟也都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样。
他们不但没有拦下这个陌生来者,反而那亲兵队长还亲自给他引路,将其带到了议事堂的门前。
真是邪了门也。
而听到门口吵闹,刘虞诧异抬头,只一眼,他就目光一凝,惊呼出声:
“义真公?竟是义真公吗?!”
“义真公怎会在此?莫非出了什么变故?”
所谓义真公指的是正是那位在苏曜之前就已威震天下的名将——皇甫嵩。
皇甫嵩,字义真,在董卓之乱被苏曜平定后曾领命平眉坞,再立新功。
于是,考虑其威望与功绩,在苏曜升大将军后,皇甫嵩便也顺利升迁,接过苏曜车骑将军位,成为了朝中军职仅次于苏曜的大将。
只不过么,由于新政改革以及皇甫嵩本人汉朝老臣的立场,这个车骑将军如今已成荣誉头衔,虽然尊崇犹在,也有参朝议政的资格,但手中已无实际权利。
不过嘛,皇甫嵩本人对此倒也没什么抱怨,从未有什么有失臣道的言行,在京中是独来独往,既不巴结苏曜谋取权势,也不参合种拂和杨彪等人的政治斗争。
以至于,这些日子下来,皇甫嵩形如透明,不但在朝中没什么存在感,这外界更是鲜有人知晓其行踪。
刘虞这时见皇甫嵩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郡守府中,立刻回过神来,心说这皇甫嵩怕也是遭到苏曜迫害,被贬谪或罢官,前来投奔自己,当即是大为惊喜。
只见刘虞一把推开身边懵逼中的官吏们,握住皇甫嵩的手,激动不已:
“义真公!天助我也!您来得正是时候!如今我幽州危急,正需要您这样的大才来力挽狂澜啊。”
说话间,刘虞眼中满是期待,皇甫嵩的到来给他看到了一线希望,这位名将曾经平定黄巾之乱,威震天下,岂是那些小辈能比?
刘虞如此,其麾下的一众幕僚和官吏们更是亦然,他们纷纷围拢过来给皇甫嵩见礼,一时间彩虹屁狂拍,那吹的没边,让外人看了怕还直以为这胜仗已经打完了呢。
然而,在人群的簇拥中,皇甫嵩却是神色淡然:
“刘使君不必多礼。”
只见皇甫嵩轻轻抽回了被刘虞握着的双手,轻咳一声:
“某确实是来救你的,但却不是助你御敌,而是来劝你归顺朝廷的。”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刘虞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中闪过一丝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后退一步,声音颤抖地问道:“义真公,此话何意?”
皇甫嵩神色平静,目光如炬地看着刘虞,缓缓说道:
“刘使君,如今天下大势已定,大将军苏曜雄才伟略,稳坐两京,天下诸侯莫敢不服。”
“如今幽州四面受敌,继续抵抗不过是徒增伤亡,刘使君爱民如子,何必让百姓再受战火之苦?”
闻之皇甫嵩言,刘虞的脸色骤变,其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他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死死盯着眼前老头,终于是失声怒吼:
“皇甫义真!”
“汝祖宗世食汉禄,今不思救国扶危,反为功名利禄敢做那苏贼说客,一代忠臣名将沦落至此——吾真看错人也!”
第835章 幽州,举州而降(5K6)
且说那皇甫嵩竟然做了苏曜的说客,别说刘虞等人想不到,就连皇甫嵩自己,他在领受诏命前也是万万想不到的。
“幽州十万大军呐,这么宝贵的人力可不能让刘虞给我霍霍完了呀。”
之前,京师中,在得知关羽大败鲜于兄弟,攻克高柳后,苏曜是喜中有忧。
喜的是战事进展顺利,在他的多线操作下,幽州防线崩溃在即。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